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中考化学化学综合题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化学】 中考化学化学综合题专题训练答案及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氨气、防止污染空气使氨气充分反应24.2%(过程略)偏小①②③ 【解析】 【详解】

(1)碳酸钠俗称纯碱。(2)根据题意,反应物是Na2SO4和木炭,生成物是Na2S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C

Na2S+4CO↑(3)③中“水浸”时通常需要搅拌,其目

的是加快溶解速率,使Na2CO3充分溶解在水中。(4)吕布兰法有一氧化碳气体生成,会污染空气。(5)HCl易溶于水形成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 CO2↑+H2O(6)三颈烧瓶上连接的长颈漏斗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瓶内的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一致。NH3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在长颈漏斗内放置一团蘸有酸液的棉花,以吸收氨气,防止污染空气。关闭K2停止通NH3后,还要继续通一段时间CO2,其目的是使氨气充分反应。(7)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10.6g是生成的碳酸钠的质量,设反应前碳酸氢钠的质量是x,则

t2时固体剩余物的质量是15.3g,设此时发生分解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是y,

t2时NaHCO3的分解率:偏小。

×100%≈24.2%

若加热前NaHCO3固体中还存在少量NaCl,则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偏小,NaHCO3的分解率会(8)①科学认识是在曲折的、艰辛的积累过程中不断进步的,此说法正确;②“科技兴邦、实业救国”是侯德榜先生回国研究的巨大动力,此说法正确;③侯氏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作用率,它符合当今“绿色化学”的理念,此说法正确。故选①②③。 【点睛】

该题中的难点是计算t2时NaHCO3固体的分解率,首先分析表中数据,当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时,说明碳酸氢钠完全反应,此时剩余固体的质量是生成的碳酸钠的质量,据此求出未记录的碳酸氢钠的质量,然后根据反应前后固体的差量计算出t2时发生分解反应的碳酸氢钠的质量,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4.化学是一门实用的基础科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正确认识物质

人们在实验研究中总结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1)表中□内对应的元素符号为______。

(2)Mg、Sn、Pt、Au四种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的金属有_____种。

(3)Cu能从AgNO3溶液中置换出Ag,请说明理由:_____。 合理利用资源

(1)工业上用含氧化铁480t的赤铁矿为原料炼铁,得到含杂质4%的生铁_____t。 (2)化学小组通过实验将生锈铁钉回收处理。 (铁钉处理) 实验过程 a.向盛有生锈铁钉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浸没铁钉 b.取出铁钉,洗涤、干燥,妥善保管 实验现象 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铁锈脱落 铁钉呈现银白色 请写出稀盐酸除铁锈写出一条防止铁制品的化学方程式:____ 生锈的方法:____ 实验原理 保存方法 (3)小组同学提出,烧杯中的废液也可以回收处理。 (废液处理)

同学们查阅相关资料,获知:

a Fe2O3是一种红棕色粉末,俗称铁红,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 b FeCl2+2NaOH=Fe(OH)2↓+2NaCl c 4Fe(OH)2+O2+2H2O=4Fe(OH)3

d 不溶性碱受热易分解,生成对应的金属氧化物和水。 实验流程:

①悬浊液A静置一天的原因是_____。 ②操作I是_____。

③写出固体C转化为铁红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促进科技发展

化学学科在合成药物等方面发挥若巨大作用,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合成药物,请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解热镇痛药

阿司匹林是人们熟知的治感冒药,具有解热镇痛作用,化学式为C9H8O4,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 (2)抗生素

青霉素是最重要的抗生素,即消炎药,能治疗肺炎和外伤感染等。青霉素中用得较多的是青霉素钠,化学式为C16H17O4N2SNa,其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_____。 (3)抗酸药

抗酸药是一类治疗胃痛的药物,能中和胃里过多的盐酸,缓解胃部不适。抗酸药的种类很多,通常含有一种或几种化学物质,如NaHCO3、MgCO3、Mg(OH)2等。请写出其中一个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Al 2 铜的金属活动性排在银的前面 350 Fe2O3+6HCl=2FeCl3+3H2O 刷漆涂油 使氢氧化亚铁转化成氢氧化铁沉淀 过滤 2Fe(OH)3NaHCO3+HCl=NaCl+H2O+CO2↑ 【解析】 【详解】 正确认识物质:

(1)通过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金属可知,表中□内填写对应的元素符号是Al; (2)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将酸中的氢置换出来,所以Mg、Sn、Pt、Au四种金属,能与稀盐酸(或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的金属有Mg、Sn两种;

(3)排在前面的金属可以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Cu能从AgNO3溶液中置换出Ag; 合理利用资源:

(1)设得到含杂质4%的生铁质量为x

ΔFe2O3+3H2O 180 17:64

Fe2O3+3CO高温160480t2Fe+1123CO2

(1﹣4%)x160112= 480t(1-4%)xx=350t

(2)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所以 实验过程 a.向盛有生锈铁钉的烧杯中加入稀盐酸,浸没铁钉 实验现象 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铁钉表面有气泡产生、铁锈脱落 实验原理 化学方程式:Fe2O3+6HCl=2FeCl3+3H2O 保存方法 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刷漆涂油

(3)①氢氧化亚铁和氧气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所以悬浊液A静置一天的原因是:使氢氧化亚铁转化成氢氧化铁沉淀;

②过滤可以将不溶性固体从溶于中分离出来,所以操作I是过滤; ③氢氧化铁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铁和水,化学方程式为:2Fe(OH)3促进科技发展:

(1)化学式为C9H8O4,相对分子质量是12×9+8×1+16×4=180;

(2)元素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乘积的比值,所以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7×1):(16×4)=17:64;

(3)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 【点睛】

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计算,易错点是,由方程式求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ΔFe2O3+3H2O;

5.室温为25℃时,某小组用无水氯化铜粉末制备氯化铜大晶体,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I:查阅资料,得到氯化铜溶解度数据如下 温度(℃) 溶解度(g) 0 69.2 20 74.5 25 76.4 40 81.8 50 85.5 60 89.4 80 98.0 步骤Ⅱ:配制少量CuCl2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得到晶种。

步骤Ⅲ:把晶种悬挂在新配制的CuCl2热饱和溶液中,室温下静置数天,形成大晶体。 步骤Ⅳ:取出大晶体,处理剩余的溶液(母液)。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用20mL蒸馏水(密度约为1g/mL)配制50℃的氯化铜饱和溶液。 ①计算需称取CuCl2的质量是_______g。

②将称取的CuCl2固体和20mL水倒入烧杯中,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直至固体完全溶解。

(2)母液中Cu2+属于重金属离子,随意排放将导致环境污染。下列方法可用于母液处理的是__________。

A.收集母液于敞口容器中,用报纸包住容器口,待水分自然蒸干后保存所得固体 B.向母液中加入适量AgNO3,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倒入下水道 C.向母液中加入适量NaOH,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倒入下水道 (3)若用铁粉置换出母液中的铜,100g母液需要铁粉的质量至少是_____________ g(只列计算式,已知CuCl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5)。 【答案】17.1 搅拌 A C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