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问题研究 如何看待农民工…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运用人口迁移、人口容量等相关知识结合城市化的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析农民工现象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图文素材让学生充分理解“民工潮”现象和农民工的现状,用合作探究的方法深入讨论农民工现象对城市发展和人口发展的影响。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大量图文素材让学生了解农民工的发展现状和困境,以更宽容更理性更尊重的态度对待这一批特殊的城市建设群体,共建和谐社会。 2学情分析

学生能够体会到农民工现象对城市建设和城市生活的各种影响,但是对这一现象的发生和发展缺乏理性的认识,对众多农民工抱持着批判和漠视的态度,急需科学理性的引导。 3重点难点

1、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原因 2、农民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农民工现状及存在的的问题 4、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对策与途径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问题

【展示农民工现象的图片,教师讲述】:春节前后,一个最引人注意的新闻就是关于农民工的,每年几乎一致的现象是,那些的数以千万计的面孔,拥挤在狭窄的火车车厢里,在年关来临时如候鸟般飞回故乡,而在每年的新春,又有更多的渴望而迷茫的面孔,从农村涌向城市,从而形成了一股民工潮。“农民工”是现代社会不可忽视的课题,对现代经济与社会发展有其积极的一面,又有其负面的

一面,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来深入的探讨这一课题。 活动2【活动】一、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原因

【教师讲述】一提到农民工,很多人的脑海就会条件反射地出现一个场景:建筑工地的工人,街头提着刷子等零活,家庭保姆,饭店服务员,摆摊设点的小贩,走门串户的修理工,蹬着三轮送货送水,搬家公司的搬运工等等。“全是些报酬少、劳动强度大、社会声望低、城市人不愿意干的活儿,很少有人到公司白领阶层去寻找民工的存在。”

【学生分析】虽然在城市中要承受歧视和磨难,他们为什么还要告别家乡来到城市呢?农民工进城打工的动机与原因又是什么? 活动3【讲授】农民工进城务工的原因

【老师讲授,同步归纳】3月6日,《郑州晚报》独家责任记者在郑州市江山书香名邸的施工工地上采访了10来位休息的民工,从与他们的交流中梳理出了他们进城打工的目的。

“出来打工就是为了生活、挣钱、养家糊口。”来自开封杞县的搅拌工孙某说,在农村里只有种地谋生,现在地也不多了,也挣不了多少钱,但是花销却非常大,修房子、娶媳妇和供孩子上学的费用翻了好几倍了!受访的绝大部分民工和孙的观点都是一致。

“在农村,我们被看成是城里回来的,成了城里人,在城市,我们是土包子,是地道的农民。”22岁的小钱谈起来城市的原因,归结为喜欢城市的生活,他对城市的理解几乎全部是从电视上获得的,感觉比在农村的生活“好玩的地方和花样都多。”

还有一个理由是想通过在城市打工获得经济独立和未来的定位。从商丘农村出来的小李只有18岁,他告诉记者,由于家里穷没能上成学,他也不想一辈子呆在农村,就想出来打工,攒点钱然后学门技术,将来可以糊口。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各地掀起\民工潮\。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由农村流向城市,目前离家外出打工3个月以上的农民已达1.4亿人,其规模比日本总人口还多一千万,而且今后还将继续增加。规模庞大的农民工队

伍已成为了中国社会不可忽视的课题。 【同步板书】

1、挣钱、养家糊口 2、向往城市生活 3、获得经济独立和未来的定位

活动4【活动】二、农民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教师展示材料】: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对我国城乡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亿万农民进入城市就业,不仅缓解了农村就业压力,也为城市发展和方便城市居民生活做出了重要贡献。打工经济已成为农民增加现金收入的主要途径,是对改变中西部地区落后状况的有力支持。据统计,2002年9400万外出打工农民一年的工资收入高达5500亿元,四川、安徽、江西等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的农民外出打工总收入相当或超过全省财政收入。农民进城既为农村带回了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理念、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又为家乡脱贫致富和实现农村城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践证明,亿万农民工已成为推进城乡统筹的主力军。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材料小组谈论整理农民工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有哪些? 【同步板书】

1、 缓解农村就业压力

2、 为城市发展和居民生活方便做出了重要贡献 3、 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为农村带回先进技术及经验 4、 推进农村城镇化,缩小城乡差异 活动5【活动】三、农民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伴随超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由于认识及相关政策措施严重滞后,农民工领域出现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小组活动】下面,请各小组将收集到的资料展示出来,并归纳农民工现存的问题有哪些?

【教师同步板书】 1、 生活工作条件差

2、 权益屡受侵犯,社会保障缺位 3、 教育培训滞后,子女求学无门 4、 受社会歧视,城市治安堪忧

【教师补充】在学生展示的基础上,可以做以下适当的补充。

在2005年1月份的某一天,深圳某报纸出现了一个骇人听闻的名称:“砍手党”。顾名思义,就是砍手的党徒。某人正打着手机,不想却连手机带手一起被砍下。据报道,这个真的砍了人家手臂的恶煞叫许国亮,才18岁,他和19名成员组成了一个抢劫团伙,其中年龄最大的20岁,最小的仅17岁。他们专门采用砍手、砍脚等残忍手段,一年内先后做下25宗劫案,砍伤路人12名,抢劫了大量手机、手提包和现金。据称,在深圳“以此为业”的劫匪远不止这十来人,竟有百十人之多。这些党匪,聚众害人,竟然全是同乡,都来自广西天等县上映乡温江村,被称为“上映帮”。

又据媒体报,这上映乡温江村并非“水泊梁山”,更少地痞流氓,并非成就“砍手党”的温床。它距中越边境仅30余公里,虽偏僻贫穷,却是温良之地。温江村2004年未曾发生一宗刑事案,上映乡在2004年的刑事案才有十宗之多,就连那个天等县也是广西连年的社会综合治理模范县。如此说来,乡下的老实青年,一到城市怎么就眨眼成了见钱眼开的悍匪,成了热衷血腥的恶魔? 有三个方面有待深思。一是,生存压力。农民工进城,面临的第一个压力,就是生存压力。据报道,“砍手党”成员都是出身贫寒,才进城打工。但是,城市的生存压力并不比乡村少。打工不仅要学历,还要吃尽苦头,一个月下来也不过百十元工资。生存压力,导致道德底线崩溃,最终还是贫穷生乱。二是,教育不够。这些打工者往往生于乡野,读书不多,本身生存技能知之甚少,但是年轻人总有不满足于现状,对自己自视甚高。及至到了城市,城市的生存竞争远高于农村,自然很难获得满意的职业;他们或许在乡下曾受过淳朴的道德教育,此时,面临城市严峻的生存竞争,这些道德观念早已溃不成军,烟消云散。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