坯布布面常见疵点分析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坯布布面常见疵点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坯布布面常见疵点分析

1.密路:局部纬纱密度比布面正常情况大,表现为纬向出现一直横档,颜色偏向纬纱,透光性差。 2.稀路:局部纬纱密度比布面正常性情况小,表现观看,出现纬向一条路,颜色偏向经纱,易透光。 3.双纬:一般正常品种,每一织口引入一根纬纱,双纬则引入两根纬纱在一起。 4.断纬:织入纬纱断一段或短一段,并未停车。

5.断经:经纱断裂,平纹有双经的外观,但在开下灯光时有透光现象。 6.纬缩:纬纱松驰,织入布面在布面凸出或起圈。

7.错综:没有按工艺规定穿综顺序进行穿综,布面显示出组织有变化。 8.错筘:过筘时,没有按工艺规定,穿错筘,布面经向出现一稀密现象。

9.松吊经:在织物中,经纱张力一会儿紧,一会儿松,产生经向条痕,松经时经纱凸出布面,吊经时经纱凹入布面。 10.边撑疵:在织物布边,经纱或纬纱被边撑刺钩断、拉断或针孔过大。

11.跳纱、跳花:织物中,经纬纱没有按正常组织规律交织,单根成多根经(纬)纱浮在多根纬(经)纱上。 12.错支、错纱:织物中织入工艺要求外的纱,如颜色不对,纱支不对。

13.双经:织布时综眼里多穿了一根经纱,虽未组织错乱,但多穿部分已成为双经。 14.筘路:由于筘齿损伤、变形、发软松动等原因,使布面经向呈一直条疏密现象。 15.稀纬:纬纱比正常纱细一些,造成纬向一条痕,有有结和无结之分。 16.结头:打结纱尾过长(3mm以上)或因纱线太粗造成接头太大突出于布面。 17.油经、污经:经纱被油污沾上。

18.条花:布面出现颜色深浅程度相对比较明显的经向条形疵点。

19.纬向条纹:布面纬纱颜色不均匀,深浅不一,有时表现为横向抛物线状条纹。 20.色差:由于纬纱颜色有深浅,在布面形成纬向横档。

21.轻浆棉球:由于经纱浆纱不当,经纱毛羽多,织布后布面出现许多棉球,轻浆棉球一般能沿经纱上下滑动。 22.云织:布面纬纱一段稀,一段密,稀密交替出现。 23.油污渍:布面上沾上三条纱及以上的一块块油污痕渍。

24.经缩圈:织物表面经纱呈起圈现象,多发生在泡泡布和提花布上。

25.边不良:织物布边不直不平,松驰或废边纱未剪断。对后整理有不良影响。 26.色纤维污染:条格布布面浅色区或一色浅色布,织入其他颜色纤维。

27.错花、错格:经纬纱的颜色或花型根数不符合工艺规定排列,在纬向为错格,在经向为错花。 28.带纱:一小截的废边纱或其它断纱织进布面,可以人工挑修出来,多见于纬向。

29.棕毛:异性纤维(头发,编织袋丝、羊毛等)纺到纱线中。对于较长的色纤维,外观与棕毛相似,但棕毛一般色围住

纱线而色纤维则浮在纱线表面,织入布内,色纤维为棉纤维。 30.破洞:经纱或纬纱断了2根及以上的。 31.搔损:布面经纬纱局部交织不匀有稀密。

32.经、纬粗节:粗度超过正常棉纱的1倍,长度超过1/2英寸。 33.条干不匀:布面出现比较密集的纱支粗细现象。 34.扭结:纱线起圈并发生扭曲。

1)捻度不均匀,在捻度过大处扭结。

2)股线并纱时两单纱走纱长度不一致,经加捻后成扭结状。 35.三股纱:三根单纱经加捻而成,相对正常股线较粗。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