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相声论文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传统相声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现得特别突出。通俗易懂归根结底还是语言问题。句子简洁干净,绝少拖泥带水的附加成分,反映了口语话的特色。 2、生动明快

语言生动的精髓在于形象化,切误抽象笼统。不论刻画人物还是表现事物,精心选择富于形象的细节,并通过确切的语言加以表现,是至关重要的。语言的生动与细节的精巧密切相关。语言明快,就是痛快淋漓,常常运用高度夸张的手法。但因扣紧人物性格,给人以明快犀利之感,体现了语言运用的技巧和魅力。 3、朴实含蓄

朴实含蓄,就是追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于平淡中显神奇。皮厚的“包袱”内涵较为深邃,表现形式又较为曲折,曲径通幽,溅入佳境,讲究余音、回味,属于通常意义的朴实含蓄。 4、灵活多样

相声语言灵活多样有着多方面的表现,诸如同音谐音、同义近义、语义对立、一词多义等汉语语言现象的运用,对方言、土语、外国话的运用以及对其他曲艺形式和文学形式语言的运用等等。如引入土语与普通话加以对比,利用二者之间的差异,抓哏取笑。这种艺术手法是有典型意义的。 三 、相声的今天及未来

相声好像突然之间,重新被带回到人们的视线之中。郭德纲和德云社,带着大褂、折扇和方巾,在茶馆剧场,说着那些原汁原味的传统相声,新鲜又古朴的感觉让很多人觉得过瘾。不过,郭德纲的大受欢迎和相声的繁荣是完全不同的事情。只是因为,像郭德纲这样说相声的人,这些年来已经很少了。这符合了“物以稀为贵”的传播规律。迅速而无孔不入的现代传播手段,使大多数娱乐产品都能短时间内大量复制和提供。人们很容易得到满足,也很容易厌倦。人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追逐因为稀少而显得珍贵的事物,郭德纲的广受欢迎,可能刚好是因为现在很少有人像他这样给人提供一种不那么容易被复制的娱乐。用郭德纲自己的话说,“朱砂没有,黄土为贵”。“如果倒退那么多年,老先生都在,没有电视,没有春晚,没有大奖赛,大家都在剧场茶馆里指着这个吃饭,我充其量混一个中等就算了不起了”。

在有电视、有晚会和各种大奖赛的今天,我们难得听到多么好玩的相声,我

们好像也没觉得多么需要听相声。可是有一天,见惯了机器流水线产品的人,突然看到一件手艺活,不禁要驻足赞叹;满世界的相声小品之后,人们发现,原来在茶馆听相声,可以和在体育馆看台看球赛一样有淋漓尽致的酣畅。在茶馆和小剧场里听说相声,让观众感受到交流和互动的快乐。这种难以复制的快乐,又因为有传统文化做底蕴,就显得更加可贵了。手艺活珍贵,还因为必须要下苦功夫。说相声,唱大鼓,弹三弦,拉二胡,无不讲究“童子功”。所谓练“童子功”,就是要摸爬滚打,三年拜师,五更练功,耳濡目染,学习各种相关艺术,下苦功夫钻研。在文化快餐化的今天,当一夜成名已成现实,肯下功夫磨技艺者显然寥寥无几。

传统艺术传承艰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后继无人。为什么后继无人,因为没有人肯下“笨”功夫。不下笨功夫、苦功夫,靠一些花哨的噱头,是吸引不了观众的。相声传统和我们所有的传统一样,都经历过人为的割裂和改造,也不断经历着现实的碰撞。传统艺术包括相声界整体水准不断滑落,导致从未间断过舞台实践的郭德纲脱颖而出。由此,有人评论,大家对郭德纲表达的肯定和希望,是媒体和舆论对相声艺术发展现状不满的变相表述———郭德纲的相声,并非说得尽善尽美,有的内容还需要去粗取精的提炼,但至少表明,传统是有根基的,那种难以大批量复制的细节功夫在今天仍然可能是鲜活的。

不过我们还不知道,当郭德纲的相声已经开始通过电视网络飞快地传播之后,他还能给我们说多少新鲜的相声?那种难以复制的精美手艺活的效果,还能不能总是如约而至? 文献:

[1] 高昌. 让相声继续灿烂下去[N]. 中国文化报, 2006, (2006-10-10) [2] 隗瑞艳. 相声,就是逗人乐吗[N]. 中国文化报, 2008, (2008-05-12) [3] 吕姝. 相声奇才——郭德刚[N]. 长春日报, 2006, (2006-02-21) [4] 知远. 传统相声难再辉煌[N]. 深圳商报, 2004, (2004-06-13) [5] 闻剧. 观众对相声形式无苛求[N]. 工人日报, 2007, (2007/11/30) [6] 朱玲. 相声的今天及未来[N]. 人民日报, 2006, (2006-02-24)

[7] 冯建国. 相声不会死,但不是这样活[N]. 光明日报, 2007, (2007-03-25) [8] 竺晓. 相声,向何处去?[N]. 吉林日报, 2006, (2006-03-16)

浅谈传统相声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T08计算机二班 姓名:周鹏 学号:T085922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