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写作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写作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融入写作

在语文学习中,阅读的过程是“吸收”的过程;写作的过程是“倾吐”的过程。阅读过程是学生理解感悟文章的过程;写作的过程是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思维训练的过程。阅读,是别人写好的文章我们去读;写作,是写好文章让别人来读。阅读对学生的写作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反过来,写作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课文是学生写作的最好范例,一个完整的阅读教学过程,一定要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一、感染——未成曲调先有情

编者为我们精心设计了一篇篇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的课文。教师要充分挖掘文章的美,引导学生品味、感悟其中的魅力,使他们受到熏陶和感染,发现优美的文章竟如此吸引人、打动人,故而产生创作的冲动和兴趣。

如《西湖》这课以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了西湖秀丽的景色,那如诗如画,宛若仙境一般的美景深深吸引大家。西湖的魅力不正来源于作者笔下的优美文字吗?我们是否也能写出如此优美的文章呢?我想,在他们对优美词句深刻体会和产生美感享受的一刹那,一定有人会怦然心动、跃跃欲试,写作冲动和热情会油然而生吧!

二、积累——为有源头活水来

有人说:阅读是吸收,习作是释放;阅读是根,习作是果实。是啊,课堂阅读教学是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语言的“主战场”,每一篇课文中总有新词新语出现,句式也不尽相同。我们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体会、认识课文中语言表达的规律、知识、感情,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记在读书笔记上,而且尽可能做到熟读成诵,使课文中的词语句式、精彩片段,成为自己语言仓库中的积累。例如:学生在写《晚霞》时,我班的学生就能灵活运用文中的好词好句到写作中,“这些霞光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天边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他就是将《北大荒的秋天》中描写流云的片段经过修饰用上去的。可见,词句是文章的砖瓦,长期积累,久而久之,词汇丰富了,写文章就下笔有神了。

三、训练——百花齐放才是春

阅读教学中会有很多好的练笔机会,我们在教学课文时一定要抓住契机,指导作文,让学生想写,会写。

1.从仿写入手,实现表达方式的迁移

描红是学习书法的捷径之一,临摹是学习绘画的捷径之一,那仿写就是学习写作的捷径之一。因此从仿写入手,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写作方法。如《荷花》一文中介绍了荷花各种各样的婀娜姿态。在学完课文后,我就让学生也着

手来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卉。在学习了《石榴》后,又让学生从水果的形状、颜色、滋味等几方面来向大家介绍一种水果。课堂上潜移默化的引导,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入微地观察,使他们所描述的语句生动,形象了起来,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从省略号入手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过:“没有想象,心灵就不会有思想。”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阅读教学中我们常会遇上耐人寻味的某一件事或某一个情节,它们会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唤起他们的想象。如《第一次抱母亲》一文最后这样写到“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雪儿》的课文中有“从此,我天天和雪儿一起到阳台上去看蓝天,去看蓝天上那飘飘悠悠的白云……”虽然课文省略了人物心理、故事情节的进一步描写、陈述,但这一空白却恰好给了孩子们推测或想象的空间。

3.从故事的结局入手

依据原文,进行创造性地续写,对于发展孩子的创造性、合理性思维,培养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都有很大的帮助。例如《蜗牛的奖杯》主要讲蜗牛由于骄傲,从原先的飞行冠军到现在只会爬行的过程。教师可启发:蜗牛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你如果是蜗牛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学生受

到启发后驰骋想象,她们会滔滔不绝。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还教育学生“骄必败”。

4.从思想内容入手,实现认识与情感的统一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若从教材的思想内容入手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围绕一个认识点或一个情感点发散开去,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同样能达到读写的有机融合。

如在教学《特殊的葬礼》一文时,就有很多同学为瀑布由雄伟壮观到日渐枯竭的过程而震惊、痛心、反思,于是我在教学课文时增补了多个写作点,让他们想象现在瀑布的样子,想象游人看到这样的情景会有哪些感慨,想象菲格雷特总统的演讲词等,学生受到启发后驰骋想象,写的内容情真意切,对文章的中心也理解得更为深刻。

四、指导——巧把金针度与人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作文教学和阅读教学要密切配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写作方法。在作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当中去。所以,我们要抓住课文阅读这个契机,把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导渗透其中。

1.仿修辞手法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