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洋阿姨讲桂本伤寒论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江洋阿姨讲桂本伤寒论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高山流水(1274193203)17:51:47 街道知道了,但不知道门牌号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7:51:47

*只辩明大方向是不够的,只知道向东打,打多远,打哪个具体的目标呢?靶点在哪? 这个靶点,就是具体的方证,而方证的基本单元是药证。 高山流水(1274193203)17:52:23

城市——街道——门牌号——具体哪个人的简单学说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7:52:31

所以,方证药证辩证,这是第三层次的辩证,是具体的辩证,是辩证的尖端。 高山流水(1274193203)17:53:13

药证,就相当于五笔的字根,可以演化万千色彩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7:53:41

无论我们用哪一家的辩证体系来辩证,如四分三焦辩证法也好,脏腑辩证也好,奇经八脉辩证也好,都要最后辩到方证上,才算是具体化,才有可操作性,开出具体的方药来。 高山流水(1274193203)17:53:48

相当于1234567,可以弹奏出世间的个性化音乐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7:54:50

现在医界的一个流弊是,六经辩证的,就停在六经这层面上了。没有深入具体到方证药证这个可操作的层面。所以,高谈虚论,开方子跟蒙的一样。蒙对了,幸中。蒙错了,自己总结,也总结不出个所以然来。

沐浴阳光(1497906958)17:55:41 是啊,大医说的很对。

高山流水(1274193203)17:55:45

就像只找到了门牌号,里面住了很多人,却不知道信是送给哪个人的,药证,就相当于这个主人。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7:55:55

学校毕业的学生,往往只停留在脏府辩证这个层面,也没有方证药证的理念,更谈不上从具体层面辩证了。所以,开方子,就是一个字,猜,或蒙。 高山流水(1274193203)17:56:50

因此可以这么说:六经一条线,药证是尖端,八纲做基础,病患何不安?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7:57:05

所以,我们即要有战略高度,从阴阳辩证,三阴三阳辩证这个高度来审视问题,同时,更要在方证药证这个操作层面上来观察临床见证。这样才能开出方证相合的方子。 明白了这个大的框架,我们就来看这个条文 传太阴。先看这三个字。 传字。为什么叫传?

高山流水(1274193203)17:57:46

整体与局部的完美结合,才可以真正做到个体化医疗。 传者,递也,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7:58:27

说明不是直中太阴。而是经过了太阳这外层面,依次传进来的。在传的过程中,邪气的性质可能会发生变化。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7:59:29

同是一种邪气,在传到阳明和少阳的时候,表现形式就有所不同了。

这是传字之义 再看太阴二字。

太阴,仲景在后面太阴篇里给下了定义。我们去看条文就可以了。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01:16

邪传太阴,太阴分野的正气就要与邪气相斗争。这个斗争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本条所讲述的情况。

知道在太阴了,有人说,即是太阴病,就用一个治太阴的方子就行了嘛。不是这么简单。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02:36

虽然我们知道传太阴,就是太阴病了,但是这只是大纲。具体方药还要看具体证候。 证候不同,方药就不同。方随证转。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04:18

脉濡而大。濡是太阴本脉,也就是茯苓白术脉,这个基本脉象。大,说明有热,或邪盛,而太阴之正气仍不弱,可以抗战,战斗还表现得比较激烈。这是石膏、黄芩脉的伏笔。 具体用哪些药,看药证。

高山流水(1274193203)18:04:56

茯苓白术(水)厚朴(气)石膏黄芩(热)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06:15

发热。这个证,石膏和黄芩都可以主之。但是,石膏的发热,必见口渴。所以,与后面的口渴合起来看。这是石膏证。黄芩也主之。黄芩的发热,并不口渴,但可能会见出血证。 下利。如果是热利,就是黄芩证。黄芩证里有个下利,如黄芩汤,就专主这个下利。但这里的下利是黄芩证吗?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08:09

这个是在太阴阶段。太阴二字,就暗藏了很多证,这是隐笔,或省笔。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10:01

这个下利,太阴本病的虚寒下利,白术证。这个是暗笔指出的。在太阴二字上就看出了。但是,同时我们看一下,如果太阴病中焦本虚而同时又有邪热入里时,会怎么样呢?是热利?还是寒利?

这时,如果按热利治之,不愈。按寒利治之,亦不愈。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11:16 因为,这是本虚寒而标实热。这样的证,也就是脉濡而大所揭示的病机(病机并非不可以谈) 所以,这个下利,就是黄芩白术合证。 少一味药,也不行。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12:11

我们想一想,金匮中有一个方子,叫三物黄芩汤。大家都很熟悉吧。 三味药:黄芩,生地,苦参。 为什么黄芩配生地呢?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13:50

因为啊,古人早就试验过。妇人春季手足烦热,用生地治不好,用黄芩也治不好。推知,这是本为阴血虚,而标为实热郁之所为。所以,黄芩与生地并用,就好了。 所以说:妇人春则手足烦热,甚则身热不得眠者,三物黄芩汤主之。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15:10

本条的道理与金匮(千金)三物黄芩汤的道理是类似的。 都是两种矛盾的证同处一病之中。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15:59

下一下证,腹中急痛。

这个急,是急迫。这是甘草证。甘草缓急迫。当然,如果出现挛急,可以加芍药。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16:59

现在只是说急迫,也就是痛得厉害。还没有抽筋。 右腹直肌也没有出现挛急现象。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18:15

