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流程图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流程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教案设计及结构流程图

作者: 张丽 单位:临朐县辛寨镇辛寨初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朗读课文,把握文章精致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段的作用及剪裁的精当。

(2)在品读、点评精彩语言的过程中,体味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质疑、互动合作、开展小组讨论、信息整理归纳的方法进行探究性学习。 (自主搜集、整理、交流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 ) 3.情感态度与价值

感受并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救国热情、言行一致做人原则,不断健全自己的人格,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教学重点:

品味重点语句关键词语,探究其内涵。 教学难点:

学习文章围绕中心选择和剪裁材料的写法。 教学突破:

本文是从“说”和“做”两个方面选取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分析文章结构入手,进行教学。 教学准备:

让学生自读课文,预习字词;反复诵读本文,领会文意。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引导 学习方式

合作交流、探究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情景引入,课前检测,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师生解疑,交流看法,总结提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七子之歌》引出闻一多先生,并以其爱国主题为切入口进入课文,紧扣目标3,也以为国为民的爱国精神作为此课堂的情感价值观线索) 播放《七子之歌》,这歌是谁创作的?(闻一多)

(多媒体播放闻一多先生的照片和情况简介)今天我们从闻一多先生的高足:臧克家笔下去看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板书课题) 二、 检查预习情况

1、了解作者:

本文作者 ,著名 ,山东诸城人。1932年发表新诗 ,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 。之后又相继发表了诗集《从军行》《淮上吟》等,被誉为“ ”。

2、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赫然 迭起 弥高 炯炯 窥视 无暇 3、解释下列词语

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目不窥园:眼睛从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形容埋头读书。 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三、出示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2、3(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以便于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学习。)

四、自主学习(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 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学者方面和革命家方面)

2、这两部分是用哪些话语衔接的?试找出并体会其作用。

(7、8、9)

第7段承接上文小结,第8、9段开启下文。运用了“仅”“还有”“一方面”“另一方面”这样的关联词使文章连缀紧密,脉络清楚,过渡自然,而且把两个方面的情况简明地并列提出,给读者的印象深刻。 3、围绕这两方面各自写了哪几件事?

作为学者和革命家的闻一多先生分别是怎样恪守“说”和“做”的原则? (严谨的学者)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大勇的革命家)说了就做,言行一致

《唐诗杂论》 起稿政治传单 (板书):三书 《楚辞校补》 三事 群众大会演说

《古典新义》 参加示威游行

4、综合学者和革命家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板书)

(让学生齐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让学生感受闻一多其人。) 师总结:本文记述了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方面和作为革命家方面的说做事迹,表现了闻一多先生说做统一、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

五、合作探究

(这部分的主要教学内容: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来体会闻一多先生的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在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反复朗读句子和语段,体会闻一多的说和做,得出为国为民的学者和革命家闻一多先生。)

综合学者和革命家这两个方面来看,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 1、文中你感触最深的是哪件事?你从中读出了闻一多先生什么样的精神?请结合文中具体的句子加以点评。

2、用小问号标示出自己的疑问之处,试在小组内交流解决。

(学生交流后,学生发表看法,共同解决疑难问题,此过程中针对问题老师要适时点拨。然后老师提出下面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从而引出对教学难点的教学,并指导学生一些写作方法:在写作时,对材料的选择要根据表现中心的需要,做到有取有舍,有详有略。) 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

闻先生一生经历复杂,著作等身,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为什么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

生:…… 师点拨:

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

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草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

单这六件事就能够把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和人格特点(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以及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反映出来。可见作者选材极具典型性,以少胜多。

同时作者在记叙这六件事时根据中心的需要也做到了有详有略。作为“学者

的方面”,作者选取的三件事中,对写作《唐诗杂论》做了详细的记叙和描写,对写作《楚辞校补》和《古典新义》这两件事则用了百余字简单一提;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对李先生遇害这一众所周知的事实作者只是简单一提,而花费了大量的笔墨来介绍当时凶险的形势,从而突出了闻一多先生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作者在材料的剪裁上做到了详略得当。

师总结:我们从作为学者和革命家两方面认识了闻一多先生钻探宝藏的治学精神和嫉恶如仇、为祖国安危而英勇献身的凛然正气与高尚情操。他的治学态度和革命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六、拓展提升

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引出讨论的话题:

有人说闻一多这种做了也不一定说的做法已经过时,作为当今青年应该学会“推销自己”,争得为社会做贡献的机会。针对这种社会现象你是怎样看待的?

(生思考、交流、发表看法。)

师:请同学们以四人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开讨论,希望大家都能开动脑筋,各抒己见,同组内的同学也可以互相质疑、辩论,为发言做好准备。

生:在四人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气氛活跃。(师巡视,参与部分小组的讨论)

五分钟后 生发言…… 师总结:

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适时的自我推销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我们也要说,只要扎扎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也能得到他人和社会的认可。

七、课外赏析

课外阅读《最后一次演讲》,再次体味作者的爱国情感,摘抄你最喜欢的句子,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