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考试重点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汽车构造考试重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名词解释:

负荷率: 某一转速下发出的有效功率与同一转速下发出的最大有效功率的比值。 工作循环: 是由进气、压缩、作功、排气等四个工作过程组成的封闭过程。

内燃机排量:内燃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VL=iVS(L) i为气缸数VS为气缸工作容积 内燃机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

发动机额定功率:发动机在额定转速下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

击穿电压:使火花塞两电极之间的间隙击穿产生电火花所需的电压

火花塞自净温度:让火花塞保持在一个恰当的温度,可以使缸内油雾充分燃烧,不至于形成积碳。这个温度通常被称为“自净温度”。500~600度

过量空气系数:燃烧1kg燃油实际供给的空气质量与完全燃烧1kg燃油的化学计量空气质量之比 φa=1的可燃混合气称为理论混合气;φa<1的称为浓混合气;φa>1的则称为稀混合气 最佳空燃比:1kg汽油完全燃烧时可燃混合气中空气质量与燃油质量之比 悬架: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 独立悬架:左右两侧车轮的振动互相独立,彼此不相影响

主动悬架:阻尼和刚度能随汽车的行驶条件进行动态自适应调节 半主动悬架:只改变阻尼(无动力源)

点火提前角:从点火时刻起到活塞到达上止点,这段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

最佳点火提前角:能使发动机获得最佳动力性、经济性和最佳排放性能的点火提前角

三元催化转换器:同时减少CO、HO、NOx的排放,以排气中的CO和HC作为还原剂,把NOx还原为氮(N2)和氧(O2),CO和HC在还原反应中被氧化为CO2和H2O的一种排气净化装置。 配气定时(配气相位):以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开闭时刻及其开启的持续时间

滑动率:是指车轮在制动过程中滑移成分在车轮纵向运动中所占的比例,是车轮的速度和车速差的比值

R为车轮的自由滚动半径

W为车轮角速度 V为车轮中心的纵向速度

转向系角传动比:转向盘转角增量与同侧转向节相应转角增量之比

承载式车身:将所有部件固定在车身上,所有的力也由车身来承受,这种车身称为承载式车身。 重点思考题:

(1).现代运输方式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何优缺点?

水运: 适合长距离运输、运费低 速度慢,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铁路:优点:承运能力大、不大受气候和自然条件影响,在运输的准时性方面有优势;铁路运输可以方便地实现驮背运输、集装箱运输及多式联运。

缺点:固定成本高,项目投资大,建设周期较长;运输时间较长,在运输过程中需要有列车编组、解体和中转改编等作业环节,占用时间较长,增加了货物的运输时间;铁路运输中的货损率比较高;不能实现“门到门”运输。

公路:优点;速度快、可达性好、运输的平稳性及灵活性好

缺点:装载量少,运输成本高,燃料消耗大,环境污染比其它运输方式严重得多

航空:速度快、安全性高、包装要求低; 运费高、受气候条件限制、可达性差 管道:运费低、可靠性好; 有限的应用范围

(2).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内燃机通常由哪些机构与系统组成?它们各有什么功用? 1)机体组

机体组主要包括气缸体、气缸盖、曲轴箱等。机体组是内燃机各机构、各系统装配的基体,他的许多部位还是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进排气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的组成部分。

2)曲柄连杆机构

其功用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同时将作用于活塞上的力转变为曲轴对外输出的转矩,以驱动汽车车轮转动。 3)配气机构

作用是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顺序的要求,定时地开启和关闭各气缸的进、排气门,以便新鲜可燃混合气(汽油机)或空气(柴油机)及时进入气缸,并把燃烧生成的废气及时排出气缸。 5)燃料供给系统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统作用是将汽油和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成可燃混合气,并供入汽缸。

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统作用是适时适量地把柴油以一定压力通过喷油器直接喷入汽缸,使柴油在缸内形成混合气并燃烧作功。 6)冷却系统

作用是将内燃机受热零件的热量及时散发到大气中,保证内燃机在适宜的温度下工作。 7)润滑系统

作用是将润滑油送入运动零件的摩擦表面,以减少摩擦副的摩擦和摩损,并带走摩擦生成的热量和金属屑.

