传统文化视阈下独立学院德育工作新思考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传统文化视阈下独立学院德育工作新思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传统文化视阈下独立学院德育工作新思考

作者:陈钦华 侯爱香

来源:《首都教育学报》2012年第12期

摘要:分析独立学院学生思想、学业、生活和自我管理等方面的特点,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给出做好独立学院德育工作的建议:严于律己,树立榜样以明明德;广开渠道,彰显传统文化以传道;做好协调,借助他山之石以授业;保持耐心,亦师亦友以解惑等。 关键词:传统文化;独立学院;德育工作 前言

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孔子在《大学》中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独立学院作为一种按照新的机制和模式举办的本科层次的高校,是新形势下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改革的产物,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中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如何深入认识独立学院学生群体的特点,准确把握其思想状况,探索德育新途径,履行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达到大学教育之目的,是新时期里发展高等教育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也是德育工作必须探讨的新课题。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加强独立学院德育工作,在形成团结向上, 勤以治学,综合发展的学风中起到重要作用,是一种老办法新尝试。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特点分析

1、思想上,独立学院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倾向综合发展

以湖南农业大学的独立学院东方科技学院为例,其学生生源与本部学生有很大差别,其中有近80%的学生来自城镇,这些学生的家庭状况良好、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家庭对子女受教育的重视程度也比较高,因而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活跃,情感丰富,他们的爱好广泛,多有特长,在计算机操作、网络技术、外语口语、普通话演讲、文娱体育、社交等能力上有优异表现,学生倾向综合发展。同时,独立学院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性格特点,有助于他们接触社会,扩大社交面,因而他们具有内在潜力大,组织和活动能力较强,适应环境较快,接受新事物和新思想的能力强。

2、学业上,独立学院学生智商高,但学习习惯欠缺,学习自卑感较突出

独立学院录取分数相对较低,原因有二:一是学生高考发挥失常,二是学生本身学习习惯欠缺,学习基础较差。“成绩差”所带来的学生学习自卑心理在独立学院学生中相对较突出,给独立学院学生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包袱,使他们有时无法正常的面对学习生活压力,遇到一点挫折就会丧失斗志,个别学生“谈学色变”甚至是对自己的全面否定,严重者导致个别同学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常迟到早退, 甚至旷课、通宵上网,自暴自弃。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