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洋阿姨讲桂本伤寒论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江洋阿姨讲桂本伤寒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有管理论怎么讲,有什么证用什么方,用什么药。理论只是用来帮助理解的,对于处方的实际指导意义并不大,有时甚至还会干扰处方,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 头痛,发热。先看这两个证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11:57 在经六证候中,只有太阳病有发热证,其它五经都没有发热证。阳明是身热,身热与发热异。少阳是寒热往来,与发热异。太阴是手足自温,少阴是阳枚或戴阳或阳浮,但手足逆冷。厥阴是厥热往复。

所以,这个发热头痛,属于太阳证候群。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13:05

但是,这个发热与头痛,与伤寒的发热和头痛是不同的。这不是伤寒之太阳病。 太阳之发热,脉浮。太阳之头痛,必连及项。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17:22

这就与宋本的伤寒论中讲的太阳病发热证与头痛证有了区别。所以有的医家认为这不是太阳病,不属于太阳证候群。这个观点是不正确的,是狭隘的太阳理念。太阳证候,并不单纯指伤寒病的太阳证。凡六气伤人,风热暑湿燥伤人,造成的发热头痛,都当属于太阳证。这个理念就注意。这是很细微的地方,粗工往往忽略。而忽略了这一点就会发生误辩误治。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19:08

这个头痛,是由于内蕴之温热邪气上出,至于头,熏蒸头部而发生的头痛。所以头虽痛而不恶寒。温热之邪属阳,欲上,不似寒邪之属阴喜下侵。所以不向下连及项。 此温热之邪从少阴中发出,上干于头。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20:13

少阴中热,是手少阴,为黄连证。就跟黄连阿胶汤里面的黄连的作用是一样的。 所以,这个头痛,为头胀痛、闷痛,遇热则重。为黄连证。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21:30

在后面的温病方证中我们还会遇到这个黄连证的头痛。这与桂枝证的头痛是有区别的。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24:06

发热,便不恶寒,不恶风,有汗或微汗,汗否在这里并不明显。这个发热,是黄芩证。 是黄芩主证。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25:24 第二组证:咽干,目眩。

这两个证是我们最熟悉的了。加上口苦,就是标准的少阳证。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27:03

这里咽干、目眩而不口苦,看来又不是标准的传统的少阳证了。

为什么呢?传统的少阳证是寒邪入里化热,把热郁于肝胆,所以才会有口苦。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29:01

现在是温邪自内而外发,只是路途中经过少阳分野,殃及少阳。所以,没有口苦证,只见咽干与目眩二证。 这仍然是少阳证。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30:28

某些医家说这不是少阳证,是狭隘的宋本伤寒论的观点。桂本是广义伤寒论,桂本之伤寒,正如昨天所讲,是包含了所有六气在内的外感证,不只是伤于风寒。 这也是仲景说所的但见一证便是的题中深义。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32:16

我们知道,三阳病,但见少阳证,就不可发汗,不可攻下,不可吐。这是少阳三禁。“汗谵

吐下悸而惊”嘛。

所以,正是因为出现了这个少阳证,这个方子就得从少阳论治。小柴胡汤就是底方。根据其它见证而加减变化。这就是本条所以用柴胡汤的道理。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33:30 第三组证:谵语。

在狭义伤寒论来讲,这个当属于阳明证。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34:48

但是,我们看一下。这个谵语没有腹满痛,没有脉实,没有身热汗出,没有口渴潮热。 显然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阳明证。 这是怎么回事呢?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37:02

这是因为,冬伤于寒,寒邪内伏于少阴,少阴之合为骨,寒伏骨中化温外出之时,即由深出浅之时,路过筋脉等处。所过之处,皆受其殃。 如果路过筋,则筋急拘挛。这里看来没有。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38:16

如果路过厥阴心包,温邪熏于心包,就会产生谵语。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40:10

我们看到,温邪为病,六经不拘于一处,所过之处,皆受其病。温病的发病特点就是多经同时见证。所以用传统的六经辩证来论治温病,就有些不容易抓住主脑。不像用六经辩治伤寒那样简单明了。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41:50

正因为这样,所以后世才创立了四分三焦辩治体系。来解决这个问题。四分三焦辩治体系辩治温病有他的优势。但是并不等于说六经辩治体系不能用来辩治温病。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44:00

当然,温病也不便于用脏腑辩证体系。因为温病也同样是多脏腑同时发病,不容易确定哪一个脏哪一腑为病。兼治的话,等于眉毛胡子一把抓。所以我们看到,用四分三焦辩治温病是临床实践发展的需要,是中医学术发展的必然。 这个谵语证,从厥阴而生。这个是牡丹证。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45:04 牡丹凉血,即解心包之热。

因为本证是温病,条文中没有说明口渴证。这个证是暗藏的,当有之证,只是轻重程度不同而已。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46:24

既温而又渴,所以小柴胡汤中去半夏,易以栝蒌根。这正是仲景加减之成法。 方中为什么用生姜呢?不是温邪吗?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47:32

这是因为,初春之时,阳气上升,而实际的天气并没有热,春寒犹未已。 外之轻寒束住内发之温邪,不易透发出来。用生姜散一下春寒之气。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48:42

