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金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金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二五”规划纲要

(经县第十六届五次人代会审议通过)

?十二五?时期,是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贯彻国家支持甘肃加快发展意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全省区域发展战略和市上?两抓整推?工作思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金塔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是根据《中共金塔县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制定的。《规划纲要》明确了未来五年我县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总体目标、发展战略、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规划纲要》充分体现全县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可持续跨越式发展的根本要求,是今后五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一、发展基础和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一五?期间,我县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总体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按照?重点抓能源,统筹抓民生,整体推进‘一园四基地’建设?的发展思路,全面推进项目建设、工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城乡统筹、和谐社会建设,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促进了经济社会协调快速发展,全面完成了?十一五?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一五?期间,全县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呈现出经济总量不断扩张,结构不断优化,运行质量逐步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的发展态势。到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预计达到32.75亿元,年均增长17%;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达到10.7亿元、7.7亿元、14.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49∶16∶35调整为2010年的32.6∶23.8∶4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0.3亿元,年均增长31%;财政收入达到1.55亿元,年均增长23.7%;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7亿元,年均增长17.7%。

——工业经济提速增效。全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主攻工业项目、骨干企业培育、园区建设、节能减排四大重点,工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效益稳步提升。工业建设投入力度加大,五年来累计投资12.68亿元,建成投资1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218项,其中千万元以上的51项,100万吨焦化煤一期、七个井子9万吨露天煤矿开采等投资过亿元的项目建成投产,国电电力等3个光伏发电项目即将并网发电,培育形成了以新能源、矿产品、农产品、新型建材、新型化工等为主的产业新体系。骨干企业效益不断提升,亚泰金属、宏运矿产、西域阳光等一批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了产值、利税翻番,为财政增收提供了强力支撑。积极搭建工业发展平台,金鑫工业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红柳洼、北河湾、西川产业区相继开工建设,北河湾工业园被列入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聚集效应不断显现。强化重点企业监管,着力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节能技术改造,节能减排各项指标全面完成。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以?一特四化?为发展方向,持续加大农业投入力度,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培育壮大特色高效产业,农村经济呈现出稳步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高效设施农业发展势头强劲,五年来累计发展日光温室4067亩,葡萄2.1万亩,有效推动了农业增长方式

转变。以建设全省肉羊强县为目标,建成高标准人畜分离养殖小区103个,肉羊饲养量达到132万只,向外输出1.1万只,实现了良种羊由调引向输出的重大转变。农业标准化生产步伐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面积8万亩,12个农产品通过了绿色认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贮藏保鲜等产业,建成省级龙头企业2家,市级4家,引导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46家,产业化经营格局初步形成。劳务经济快速发展,累计输转农村劳动力1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7.35亿元,促进了农民增收。 ——商贸旅游活力增强。以县城和农村集镇为依托,新建了再生资源交易市场、河东里开发区市场等县乡集贸市场16个、农家店205个,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县的商贸流通服务体系。大力实施?万村千乡?、?退市还路?、?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工程,引进培育了一批专业连锁经营网点,新型现代经营业态不断涌现。围绕建设休闲度假旅游基地,投资近1亿元,实施了金沙湖、森林公园开发建设和塔院寺、榆树观改造等工程,积极开展黑河环流国家地质公园申报,成功举办了全球日全食观测、央视?走进金塔?和金秋胡杨节等大型宣传推介活动,提升了我县旅游影响力和发展水平,被评为全国最具特色的旅游名县。金融、保险、物流、信息、中介、家政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推动了消费结构升级,较好地满足了城乡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准确把握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抢抓政策机遇,狠抓重大项目建设,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亿元,较?十五?时期增加34.7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5倍,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城乡基础设施的改善。农村基础条件逐步完善,实施了鸳鸯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10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安全饮水、退耕还林、农网完善、酒航路绿色通道、?两库一湖一溪?绿化等重点工程;城镇基础设施明显改善,重点实施了城区道路改造、集中供热、供

排水改造、旧城拆迁改造、垃圾填埋场、集镇建设、住宅开发等项目;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完善,新建改建农村公路812公里,投资规模和公路建设里程是过去40年的总和,实现了乡乡通等级公路、90%的行政村和40%的村民小组通油路的目标。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组织开展了新一轮县城规划修编工作,完成了航天镇等6个集镇、上杰村等48个中心村的规划编制。围绕创建园林城市,不断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规模逐步扩大,县城建成区面积达5.18平方公里,全县城镇化水平达到了43.9%,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5%,供水普及率达到96%,集中供热覆盖面达到95%以上,污水入网排放率达到82%,住房成套率达到76%。城市公用设施、交通秩序、环境卫生、物业服务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整体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城市品位有效提升。

——改革开放稳步推进。以县乡财政、乡镇机构、农村集体林权、土地流转、农村公路管养体制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入,以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文化、卫生、水务、民政为重点的民生保障改革稳步推进,政府机构、国有资产管理、市政管理等配套改革全面深化,为促进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创造了良好的体制环境。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累计引进工业项目98个,引资额达到13.43亿元。对外贸易持续增长,出口竞争力不断提高,累计实现出口总额6700万美元,是?十五?期间的3.4倍。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以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调整优化教育布局结构,大力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完成了三中新建、四中扩建等项目,进一步改善了教学条件,职业中专创建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县中学创建为省级示范性高中,全县78%的中小学创建为标准化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条件明显完善,投资3500万元,完成了12所乡镇卫生院和县医院住院部大楼建设,全县78个村卫生室完成改造升级,12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