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最新人教版部编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精编教案教学计划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8年最新人教版部编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精编教案教学计划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学生观察准备好的牙膏盒、药盒、直的曲的吸管、铅笔、绳子、铁 丝等。 学生汇报。

师:你觉得桌子上哪些东西是直的? 学生迅速找出自己认为是直的东西。

师:请大家互相坚持谁拿对了,谁拿错了,并且互相纠正。 2、感知线段的两个端点

师:请同学们再看一看,摸一摸那些直的东西除了直以外,你还发现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师:假如从铅笔的任意一端开始,摸到铅笔的另一端,我们就可以把其中的一端看作一个点,把另一端也看作一个点,我们把这两个点叫做端点。像书本的边、直的吸管那样都有两个端点。

3、从实例理解线段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按自己的想法把每两点连结起来。 教师在黑板出示:

学生操作,指名把黑板上的两个点用线连起来。 师:同学们画的这些线都有什么特点? 学生汇报。

师:大家说得好,请同学们看看、想想教科书第5页“做一做”的图下面那句话和三条线。 小结:我们就把像课本第5页中间的图叫线段,线段都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比如书本的边、盒子的边、铅笔、直的吸管都可以看作是线段。 学生找出身边的“线段”,并说一说、评一评。 4、量线段和估线段 师:线段可以量度吗?

让学生量一量课本第5页上面线段的长度,并说说量法。

小结量法:先把尺子上的0刻度对准线段的左端,再看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教师出示横、竖两条同样长的线段,请学生估计这两条线段哪条长、哪条短或者同样长呢? 学生自由发表想法。

学生通过用尺子量度,发现这两条线段是一样长的。

小结:不太长的线段通常用厘米和米可以量出它的长度。而生活中的线段有时需要估计一

下,有时又要通过实践来得出正确的结论。另外,同样长的两条线段,往往人们会觉得竖放比横放长,这是视觉的误会,同学们在生活中要注意这个问题。 5、画线段

教师让学生用手势表示3厘米大约有多长。 学生尝试画3厘米长的线段,并说出画法。 让几个学生演示怎样画线段,大家评价哪种方法好。 学生操作后汇报。

请方法好的学生再演示一遍,并边画边说。

教师出示断了3厘米多的断尺让学生讨论:怎样用这把断尺画出3厘米长的线段? 小组讨论,试画。 小组派代表汇报。

师:刻度尺有不同的标记方法,只要掌握画法就能准确画出线段。 三、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下图有四个点,每两点之间画线段。

2、想一想,下面是小明从家到学校路线图,你认为走哪条路最近?

师:你们明白消防员叔叔为什么一接到任务后马上从铁管滑下来,而不走楼梯了吗? 生活中运用这个原理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们能说说看吗?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五、课外作业

完成第5页的做一做,用卷尺量一量周围环境,量跳远距离。 【教学反思】:

第1单元 长度单位

第4课时 解决问题

【学习内容】:课本第7页 【学习目标】:

1、掌握合适的确定长度单位的方法;

2、在确定长度单位的过程中学会思考、学会比较。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学校升旗台上有一根高高的旗杆,你知道它有多长吗?

二、学习新知

1、现在我们知道旗杆的高度是13( )

2、你认为旗杆的高度是13厘米还是13米呢?为什么? 3、学生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

用尺量一量,13厘米只有一拃长,不可能。 我1米多高,才到旗杆的底下。 5、得出结论:旗杆的高度应该是13米。 6、总结判读方法

可以想像一下其中一个长度合不合理。 也可以用已知的长度去比一比。 三、巩固练习 1、完成做一做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课本第9页第8题。 四、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2.认识线段 二、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 =100厘米;

2.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 3.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单元特点

1.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是人类经过曲折的探索过程建构起来的,但以前的教材在出现某个数学概念时,常常省略了产生发展的曲折过程,以非常概括、严谨、抽象的形式展现出来。小学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还未形成,所以学习起来会感到抽象、困难。根据课标的精神,作为教学内容的数学,在呈现时,应该按照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还原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类似的创造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构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如本单元的长度单位,以往都是直接告诉学生“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量”,现在要让学生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重视长度观念的建立。

米和厘米是两个最基本的长度单位, 如果学生对这两个长度单位的实际“大小”形成了较鲜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确运用它们进行估测或实测,也容易掌握单位间的进率。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教材采取了这样一些措施: (1)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建立厘米和米的长度表象。 (2)给学生提供测量实际长度的机会。 (3)培养估测意识。 3. 改变了线段的单元。

线段与直线有着密切的联系,过去把直线和线段单元在一起,并利用“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来引出线段。但直线的概念比较抽象,其“无限长”的特点学生不容易理解,也无法借助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因此教材在这里不教学直线,只教学线段,并采取给出线段的图形直接描述的方式说明什么是线段。 四、具体单元 1.长度单位

例1(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重点是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解知识的来源。

(2)从量化的角度测量物体的长度:选一个物品作测量标准,了解所测物体有多少个测量标准那么长。

(3)通过两方面体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