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编外国教育史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第三编外国教育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外国教育史

识的遗忘和灵魂的睡眠状态是暂时的,如果遇到适宜的条件,或给予适当的提示(如用精神助产术),特别是借助可感事物(理念的副本)的启示,便能唤醒和回忆起灵魂中已有的知识。

(三)《理想国》

柏拉图的《 理想国》 是一部讨论政治和教育的著作,被认为是西方教育史上最为重要和伟大的教育著作之一。在《 理想国》 中,柏拉图精心设计了一个他心目中理想的国家,并为这个理想国家的实现,提出了完整的教育计划。

柏拉图所设想的理想国是一个由哲学王统治的正义的国家。在这个国家中,执政者(哲学王)、军人、工农商服从各自的天性,各按其位,各尽其职,互不干扰,智慧、勇敢、节制、正义成为理想国的四大美德。理想国统治阶级内部(执政者、军人)实行共产制。个人不占有任何私人财产、不建立家庭。儿童公有,全部教育公有,男女一律接受平等教育,孩子一生下来就由国家抚养。他还倡导优生。

柏拉图认为实现理想国家的重要保证是良好的教育。有了良好的教育方能造就出国家的顺民和合格的统治者。柏拉图认为,应把办好教育作为国家的重要职责,教育应由国家集中领导管理,由国家管理、监督一切教育机构,取消私人办学,对全体公民实施强迫教育。根据柏拉图的见解,国家公民子女为国家所有,由国家负责教育和养育,分五个阶段:( 1 )学前教育阶段(0 一6 岁); ( 2 )初等教育阶段(7 一16 、17 岁); ( 3 )军人教育阶段( 17 一20 岁); ( 4 )哲学家预备教育阶段(20 一3 ( )岁); ( 5 )哲学家教育阶段(30 一35 岁)。学生受完这一阶段教育后成为哲学家,就可以执政,执政后一方面执政,另一方面要继续学习,到50 岁,确实能治国,就成为哲学王。

《 理想国》 对教育进行了深人思考和设想,对于西方教育理论的形成具有奠基性作用。 四、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活动与思想 (一)吕克昂

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35 年创办的哲学学校。学校注重科学研究和相应的实验和训练,并建有图书馆、实验室和博物馆,是实践亚里士多德教育观念的主要机构。后与学园等合并为雅典大学。 (二)灵魂论

第 5 页 共 73 页

外国教育史

亚里士多德将人的灵魂分为三部分:一是植物的灵魂,灵魂中的低级部分,它主要表现在营养、发育、繁殖、生长等生理方面;二是动物的灵魂,灵魂中的中级部分,它主要表现在本能、感觉、情感、欲望等方面;三是理性的灵魂,灵魂的高级部分,它主要表现在认识与思维方面。他认为,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身体、情感和理智三者应有一个发展的顺序。儿童是身体先发育,然后才有本能、感觉、情感,进而才出现思维、理解和判断。因此,与灵魂的这三个部分的区分相适应,对儿童应实施从体育到德育再到智育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论在教育理论上有以下重要意义。(1 )它说明人也是动物,人的身上也有动物性的东西,它们与生俱来,采取不承认主义或企图消灭它,是违反人的本性,也是做不到的。(2 )人具有理性,人不同于动物,高于动物。能否用理性领导欲望,使欲望服从理性,是人与动物区分的标志。发展人的理性,使人超越动物水平,上升为真正的人,是教育,特别是德育的任务。(3 )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的理论为教育必须包括体育、德育、智育提供了人性论_L 的依据。后世的众多教育家在这个问题上议论纷纭,各种意见对立。总的说来,他们无法绕开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这个问题。 (三)自由教育

自由教育是由亚里士多德总结的古希腊教育传统。它是指对自由公民所施行的,强调通过自由技艺的学习进行非功利的思辨和求知,从而免除无知愚昧,获得各种能力全面完美的发展以及身心和谐自由状态的教育。其教学内容为不受任何功利目的影响的自由知识,也称为自由学科(七艺),包括音乐、文法、修辞、儿何、算术、天文、逻辑(辩证法)等。自由教育成为了西方经典的教育模式之一,对于西方教育传统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章 古罗马教育

古罗马教育的特性是注重实际和功用,强调实践和技术而不注重思辨。这种特性与古希腊教育的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比,也成为西方教育史中实用与自由教育冲突来源之一。