这个痛,本方中用甘草一味来解决了。因为是腹中急痛。不是说的腹痛。

伤寒书中,凡腹痛二字的,用芍药的时候比较正常,或多见。当然也有用附子的时候。或干姜的时候。那是要结合其它见证而定。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19:40

本方有用芍药的机会,但是没用,所以说“宜”。是告诉我们相机行事,不可拘守本方。 仲景示例,示人以活法。 给我们后人留下思考的空间。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21:29

这样,几个证和几个药就都对应了。然后,就是集药以成方。就是苓术朴甘石芩汤。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22:46

仲景条文中的每一证和后面的方,方中之药。都是这样的关系。用这个法则,我们可以检验诸传世版本的伤寒书,哪些是误传的,哪些是正本的。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23:52

这个条文里还隐含了一个证,条文中没有明写。就是腹满证。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24:15

我们从字面上只看到腹中急痛,这个痛,不只是急,而且兼满。 这个腹满,就是厚朴证。 胸满、腹满,都是厚朴证。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25:10

所以,我们临床时,一旦发现有人胸满或腹满,而其它证与本方相同时,就知道可以直接用本方。

而不必认为证与方不合。

所以,我们在读伤寒书的时候,可以在本条下注明:当有腹满。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26:15 这是东洞先生所喜用的读书法。

从这个层面上解读伤寒论,可以看出许多条文文字之外的证,扩大了经方的适用范围。 而且是按照经方的法则扩大的,不是现代的应用。 沐浴阳光(1497906958)18:27:25

大医的讲述如拨云见日。字字珠玑。 高山流水(1274193203)18:29:11

听昆仑老师讲伤寒,犹如在蒙满灰尘的城市听班德瑞的大自然轻音乐,太洗耳了。 喜欢昆仑老师在这儿用文字表述,阅读本身就有一种无法言喻的快乐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30:28

本条还有许多隐含证。有黄芩,所以,见黄芩证的,都在此中。如鼻衄,肌衄,出红汗,腹满而渴,小便不利,心下悸而头眩,大便坚(与下利证,双向调节),腹中坚痛(石膏证)。等等。这些情况下,都可以直接使用本方。 昆仑医派传人(1225810454)18:31:36 下面进入自由讨论。(略)

江洋阿姨讲桂本伤寒论第6讲(补发)

按:由于在群里讲课期间被持学术异见份子捣乱,讲课秩序遭到破坏,讲课内容过于零乱,故未公开。今将部分内容摘要整理,补发出来,与天下医人共享。 日期:2011-8-16讲于大汉医魂(总部)【按:现已更名为大国医魂(总部)】 大道自然()17:14:27

我就等着听昆仑老师传授她的法宝呢,如饥似渴 昆仑医派传人()17:15:38

大家一起讨论。最好不搞一言堂。讲课也是互动式的好

其实,我们每天围绕一个条文讨论,把这一条吃透,就很好。 今天讨论伤寒例方证第五条条文。

传少阴,脉沉细而数,手足时厥时热,咽中痛,小便难,宜附子细辛黄连黄芩汤。方:附子大者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细辛二两,黄连四两,黄芩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在伤寒例中,仲景都是用示例的方式提示一下。本条并不是少阴正病,但是出现了少阴见证。所以说,伤寒邪传少阴。传少阴,这三个字就暗中包含了少阴见证。但并不一定出现所有的少阴见证。本条中就未必出现但欲寐这个证。

今天网络不好,刚才又掉线了。简要地讲讲我的看法吧。

这条讲的是寒邪传得较深了,传到少阴,出现了两矛盾的证候。一方面寒邪深入到少阴,寒束经脉,脉细了,这个细就是细辛脉。脉沉是寒邪深入,附子脉。脉数,寒束而使内化热了,这里是用的黄连黄芩。

讲得最简单一点,就是把药证对条文方证对上就可以了。不必讲一个小时。如下: 传少阴,脉沉(附)细(细辛)而数(连芩),手足时厥(附)时热(芩),咽中痛(连),小便难(附),宜附子细辛黄连黄芩汤。方:附子大者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细辛二两,黄连四两,黄芩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只要这样一对应,发现仲景是依药证组方,明白这个思路,就可以了。用这个思路去指导临床处方,就是了。

剩下的,就是对这个对应的解释。可有可无。

本条不是少阴正病,是举个少阴病中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 也就是上热下寒的情况。心中热而肾中寒。 这个方子与黄连阿胶汤比较。都是泻南补北。 黄连阿胶汤是泻南方之阴火,补北方之真水。 本方是泻南方火,同时补北方真火。 与附子泻心汤比较,有相似之处

因为本方寒邪深入,束脉使脉细,所以用了细辛以散少阴之寒。 而下元阳气补寒邪所遏,阳不得化气,所以小便难。这是附子证。 附子证本身就有小便难。

只是这个咽中痛,倒不一定是黄连证,这个咽中痛是干痛,热深了,虽然热痛,但是干而不渴。要是渴的话,就会用石膏了。 这里用黄连,说明是咽中干痛而不渴。

本方适用证,可见舌赤,鼻衄吐血,而见手足寒,或下利。 上热下寒而无涉中焦的证候,都可以用。 心中烦而心下痞,背恶寒而口中和。此方主之 心中动悸而烦,遇寒加重,此方主之。 在以前伤寒书中,有几种格局。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