当然如果是在深春,天气已热。生姜就不能用了。生姜不同,大枣也就去掉了。 因为这是两个作用方向相反的两味组,是发生双向调节作用的药组。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50:38

参甘以安其内,内虚之人不易祛邪外出。这个柴胡汤,不用多讲了,传统伤寒论中讲得很多了。从略。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看一下。这个方证。 初爻厥阴心包受病,谵语,牡丹证。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52:06

二爻少阴心火受病,热气上冲干脑而头痛,黄连证。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53:12

三爻太阴肺金受病,发热。肺主皮,与膀胱共治,所以肺为太阴,其分野为太阳。发热,黄芩证。

四爻少阳相火受病,咽干,目眩。柴胡汤方证(不是单纯的药证)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54:49

五爻阳明,类似证,谵语。而实非阳明证。 上爻太阳,发热,与太阴同主。黄苓证。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56:03

这样分析下来,我们发现。六经之中,五经受病,只有一个阳明没有受病,还见一类似证。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57:13

多经多脏腑同时受病,这是温病的发病特点。这一条中让我们看得十分清楚了。 其它各条也都同样反映了这一特点。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58:18

这是我们学习仲景的方义伤寒与狭义伤寒所要注意的地方。 当然,仲景本条所出方治只是举例。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59:31

春温病不一定只见这几个标准的证。病人不会非常听话地照着书上得春温。 由于病人体质的差异性,即内因的不同。发病会千差万别。 但我们把握住这样的一个方向,就会灵活处方了。 时方英子(1225810454)21:01:26

我们已经分析了,出现厥阴见证谵语,牡丹证。如果出现手足拘挛呢?这是筋脉失养,热酌津伤,也是牡丹证,同时加芍药。是芍药牡丹证。 如果舌赤,腹中热痛,这个还是黄连证。 少阴心之苗为舌嘛。

时方英子(1225810454)21:02:47

黄连证本身就有腹中热痛(不甚渴)。 时方英子(1225810454)21:03:56

如果鼻出血,是太阴肺热,也是黄芩证。

所以,一旦证象发生变化。我们仍然用这个方子。都属于这个方子的使用范畴。 仲景药证只是举其一端,以示范一下。 时方英子(1225810454)21:05:07

如果同时出现腹满痛,大黄一样要加的。 小便赤,加黄柏。这是黄柏证的独有证候。 时方英子(1225810454)21:06:18

口渴甚,合用白虎法。小柴胡加石膏,或加石膏知母。 时方英子(1225810454)21:07:24

这个春温的临床表现是非常丰富的。只要我们掌握一条,有是证便用是药,有是病便用是方。就可以应变无穷。而不受书上举例的几个固定方子所束缚。 更多的变化不再举例了,大家在临床上可以慢慢体会。 时方英子(1225810454)21:08:26

时间到了,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时方英子(1225810454)21:12:22

通过今天讲的药证。我们看到,药证不是死卡,不是对着证候找药。是明了其机理的基础上的药证。

头痛,柴胡黄芩也都能管他。 但是作用的路线不同

时方北斗(1274193203)21:13:18

爻。这个字用在伤寒论里是什么意思? 时方英子(1225810454)21:13:31 就是位置。

时方北斗(1274193203)21:13:37 哦,

时方英子(1225810454)21:14:07

初爻就是厥阴,二爻就是少阴,三爻就是太阴,四爻就是少阳,五爻就是阳明,上爻就是太阳。

江洋阿姨讲桂本伤寒论第10讲 日期:2011-12-22讲于时方天地群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00:09

各位学子,晚上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桂本伤寒论温病篇条文。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01:04

病秋温,其气在中,发热口渴,腹中热痛,下利便脓血,脉大而短涩,地黄知母黄连阿胶汤主之;不便脓血者,白虎汤主之。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01:38

地黄八两,知母四两,黄连三两,阿胶一两。 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甘草二两,粳米六合。 时方大算(1339004849)20:03:48 群主你这是讲的桂本伤寒吗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03:53

本条的证候变化情况较为复杂,随人的体质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证候。一是气分证,一是血分证。两种情况均有机会出现。所以并列两个方证。当然还会有其它变化。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06:46

秋温病,源于长夏之季,湿气伏于太阴,不即时发病,伏气伏久,至秋天燥气当令,随而化燥,乘时从阳明而发出之病。此时原有的湿气已经不复存在了,完全化为了温邪,这里是燥气。是湿与燥两气化合,而以燥为表现的证候。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08:05

太阴伏气发于阳明,但是以前我们讲过,温病的发病特点不限于单纯的某经甚至某脏某腑,而是往往兼及多经乃至多脏多腑。这个要从具体的见证上来察看。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09:48

其气在中,这个中,就是阳明。温邪之气从阳明发出。我们看一下具体见证。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11:33

发热。这个是广义的太阳证。狭义的太阳证是发热而恶寒。这个发热并不恶寒。是温邪之发热在太阳。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12:45

是太阳之温病证候。但这个发热是从“中”即阳明而来的,起源于太阴。治法但清阳明则发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