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例释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高考语文120个文言实词例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⑥名词:常态 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荆轲刺秦王》) ⑦动词:度过 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⑧动词:作曲 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扬州慢》) 量词:一次、一回或一度 物换景移几度秋(《滕王阁》诗) 崔九堂前几度闻(《江南逢李龟年》) 读音duó

①动词:丈量、计算 寸而度之,至丈必差(《说苑》) ②动词:推测、估计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诗经》)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非】

①形容词:不对的、错误的 实迷途之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 ②动词:讥评、责难、认为不对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问说》) ③动词:用在判断句中,相当于“不是”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④动词:无、没有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劝学》)

⑤副词:多用在叙述句、描写句中,相当于“不” 汝非徒身当服行,当以训汝子孙,

使知前辈风俗云(《训俭示康》)

⑥副词:除了、除非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赤壁之战》)

⑦复合词:非常:不平常、意外事故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

宴》)

异乎寻常的、特殊的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五人墓

碑记》)

【复】

①动词:回来 昭王南征而不复(《左传》) ②动词:恢复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 ③动词:回答 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④动词:报复 有北面复匈奴之志(《盐铁论 本议》) ⑤动词:免除赋税徭役 沛幸得复,丰未得复(《史记》) ⑥动词:通“覆”遮盖、盖上 复之以掌,虚若无物(《促织》) ⑦形容词:夹层的、双层的 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孔雀东南飞》)

⑧形容词:繁复、重复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⑨副词:再、又、还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⑩复合词:复算:算帐、追究 而翁归,自与你复算耳(《促织》) 【负】

①动词:以背载物 命夸娥氏二子负其山(《愚公移山》) ②动词:担负、承担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动词:依仗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动词:享有 久负盛名

⑤动词:覆盖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 ⑥动词:背弃、违背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⑦动词:辜负、亏待 誓天不相负(《孔雀东南飞》) ⑧动词:蒙受、遭受 废上之法制者,必负以耻(《管子》) ⑨动词:亏欠、拖欠 (邓)通家尚负责数千万(《汉书邓通传》) ⑩名词:失败

⑾名词:担子 昭公另奔,民如释重负(《谷梁传》) 【盖】

①名词:器物的盖子 合盖隆起,皆隐尊中(《张衡传》) ②名词:车盖 今已亭亭如盖矣(《项脊轩志》) ③动词:遮盖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敕勒歌》) ④动词:胜过、压倒 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赤壁之战》) ⑤副词:表肯定判断 原来是 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

⑥副词:表推测性判断,大概 未几,敌兵果舁炮至,盖五六百人也(《冯婉贞》) ⑦语气词:用在句首,不译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答司马谏议书》) ⑧疑问代词:通“曷”。何,怎么 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故】

①名词:缘故,原因 既克,公问其故 《曹刿论战》 ②名词:事故 中原遂多故 (李商隐诗) ③名词:故事,成例 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商君书》) ④名词:旧交 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⑤动词:死亡 病故|物故

⑥形容词:旧有的,原来的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 ⑦形容词:衰老 暮去朝来颜色故

⑧副词:故意、特意 公子往,数请之,朱亥故不复谢(〈信陵君窃符救赵〉) ⑨副词:过去、从前 燕太子丹,故尝质于赵(〈史记 刺客列传〉) ⑩副词:仍然、仍旧 累官故不失州郡(〈赤壁之战〉) ⑾连词:所以 故木受绳则直(〈劝学〉) ⑿复合词:故事 :旧例 有开懋勤殿故事(〈谭嗣同〉) 【顾】

动词:①回看、环视 相如顾召赵御史 顾野有麦场(《狼》)

②看、视 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 君臣相顾,泣下沾襟(《新五代史》) ③关顾、顾念、顾惜 三岁贯(伺候)女,莫我肯顾(《硕鼠》)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赤壁之战》) ④看望、拜访 将军宜枉驾顾之(《隆中对》)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⑤顾虑、考虑 但欲求死,不复顾利害(《指南录后序》) 副词:⑥表轻微转折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荆轲刺秦王》)

⑦表反问,反而、难道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固】

名词:①险要的地势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过秦论》) 动词:②巩固、安定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天时不如地利》)

③安守、坚守 秦数败赵军,赵军固壁不战(《廉颇蔺相如列传》) 形容词:④固执、顽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阿房宫赋》)

⑤坚固 江山险固

⑥坚决、坚持 少年固强之(《促织》)

蔺相如固制止之

副词:⑦表本来、原来 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六国论》)

⑧表确然,确实、实在 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⑨表让步,固然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归】

动词:①女子出嫁 秦伯归女五人(《国语》)

②也指妇女被休回娘家 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孔雀东南飞》) ③返回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④归还 臣请完璧归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归属、归依 江表英豪咸归附之(《赤壁之战》) ⑥归聚 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赤壁之战》) 名词:⑦归宿、结局 法无异辙,殊途同归(《五灯会元》) 复合词:⑧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家省亲 吾妻归宁(〈项脊轩志〉) 【国】

名词:①国家 国胡以相恤(《论积贮疏》)

②诸侯国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六国论》) ③国都、京城 去国还乡(《岳阳楼记》) ④封地 孟尝君就国于薛(《战国策》) ⑤地区、地域 逝将去汝,适彼乐国(《硕鼠》) ⑥国事 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形容词:⑦国家的、本国的 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指南录后序》) 动词:⑧立国 不有君子,其能国乎(《左传》) 【过】

名词:①过失、过错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动词:②走过、经过 雷霆乍惊,宫车过也(《阿房宫赋》)

③过时 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采草药》) ④胜过、超过 裘马过世家焉(《促织》) ⑤犯有过错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⑥责备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⑦到、来到 一日,大母过余曰(《项脊轩志》)

⑧拜访、探望 愿枉车骑过之(《信陵君窃符就赵》) 副词:⑨过分、过于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何】

代词:①什么 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②哪里 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③怎么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副词:④多么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复合词:⑤何如、何若 : 怎么样、怎么办 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⑥如??何、若??何、奈??何 : 对??怎么样、对??怎么办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读ha

动词:⑦背、扛 何蓑何笠(《诗经》) 【恨】

名词:①怨恨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歌》)

②悔恨 不知戒,后必有恨(《荀子》) 动词:③遗憾 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④感到遗憾 然公子遇臣厚,公子往而臣不送,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⑤怨怪

复合词:⑥恨恨 生人作死别,恨恨哪可论(《孔雀东南飞》)

【胡】

名词:①古代泛指西部和北部的各少数民族。秦汉时多指匈奴。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士人不敢弯弓而报怨(《过秦论》)

代词:②什么 卒然边境有急,数千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论积贮疏》)

③为什么、怎么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 复合词:④胡考 长寿 【患】

名词:①忧患、祸害 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赤壁之战》)

②忌讳 此数者用兵之患也(《赤壁之战》) ③病 茜有眼患(〈南史〉)

动词:④担忧、忧虑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廉颇蔺相如列传〉)

⑤危害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谋攻〉) ⑥厌恨 赵宣子骤谏,公患之(〈国语〉) ⑦生病 时有患疟疾者(〈晋书〉) 【或】 代词:①有的、有的人、有的事 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登泰山记〉) 副词:②也许、或许

③有时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送东阳马生序〉)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