8)点火系统

点火系的作用是按时产生足够强的电火花,点燃缸内被压缩的混合气。 9)起动系统

起动系统是利用发动机以外的能源使发动机运转,常用的电起动系统由蓄电池、直流电动机、传动机构、控制机构等组成。

(3).分析四冲程六缸发动机的工作顺序. 四行程直列六缸发动机:发火顺序和曲拐布置:四行程直列六缸发动机发火间隔角为720°/6=120°,六个曲拐分别布置在三个平面内,发火顺序是1-5-3-6-2-4,其工作循环表见表2-3。

(4).汽车发动机运行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分有何要求?

冷起动工况:要求φa(过量空气系数)为0.2~0.6的浓混合气; 怠速工况:要求φa为0.6~0.8的浓混合气; 小负荷工况:要求φa为0.7~0.9的浓混合气;

中等负荷工况:要求φa为1.05~1.15的经济混合气;

大负荷和全负荷工况:要求φa为0.85~0.95的功率混合气; 加速工况:要求根据加速状态供给浓混合气。 (5).电控燃油系统有哪些显著的特点?

配以高能点火装置,发动机可燃用稀薄混合气

可实现混合气空燃比和点火提前角精确控制→最佳工作状态

多点汽油喷射系统,从根本上解决发动机各缸混合气分配不均匀的问题

混合气形成无需进气道高速汽油流和进气管加热,充分提高充气系数 进气温度低爆震燃烧得到有效控制,可采用较高压缩比,提高燃烧效率 取消化油器,降低进气阻力,提高雾化质量

(6).发动机的有害排放物主要有哪些?分别采用什么方式进行净化? 发动机的有害排放物:CO(不完全燃烧产物),HC(未燃和未完全燃烧的燃油和机油蒸气),NOX(高温富氧环境中产生)和微粒(碳烟) 排气净化装置类型:

恒温进气系统(空气加热装置+控制装置)—热、稀混合气;降低CO和HC,改善发动机低温运转性能

二次空气喷射—利用空气泵将新鲜空气喷入排气道或催化转换器,降低CO和HC。 催化转换器—氧催化转换器或二元催化(CO、HC)、三元催化(CO、HC、NOX);金属铂、鈀或铑催化剂,可将NOX还原为N2和O2,CO和HC氧化为CO2和H2O. 柴油机微粒过滤器;多孔陶瓷,需定期清洗。

排气再循环(EGR)系统—废气回送进气歧管(↓NOX),利用废气中的CO2不能燃烧却能吸收大量的热,使气缸中混合气燃烧温度降低。废气再循环量随发动机负荷增加;怠速、全负荷、高速不进行循环。

(7).发动机工作时,点火系统的电路形成几条支路?说明各条支路的路径。

初级回路(低压回路):蓄电池—点火开关—点火线圈初级绕组—断电器活动触点臂—触点—分电器壳体搭铁—蓄电池

次级回路(高压回路):点火线圈次级绕组—蓄电池正极—蓄电池—机体(搭铁)--火花塞侧电极—中心电极—高压导线—配电器—点火线圈次级绕组 (8).什么是点火提前角?影响点火提前角的因素有哪些?

点火提前角:从点火时刻起到活塞到达上止点,这段时间内曲轴转过的角度

影响点火提前角的主要因素:①发动机转速和混合气的燃烧速度:点火提前角随发动机转速升高而增大;随负荷增加节气门开度增大,压缩终了燃烧室内的温度和压力增高,混合气燃烧速度加快,点火提前角应适当减小;②汽油的牌号越高,点火提前角可适当加大。 (9).汽车发电机输出电压为何要进行调节?调节的基本原理如何?

汽车转速范围宽;汽车上用电设备的额定工作电压及对蓄电池充电电压是恒定的,一般为12V或24V。

其基本原理都是以发电机的转速为基础,通过改变触点的开闭时间,改变励磁电流,维持发电机电压的恒定。

(1)触点振动式电压调节器:(2)晶体管电压调节器:

(10).冷却系统的功用是什么?发动机的冷却强度为什么要调节?如何调节? 功用:防止发动机过热、过冷及起动时迅速升温 水冷发动机冷却强度调节的方式:

硅油风扇离合器—调节风扇转速(空气流量) 节温器—控制冷却水大小循环

百叶窗—调节通过散热器的空气流量 风冷发动机冷却强度调节:

