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地貌学个人总结1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武大地貌学个人总结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试比较丹霞地貌与黄土塬的主要异同点。 共性:顶平、坡陡,均是遭流水侵蚀切割而成。

差异性:(1)组成物质不同——黄土塬主要为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土);多钙质胶结(石);而丹霞地貌多为第三纪或更早的红色砂岩层。(2)黄土塬沿垂直裂隙切割,有黄土碟、黄土陷穴,高差小,单个面积大;而丹霞地貌沿垂直节理切割,底部平坦,高差大,单个面积小。(3)黄土塬易遭受流水切割后向黄土墚、黄土峁转换,不稳定,而丹霞地貌则相对稳定。(4)颜色不同:黄土塬主要为灰黄色或棕黄色的第四纪松散堆积物(土);而丹霞地貌则主要由第三纪的红色石英砂岩所组成。

试比较风蚀城堡和丹霞地貌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水平岩层受侵蚀而形成的。

相异点:1、形成原因不同:风蚀城堡由风力侵蚀而形成,丹霞地貌由流水沿垂直节理切割侵蚀而形成。2、风蚀城堡群有一定的排列方向,与主导峰方向一致,而,丹霞地貌主要受控于垂直节理分布的影响。3、顶部的平整状况不同:丹霞地貌顶平,风蚀城堡不平坦。

简述我国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主要地貌特征。

共性:这三大高原都有地势高、面积广,中部地形较为平坦,边缘切割较深的特点。如:青藏高原,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北部为昆仑山、祁连山,东部是阿尔金山,西部的帕米尔高原上都有重重叠叠的山岭,是典型的山间高原。云贵高原西部是落差巨大的横断山脉,东部和南部是我国第二级阶地和第一级阶地的过渡带。黄土高原西部平坦,但在东部山西一带,由于断裂、褶皱的影响,形成了较深的谷地和山岭。

但三者在成因、形成年代、岩性和地貌特征上有比较显著的差别。

从成因来讲,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是新第三纪以来,随着喜马拉雅运动而迅速抬升的高原。两大高原以横断山脉为界,西、西北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东部则是海拔在1000~2000米左右的运动云贵高原,从成因讲,同属构造隆起高原。而黄土高原是第四纪以来形成的堆积高原,平均海拔在500米以

上。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是内动力的上升作用大于外动力的蚀低作用形成的。而黄土高原则是外动力的强烈堆积作用所致。

从形成年代看,云贵高原跃出海面,是由于距今约2亿年左右中生代时期的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的强烈褶皱和断裂,在新构造运动中强烈隆起成高原。青藏高原主要形成于距今约6500万年的新构造运动,也因此将新构造运动叫做喜马拉雅运动。而黄土高原则是第四纪的产物,距今只有几百万年的历史。

在岩性方面,青藏高原主要为海相、湖相沉积的砂岩、砾岩,间有浅海相的石灰岩沉积。云贵高原绝大部分为浅海相的石灰岩化学沉积。而黄土高原除少部分地方出露下覆山体外,都为第四纪黄土的松散堆积物。

从地貌特征来看,青藏高原海拔高,大部分地区年均气温在00C以下,其上的山体以冰川地貌为主,山顶呈尖形,地貌表现与构造线相符,处于地貌旋回的青年期。整个高原面地势平缓,经冰川和冻融作用,湖错众多,沼泽、泥炭发育。 云贵高原在新生代初,形成了巨厚的红色风化壳,素有“红色高原”之称。高原顶部至今保存着起伏平缓的准平原面(古夷平面)。但整个高原面处于岩溶发育的青年末期至中年阶段,地表峰丛众多,地形破碎,俗称地无三里平;高原面下竖井、暗河较多。黄土高原则形成了世界最为典型的黄土地貌。中西部地势平坦,面积广阔,坡度小于1o,如董志塬、洛川塬面积达4000多平方公里。但在其东部和河谷地区,由于黄土垂直节理发育,土质疏松,空隙率大,容易发生崩塌、滑坡、湿陷,地形破碎,谷坡陡峭,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地貌形体是指地球表面形形式式的高低起伏的各个局部的(长、宽、高、地面坡度等形态要素组合构成的)空间实体状态,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表起伏单元。

地貌形体要素:地貌面(组成要素为高度、坡度、坡长、坡向、延伸方向以及投影形状和面积);地貌线,即相邻地貌面的交线,包括坡度变换线和坡向变换线,组成要素有长度、方向、曲率、弯曲个数以及弯曲形态;地貌点,即地貌线的交点或地貌面的交点。

