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培有机蔬菜栽培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雾培有机蔬菜栽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雾培有机蔬菜栽培

雾培有机蔬菜栽培,是以生产安全、营养、洁净的优质雾培蔬菜为主

的高科技农业项目。通过综合运用立柱式气雾栽培系统、植物生长计算机控制系统、鱼菜共生技术等多项先进农业生产技术,设计出一种全新的农业生产模式——鸟巢式生态农业生产系统。系统摆脱传统农业生产对土地、能源、气候的高度依赖,实现了农副产品生产空间立体化、控制智能化、产业规模化,达到有机、循环、可持续、节能环保的目标。

来源 http://agri.cezhi.com/zhongzhi/index.htm

立柱式气雾栽培技术

项目将国内现代农业技术中先进的气雾栽培技术和垂直农业技术相结合,构建出气雾栽培垂直立柱,不仅使生产效益得以数倍的提高,而且形成了农业生产从土壤环境变成空气气雾环境,从土肥到营养液,从平面到空间,从繁琐到简易,从开放到闭锁的一套完全不同于土壤耕作的农业生产新模式。

在植物潜能最大化栽培中,立柱式气雾栽培模式是最佳模式。气雾栽培是把植株悬挂于雾化空间,让其根系获取水份氧气及营养方式发生变化,用加压雾化或超声波雾化的方法,为根域创造最佳的环境条件,包括根环境的温度、水份、空气及营养,这四大因素是影响植物根系吸收及生长的主要四大因子。气雾栽培让根环境处于最佳的水气肥环

境,根系悬空于空中,氧气得以最大化供给,肥水通过雾化的方式提供,矿质离子及水份的吸收能得以充足的保证,根在富氧环境下能发挥出最大的能量转换率,离子交换吸收的速度快,使植物发挥出最大的生长潜能,实现作物快速生长。

项目选用铁丝网和黑白膜做栽培柱,将蔬菜幼苗扦插于柱体上,构建垂直农场,柱体内部设置喷雾装置,作物根系裸露在栽培装置内部,利用喷雾装置将营养液雾化为小雾滴状,直接喷射到植物根系,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 1.空间利用率高

向空间发展而大大增加耕地的数量与面积,提高了栽培植物的覆盖面积,使温室利用率提高6倍以上。 2.节水率高

气雾栽培只需土壤栽培的1/10用水量,就可完成相同生物量的增长,节水效率高达90%。如温室土壤栽培番茄,每形成一公斤番茄需要200公斤水,就是采用水培也需消耗170公斤左右的水,而采用气雾栽培则只需6-10公斤的水。 3.实现可持续发展

气雾培的营养液在一个严密的闭锁型循环系统中完成养分与水分的供给,可以实现零外排,做到可持续不污染环境的效果。 4.无水土流失之忧

根部完全悬挂于空中栽培,不需传统土壤为媒介的耕作,没有任何水土流失之提忧,解决当前农耕土壤流失影响生态的严重问题。

5.根系发达,营养含量高

气雾培的气生根系在长度和表面积上都比普通土培陆生根要发达,具有很强的代谢活性,营养吸收效率高。 6.作物硝酸盐含量低

气雾栽培具有减少栽培植物及叶菜类硝酸盐含量,特别是如莴巨、苦苣、菠菜、菊苣等,常因硝酸盐超标而影响安全性,因硝酸盐的过度积累是造成人体癌症多发的主要因素,而气雾培生产的叶菜可以让硝酸盐降低到安全范围,这是传统有机栽培、与近代的化肥栽培及水培所难以实现的。

3.1.2植物生长计算机控制系统

植物生长计算机控制系统通过由检测植物生长相关的气候因子(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CO2浓度、营养EC值等)的感应传感器组成的检测系统,操作水泵、电磁阀、喷雾装置、热风炉、加温线、补光灯、CO2发生器等装置组成执行部分,利用计算机管理控制,实现农副产品生产自动化的控制和调节。

首先智能感测器会对环境因子数据进行采集与感受,把外界感应的温、光、气、热、营养等植物生长因子变化的量得以数字化,通过计算机系统针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运算,再按预先输传感器及数模转换,变成数字信号,传输给执行操作系统(具体由弥雾加湿系统、人工补光系统、营养液补充系统、电场杀菌与光合促进系统、碳酸水生成系统、富氧水制备系统等组成)来完成各项作业及对温光气热等生长因子的精确回归调控,植物生长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原理运用如下:

1.微域环境控制理论

微域环境控制理论要求检测环境因子传感器要做到能代表微环境空间,把检测各种环境参数的传感器进行集成,并把它摆放至距作物生长最接近的微环境空间里,这样才能检测到最接近作物生长所需的温光气热水等参数。 2.模糊区间控制理论

植物生长对于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范围较宽。如温度只需控制在15—33度间之间就可,空气湿度在60-80%之间,光照强度在5000LX—80000LX之间。植物生长计算机控制系统关键技术包括:

1.温度与湿度、水份的变化是比较频繁和无规律的,智能化叶片感测器设置为如微小幼苗的带叶茎段,相对准确的检测到微环境参数,包括叶片表面水分蒸发系数、空气湿度系数、温度系数、EC值等,同时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升级以保证其检测的敏感度。

2.感测器感测的气候因子随时在变化、非线性的,所以在系统中采用延时执行的控制方法,而且不达上下限的阈值,不发指令,即使发出执行指令,也是采用间歇法,让传感器接受到真实信号后,再进行执行。

3.1.3物理农业技术

在生产过程中要使用相应的物理农业技术,用来提高作物生长产量和速度。其中包括声波助长技术、空间电场防病促生技术、种子磁化技术、电子杀虫技术等。 1.声波助长技术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