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洋阿姨讲桂本伤寒论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江洋阿姨讲桂本伤寒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这一步的过程,就是分析分剖的过程。是认识世界的过程。格物的过程。通过格物,来致知。 例如。我们的地球是一个整体。为了认识这个地球。我们用四分刀法把他切成四个等分。用横刀来切。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15:25

把一个整体切割成四个等分后。分为:大气层,地壳,地曼,地核。 大气层就是卫分,地壳就是气分,地曼就是营分,地核就是血分。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16:37

每一部分都有其特点,有其特有的征象。也就是证象。 时方小北(89617017)20:17:26 比喻的相当好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17:41

这种划分法在内经中就存在了。张仲景在桂本中也用来分析病机变化。 时方小北(89617017)20:18:45 大医讲的就是好理解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18:57

例如,仲景讲的营卫和问题。以及在五脏结篇讲的“虽有气结,皆血为之”等,对于卫气营血的划分法,仲景是在实际运用着的。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20:07

到了后世,温病学家进行了发展,充实了每个部分中的证候、征象。这是临床实践长期观察总结的结果。

这是一种四分法。把一个整体划分为四个等分的方法。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21:25 我们再看一下六分法

六分法的刀法是纵向切的。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24:15

一个天球是一个整体。把天球切割成十二等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也就是天宫十二缠次

然后再把这十二缠次两两一组。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25:36

辰戌为一组,卯酉为一组,寅申为一组,丑未为一组,子午为一组,巳亥为一组。 分为六组。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26:41

按照天宫十二缠次的顺序:从子到丑,到寅、卯,,,到亥,这是顺序。 称为顺。反之为逆序。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28:49

然后通过对这六组的特征进行观察总结,发现这样的规律。辰戌太阳寒水,卯酉阳明燥金,寅申少阳相火,丑未太阴湿土,子午少阴君火,巳亥厥阴风木。 这是一个规律性的认识。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30:03

辰戌宫缠,有寒气,有水气,太阳之气。 同类合并。分为六类。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31:41

这样,这六组宫缠在人体类比,就对应着六经。六经仍然是十二经。

最外一层,为辰戌,太阳寒水,为玄武。 第二层,为卯酉,阳明燥金,为白虎。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33:04

第三层,为寅申,少阳相火,为腾蛇。 第四层,为丑未,太阴湿土,为勾陈。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34:14

第五层,为子午,少阴君火,为朱雀。 第六层,为巳亥,厥阴风木,为青龙。

因为前面我们讲过,从子到丑这样的顺序为顺。现在从辰到寅再至丑,,,这样的顺序,就是逆。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35:40 所以,仲景说这样的传就“逆传”。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36:40

因为在当时这样的传变顺序是人所共知的,所以仲景没有详细介绍。只是到后来人们对仲景时代所共知的知识不了解了,对仲景的一些用语反搞不明白了。 这是交待一下仲景时代的有关哲学思想背景问题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38:33

到现在为止,我们通过横切和纵切两种刀法,把一个地球切成了四等分。把一个天球切成了十二等分六组。

以这两个数理模型来构建中医学,就分别构建起了四分辩证体系和六经辩证体系,这两大辩证体系。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40:09

我们讲伤寒论,主要讲的就是这六经辩证体系。这是认识世界的方法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方法。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41:25

在内经中,刀法更丰富,有两分法,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八分法,九分法,十分法,十二分法。等等。仲景主要是取六分法。

每一种刀法所切割的都是一个完整的宇宙整体。都是自圆的体系。各种刀法之间,只有特点不同,没有好坏之分。不可厚此非彼。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42:57

有了前面这样的认识。我们就可以继续学习伤寒论的具体内容了。 我们看仲景温病篇。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44:07

仲景把外感病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时病,一类是温病。

时病就是六时之病。把天球的六组对应六个时段。也就是一年的六时。一年划分为六等分。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45:46

寒为首,次为风,次为热,依次为暑、湿、燥。此六气应六时。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47:12

在古代有一种思想,就是以首脑代表这群整体。就是一个国家的元首代表这个国家一样。在六气之中,寒居首。所以,寒就代表了六气,言寒,则六气皆在其中了。 因而伤寒,也就是伤六时之气。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48:15

但寒本身的独立意义仍然存在。即寒邪。只是他有了代表性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49:37

就像我们熟知的八卦纳甲法一样。搞针对的学子们都清楚,八卦纳甲,纳的是十个天干,并非只是纳一个甲。为什么叫纳甲呢?就是因为十干之中,甲为首,为首的代表了其它九干。 纳子法也是一样,十二支中子为首,子代表了十二地支。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51:07

所以,我们说,伤寒,就等于说伤风、伤热、伤暑、伤燥。但是不代表温病。伤寒是时病,是与温病并列的病种。 是平行关系。

那么什么是温病呢?