地形图上的地貌表示:(1)表示山岭的等高线向地势低处弯曲,表示谷地的等高

线向地势高处弯曲。(2)在比例尺相同的一副地形图上,等高线相对比较密集,坡面较陡;反之亦然。(3)一组等高线延伸比较平直且相互间距离相等的等高线,表示地貌面平坦、等倾斜、形态简单。(4)等高线延伸平直,表示地貌体直线状伸展。(5)等高线弯曲尖锐,表示山顶或者谷底尖锐;等高线弯曲圆滑,表示山顶或者谷底为圆弧状;等高线弯曲平滑,表示山顶或者谷底宽平。(6)等高线的地貌高程关系:正向地貌的两条封闭等高线并列,两条近邻封闭等高线同高程;正向地貌封闭等高线中有负向封闭等高线近邻,两条近邻等高线高程相等;正向和负向地貌的两条等高线并列,两条近邻等高线高程相差一个等高距。

地貌结构是指某地域范围内不同的地貌类型系统的时、空组合关系。

地貌学是研究地表起伏形体及其发生、发展、空间分布和组织结构规律的科学。

内动力作用:地球内部的热能、化学能、重力能、地球旋转能所产生的对固体地球表面物质有直接影响的构造运动,及其产生的构造形迹、构造类型、构造地质体。

外动力作用:太阳辐射、重力能、日月引力能等通过大气、水、生物与固体表面发生作用,使得地貌形体组成物质发生位移运动。

影响地貌发育的因素:1、气候与地貌发育:在寒冷气候区,冰川作用占主导地位,其次是冻融风化;在温湿气候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导,化学风化作用、块体运动也较普遍;在湿热气候区,以流水作用为主导外动力;在干旱气候区,以风和间歇性洪流作用为主要外动力。 2、 构造运动和地质构造与地貌发育: 不同的构造运动决定着其发育的地方形成的构造剥蚀地貌的不同类型,甚至在构造受到同一种外动力组合的影响时,也表现出差异。同时,不同的地质构造常反映出不同的地表形态,如褶皱构造地貌(背斜山、向斜谷)、断裂构造地貌(断块山、断裂谷等)。3、地表组成物质与地貌发育:组成地表物质的岩石是构成地貌的物质基础。在自然状态下,胶结良好的坚硬岩石,抗蚀性强,常形成山体和崖

壁。抗蚀性差的岩石,如页岩、泥灰岩等,硬度弱,常形成和缓起伏的低丘和岗地。岩石的节理和层理也直接影响到地貌的发育。岩石的可溶性对地貌发育的影响更为明显。

综上:地貌的发育是各种内动力和外动力与地表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不同的时空结构层次中,各种内动力和外动力的组合,配合形式各不相同。因而地貌发育形成的过程、方向、规模和表现形式等也不一样。这便导致了地貌类型的多样性和地貌区域的差异性。

地貌发育的内外动力包括哪些?说明其相互作用

内动力是热能、化学能、重力能以及地球旋转产生的作用力。 外动力是太阳辐射能、重力能、日月引力能。

地貌的发育是各种内动力和外动力与地表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内动力作用的总趋势是升高或降低地表物质,结果加大物质的位差。外动力作用的总趋势是对山体和高原等一切隆起的地貌进行切割、雕刻,将位差高的物质搬迁到位差低处堆积,减弱地表物质的相对高度。因此,内动力的使地壳的隆起作用与外动力的剥蚀作用,内动力的使地壳下沉作用和外动力的堆积作用,彼此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既相斗争又协调发展的。但是,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和不同的时空结构层次中,各种内动力和外动力的组合,配合形式各不相同。因而地貌发育形成的过程、方向、规模和表现形式等也不一样。这便导致了地貌类型的多样性和地貌区域的差异性。

简述山地沟谷地貌组合形态及其等高线图形特征。

(1)上游:为较为宽大的集水盆,在山地丘陵的斜坡上部,经常可以看到倾斜的半圆锥体的小型洼地,降雨时四周的水汇集于洼地中,然后由一出口倾注于下方沟谷主干,这就是集水盆(汇水盆)地。是中下游物质的重要来源,其等高线分布较密集,内部平缓,内有一封闭等高线表示洼地。

(2)中游:为沟谷主干。沟床下切深、沟坡陡峭、沟床纵向比降大,急流跌水发育,形成沟谷主干。沟壁陡峭,沟底呈V型。其等高线的分布是沟壁陡峭,沟底等高线向地势高处尖锐转折。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