1、机械式调节:当负荷增加时,排气温度升高,温控阀开度增大,进入液力耦合器的油量增多,风扇转速增高,风量增加,冷却强度增强;反之减弱。

2、自动调节系统能够根据发动机负荷的变化,自动调节冷却风量 (11).汽油机增压有何困难?如何克服? 困难:(1)汽油机增压后爆燃倾向增加;(2)由于汽油机混合气过量空气系数小,燃烧温度高,因此增压后汽油机和涡轮增压器的热负荷大;(3)车用汽油机工况变化频繁,转速和功率范围宽广,致使涡轮增压器与汽油机的匹配相当困难;(4)涡轮增压汽油机的加速性较差

汽油机增压一般所采取的技术措施:(1)在电控汽油喷射式发动机上实行汽油机增压(可有效实现爆燃控制、排放控制);(2)应用点火提前角自适应控制,克服爆燃倾向;(3)对增压的的空气进行中间冷却;(4)利用增压压力调节装置

(12).汽车传动系有哪几种布置方案?各有何优、缺点?

FR:货车、轿车传统布置方案,其优点是前后轮的质量分配比较理想,有利于上坡时保持足够的驱动力,其缺点是传动系过长,传动效率低,噪声大

FF:广泛用于轿车的驱动形式,具有结构紧凑,减小轿车质量,降低地板高度, 改善高速行驶时的操纵稳定性等优点

RR:大、中型客车盛行的布置形式,具有降低室内噪声,提高空间利用率等优点,缺点是冷却困难,操纵机构复杂

MR:大多数跑车及方程式赛车大功率、大尺寸发动机布置所采用的形式,有利于获得最佳轴荷分配和提高汽车性能

nWD:越野汽车广泛采用的布置形式 (13).汽车膜片弹簧离合器有何优、缺点?

膜片弹簧离合器的优点:(1)传递的转矩大且较稳定;(2)分离指刚度低,操纵轻便;(3)结构简单且紧凑;(4)高速时平衡性好;(5)散热通风性能好;(6)摩擦片的使用寿命长。 膜片弹簧离合器的缺点:(1)制造难度大;(2)分离指刚度低,分离效率低;(3)分离指根易出现应力集中;(4)分离指舌尖易磨损。

(14).变速器有哪些基本功用?其主要构件有哪些?

功用:改变传动比,从而改变传递给驱动轮的转矩和转速;实现倒车;利用空档中断动力的传递 变速传动机构和操纵机构(变速杆、拨叉、拨块、拨叉轴及安全装置) (15).车轮与轮胎的功用主要有哪些?

功用: ①支承整车;②缓和由路面传来的冲击力;③与路面作用产生驱动力和制动力;④汽车转弯行驶时产生平衡离心力的侧抗力,在保证汽车正常转向行驶的同时,通过车轮产生自动回正力矩,保证汽车的直线行驶性能;⑤承担越障提高通过性的作用。

(16).子午线轮胎与普通斜交轮胎相比有什么优缺点?为什么子午线轮胎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 子午线轮胎:帘布层帘线排列方向与轮胎的子午断面一致(胎冠角为0)。

优点:?接地面积大,附着性能好,胎面滑移小,对地面的单位压力也小,因而滚动阻力小使用寿命长;?胎冠较厚且有坚硬的带束层,不易刺穿,行驶时变形小可降低油耗3%~8%;?因帘布层数少,胎侧薄,所以散热性能好;?径向弹性大,缓冲性能好,负荷能力大;?在承受侧向力时,接地面积基本不变,故在转向行驶和高速行驶时稳定性好。

缺点:因胎侧较薄,胎冠较厚在其与胎侧过渡区易产生裂口;吸振能力弱,胎面噪声大;制造技术要求较高,成本也高

斜交轮胎优点:轮胎噪声小,外胎面柔软,制造容易,价格较便宜。缺点:转向行驶时,接地面积小,胎冠滑移大,抗侧向力能力差,高速行驶时稳定性差,滚动阻力大,油耗偏高,承载能力低。由于子午线轮胎明显优于普通斜交轮胎,因此在轿车上已普遍采用。在货车上也越来越多地采用了子午线轮胎。

(17).转向轮定位参数有哪些?各起什么作用?

(18).汽车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为什么要调节?调节方式有哪些?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