仲景给我们下的定义是“伏气变温”。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52:43

而伏气只有三气可伏,也就是三个阴邪之气可伏。阳邪之气不能伏。阳气飞动而不宁,不可以伏居故也。

风热暑,这三气都是阳邪。不能伏。 湿燥寒,这三气是阴邪,可伏。 所以叫三时伏气。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53:48

三时伏气,因其所亲所感,而各伏其所。 只有这三气伏藏于三个阴经,才可变为温病。 三个阳经也不能伏。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56:15

湿气与太阴经为同气,所以伤于湿者,其气伏于太阴。当然如果伤湿后,即时发病,则为时病,也就是伤湿病。不伏藏不变气,就不发为温病了。

太阴与阳明为表里,伏于阴者,从表发出。所以太阴温病,发作时,表现的证候,往往是阳明病。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58:35

寒气伤人,如果不即时病而发为时病。寒为阴气,伏于少阴同气之经。变温从其表里关系之阳经发出。少阴与太阳相表里,所以少阴温病则常常表现为太阳病证候。 时方英子(1225810454)21:00:31

燥气伤人,如果不即时发病,伏于身内,本当伏于阳明燥金之经。但是由于阳明经是阳经,阳动而不可以藏,藏于其妻之家。金之妻为木。所以燥邪伏于厥阴。其发也,从其表少阳而发,证现少阳。

时方英子(1225810454)21:01:58

这三条是温邪外发的一般规律,但是临床上变化甚多,并不一定都按照这个理论路线走。要切实地观察其具体的见证。见何经之证,便是从何经发出,便用何经何证之相应方药。 时方英子(1225810454)21:03:37

另外,温病有一种特殊情况。就是大温。 大温不是伏气变温。

时方英子(1225810454)21:04:59 三时伏气变温是“常”,大温是“变”。就是非常规的温病 时方英子(1225810454)21:08:04

它是冬天应寒而反大温,精气不内守,肾不藏精,精华外露,致使根本不厚,没有培根。这时的温气“蓄”于人身,无固定之某经伏之,不称伏,而称蓄。因为不是即时而发,是蓄积一定时期而后发,所以不是时病。这个属于大温。 时方英子(1225810454)21:09:41

这个蓄是临时的藏于人身之内,所藏虽不深,但是春气升发之时,此蓄之温气与春升之气同时向外向上发出,二气并发,所以发病很严重。 时方英子(1225810454)21:11:32

总结一下,我们看到,仲景的温病学,与后世的温病学,在辩治体系上是不同的。仲景的温病是六经辩治体系,后世温病学是四分三焦辩治体系。 时方英子(1225810454)21:12:49

仲景只把三时伏气和冬之蓄气做为温病。后世则把所有除伤寒邪之外的时气病也纳入温病的范畴。

时方英子(1225810454)21:14:08

我们要注意这两者之间的区别,在自己看书的时候,不致搞混搞懵。 时间到了,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晚安。 江洋阿姨讲桂本伤寒论第9讲 日期2011-12-21讲于时方天地群 时方英子(1225810454)19:58:38 各位学子,晚上好。

我们今天继续学习桂本伤寒论温病篇。 今天讲具体方证条文。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00:05

病春温,其气在上,头痛,咽干,发热,目眩,甚则谵语,脉弦而急,宜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主之。

柴胡八两,黄芩三两,栝蒌根四两,人参三两,黄连三两,牡丹四两,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03:49

我们昨天讲过,三时伏气变化,从其表里之经而发。但是,三时伏气内伏化温而外发之时,并非单纯地从哪一个经发出,他所过之处,处处可以见证,处处可以发出邪气。只是随人之体质不同而有所侧重。里经从表经出,这是一般的理论模式,临床上见证多端,不可困守于一个固定的模式。

冬时伏气变温,至春发为春温。

冬时感寒,邪伏少阴,同类而感以伏于同气之经。 当从太阳而发出。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05:13

太阳在上,阳明在中,少阳在下。这是外三阳经的爻位。 上应上焦,中应中焦,下应下焦。

从里出表,反应的是这三种情况,上中下三部。 在后世发展为三焦辩证。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06:35

仲景用六经辩证体系辩治温病,但是温病之发,外之见证所出,仍出于三焦。 这就是其气在上的含义。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07:41

上主头胸部位及上肢,中指胸脘大腹,下指小腹少腹及以下。 将人体分为三部。三部六经。或三部六病。 表里相合为一部,六经六病相合,为三部。 现在我们看方证。

时方英子(1225810454)20:09:2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