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国艺术史学派代表与博士论文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美国中国艺术史学派代表与博士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美国中国艺术史学派代表与博士论文

美国中国艺术史学派代表与博士论文

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与考古系 方闻(Fong Wen,1930年生)

谢柏柯(Jerome Silbergeld),斯坦佛大学博士,长期执教于华盛顿大学,现为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与考古系系主任。

清水义明(Yoshiaki Shimizu),执教于普林斯顿。

宗像清彦(Kiyohiko Munakata),方闻最早的博士之一,1965年的博士论文关于唐代初期的绘画,为伊利诺伊斯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退休教授。

韦驼(Roderick Whitfield),方闻最早的博士之一,1965年的博士论文研究《清明上河图》,1968-1984年任职于大英博物馆东方部,1984年之后为大维德基金会中国与东亚艺术主席、伦敦大学亚非学院教授。

班宗华(Richard Barnhart,1934年生),1967年普林斯顿博士毕业,博士论文关注李公麟《孝经图》,耶鲁大学荣休教授。

Robert Rorex,1973年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博士论文《胡笳十八拍:蔡文姬传说》。

Mary Gardner Neill,1981年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博士论文《仙山:方从义的生平与绘画》。

周汝式(Chou Ju-shi),1984年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博士论文研究石涛及其画语录,主要研究方向为清代绘画,近年来尤其关注18、19世纪绘画。现执教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韩庄(John Hay),1988年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博士论文关于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加州大学Santa Cruz分校教授。

王妙莲(Marilyn Wong Glysteen),普林斯顿博士,博士论文关注鲜于枢的书法。

江文苇(David Ake Sensabaugh),博士论文关于元代画家赵原。曾任职于哥伦比亚大学,现为耶鲁大学艺术馆亚洲美术部主任。

傅申(Fu Shen),博士论文关于黄庭坚《张大同帖》。曾任职于耶鲁大学、弗利尔美术馆,现为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

姜斐德(Alfreda Murck),1995年博士毕业,博士论文关于宋代《潇湘八景》题材绘画。1991年起任职于纽约大都会美术馆亚洲部,现为自由学者。

孟久丽(Julia Murray),1981年博士论文关于宋高宗与马和之《毛诗图卷》。现为威斯康辛大学教授。

毕嘉珍(Maggie Bickford),布朗大学建筑与艺术史系教授,系主任。主要研究宋代花鸟画与墨竹画,最近的研究关注北宋徽宗朝的艺术。maggie_bickford@brown.edu

李成美(Yi Sung-mi Han),博士论文为《吴镇<墨竹谱>:文人画家的墨竹画谱》。现任职于韩国文化学院。

何慕文(Maxwell Hearn),博士论文关注王翬《康熙南巡图》。现为大都会美术馆亚洲部研究员。

石守谦(Shih Shou-ch’ien,1955年生),1984年博士毕业,博士论文《归去来兮:钱选绘画中的隐逸主义》。曾为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现为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

陈葆真(Ch’en Pao-chen),博士论文研究《洛神图》与中国古代叙事画。现为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教授。

Elizabeth Brotherton,主要研究《陶渊明归去来辞图》。现执教于纽约州立大学。

斯美茵(Jan Stuart),博士论文撰写中,关注文徵明的园林绘画。1987年起为弗利尔美术馆中国艺术研究员,现为大英博物馆亚洲部主任。

韩文彬(Robert Harrist),博士论文《文士之山水:李公麟的<山庄图>》。现为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Richard Kent,博士论文关于石涛的罗汉画。Franklin & Marshall,Lancaster PA.

刘一苇(Cary Liu),博士论文关于中国古代图书馆——文渊阁的建筑。现为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亚洲藏品部研究员。

朱惠良(Josephine Hui-liang Chu),博士论文关于钟繇的书法。曾任职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景安宁(Anning Jing),博士论文关于永乐宫与道教图像学。现执教于密歇根大学。

Shane McCausland,主要研究赵孟頫及元代绘画,曾任职于大维德基金会,伦敦大学。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高居翰(James Cahill,1926年生)。

Mayann Quan Pang,主要研究王原祁,现执教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

罗浩(Howard Rogers),abd(All But Dissertation),任职于日本东京索非亚大学、Kai

kodo Gallery。

Elizabeth Fulder Wilson,艺术史硕士,Asiatica,堪萨斯城。

Marc Wilson,主要研究龚贤及清代绘画。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馆长。

Stella Lee,主要研究任伯年,Queens.