第一节 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共和时期的教育可分为前期和后期。

共和前期的教育又称为本色时期,主要以家庭教育为主,主要教育内容为道德,政治和军事,农业,法律等。

共和后期的教育受希腊影响开始建立学校,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三种学校。

第 6 页 共 73 页

外国教育史

( 1 )初级学校:私立,招收7 一12 岁的平民男孩,设备简陋,教学内容较少,主要学习读、写、算、“十二铜表法”等基本知识。

( 2 )文法学校(属中等学校):私立,招收12 一16 岁儿童。主要是贵族和富裕人家子弟。学校教育内容包括拉丁文、希腊文、修辞等。教师多数由希腊人担任。

( 3 )修辞学校,相当于高等教育。于共和末期出现,为贵族、富裕人家子弟设立。16 岁入学,学习两到三年,课程有修辞学、哲学、希腊文、法律、数学、天文、音乐等。这种学校教育目的主要培养学生的雄辩、演说才能,准备将来担任国家高级职务。

第二节 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

公元30 年,罗马进入帝制时期,为了把学校作为统治工具,国家加强对教育的控制,对学校进行了一些改革。

( 1 )建立统一的国家教育制度,一切学校由国家管理,把学校大部分变为国立的,对私立学校实行监督,教师由政府委派,把教师变成国家官吏。免除兵役劳役,发放津贴。 ( 2 )改革学校培养目标,小学培养忠于帝国的顺民,文法学校、高等修辞学校培养国家官吏、书吏。并出现拉丁文法学校。 ( 3 )加强宗教教育。

第三节 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一、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西塞罗是共和后期的政治家、雄辩家、文学家、哲学家。他根据当时罗马社会的政治需要,在其教育著作《 论雄辩家》 中论证了培养雄辩政治家的教育思想。 (一)关于雄辩家的定义

西塞罗认为雄辩家就是能够就眼前的任何问题进行得体、生动而有说服力的演说的人。 (二)雄辩家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西塞罗认为,要想达到雄辩家的要求,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 1 )广博的学识。西塞罗要求雄辩家拥有全部自由艺术和各种重要的知识。全部自由艺术是指文法、修辞,以及柏拉图所主张学习的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学科;各种重要知识

第 7 页 共 73 页

外国教育史

则是指政治,各国政治制度、法律、军事和哲学等。

( 2 )在修辞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修养。因为决定演讲水平高低的重要方面是遣词造句以及整个演说词的文体结构。所以在修辞方面要求表达正确,通俗易懂,优美生动,语言与主题相称。

( 3 )优美的举止与文雅的风度。 (三)雄辩家的培养方法。

西塞罗强调练习和模仿在雄辩家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他主张要进行经常的模拟演说,同时要勤于写作,用写作来磨练演说。他认为写作可以训练人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转移到演说能力中去。 二、昆体良的教育思想

昆体良是古代罗马帝国初期的雄辩家和教育家。其著作《 雄辩术原理》 是西方第一部专门以教育为题材的教育学著作,也是系统的教学方法著作。在该著作中,昆体良总结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古希腊和罗马的教育经验,论述了培养雄辩家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方法。 (一)关于教育目的和作用

昆体良认为德行是雄辩家的首要品质。所以他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善良而精于雄辩术的人。他认为,一个雄辩家必须是一个善良的人,如果一个雄辩家不为正义辩护而为罪恶辩护,雄辩术本身就成为有害的东西。

昆体良承认天赋的作用,但更重视教育的力量。教育的关键在于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天赋及其特点,其次必须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中适合各人的特殊情况和需要,使每个学生能发挥各自的长处。这种关注天性,适应自然的思想符合教育规律,影响了后期人文主义教育家。

(二)论学校教育的优势

昆体良认为,学校是儿童最好的学习场所,认为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优越得多。原因在于:( 1 )许多儿童在一起学习不会产生孤独与世隔绝的感觉,并有助于克服儿童唯我独尊,自命不凡的状态;( 2 )在学校里可培养发展儿童间友谊、合群的品性,养成适应和参加社会公共生活的习惯和能力,在大庭广众面前能态度自然,举止大方;( 3 )学校教育能激励学

第 8 页 共 73 页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