文以诚(Richard Vinograd),1979年博士毕业,博士论文关注王蒙《青卞隐居图》。现为斯坦佛大学艺术系系主任。

魏玛莎(Marsha Weidner),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女画家绘画以及明代佛教艺术。现为堪萨斯大学教授。

安雅兰(Julia Andrews),1984年博士论文《崔子忠的绘画风格及主题意义》。现在主要研究20世纪中国绘画,现为俄亥俄大学教授。andrews.2@osu.edu

张珠玉(Scarlett Chang),1989年博士论文《中国宫廷绘画主题中关于公职的问题》。

Pat Berger,主要研究唐卡以及西藏佛教艺术,执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阿部贤次(Stanley K. Abe,1948年生),主要研究中国佛教艺术。现为杜克大学副教授。sabe@duke.edu

安濮(Anne Burkus Chasson),博士论文关注陈洪绶的绘画。现执教于伊利诺伊斯大学。

徐澄淇(Ginger Hsu),1987年博士论文《十八世纪扬州画家的雇主与经济生活》,执教于加州大学河岸分校。ginger.hsu@ucr.edu Gingerhsu@aol.com

傅立萃(Flora Fu),现执教于香港科技大学。

Kobayashi,现执教于东京Christian University。

胡素馨(Sarah Fraser),博士论文关于唐代敦煌的绘画与表演艺术,现执教于西北大学。s-fraser2@northwestern.edu

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Patricia Berger

李慧漱(Lee Hui-shu),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艺术史系副教授。 哈佛大学艺术史与建筑系

罗樾(Max Loehr,1903-1988),生于德国,1936年慕尼黑大学博士,1957年加入美国籍。1951-1960年密歇根大学远东艺术教授,1960年起任哈佛大学艾比?洛克菲勒讲座东方教授,1974年退休。

罗森福(John Rosenfield),哈佛大学荣誉教授。

巫鸿(Wu Hung),博士论文关于武梁祠,现为芝加哥大学教授。

汪悦进(Eugene Yuejin Wang,1958年生),现为哈佛大学艺术史与建筑系Gardner Cowles 副教授。http://www.fas.harvard.edu/~rsea/

Anne De Coursey Clapp,主要研究明代吴门绘画,现为卫斯理学院东亚艺术史教授。

Thomas Lawton,任职于华盛顿弗利尔-塞克勒美术馆,《亚洲艺术》杂志主编。

卜寿珊(Susan Bush),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人绘画及其理论。

夏南悉(Nancy Shatzman Steinhart),主要研究中国建筑史与城市规划,现执教于宾夕法尼亚大学。

倪肃珊(Susan Nelson),现为印第安纳大学艺术史及东亚语言与文化教授。

王静芬(Dorothy C. Wang),主要研究中国佛教艺术史,现执教于弗吉尼亚大学艺术史系。

李慧闻(Celia Carrington Riely),博士论文研究董其昌,主要关注董其昌的书法。现居法国。

密歇根大学

爱华慈(Richard Edwards),密歇根大学教授。

梁庄爱伦(Ellen Johnston Laing),1967年密歇根大学远东艺术史博士。现为俄勒冈大学美术史系教授。

包华石(Martin Powers),密歇根大学中国艺术史教授,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mpow@umich.edu

宁强(Ning Qiang),主要研究敦煌艺术,执教于密歇根大学。

Louise Yuhas,主要研究陆治绘画,执教于Pomona学院。

Sewell Oertling,1980年密歇根大学博士毕业,博士论文《丁云鹏的绘画》。

Tita Hyland,主要研究吴门画派。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