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同时培养说话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口语交际

1. 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汉代长城、阳光、茫茫戈壁滩、连绵起伏的群山,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2. 指名学生上台发言。 师对其他同学提出要求:

a. 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 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3.学生逐个上台发言。

4.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5.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过程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三、作业设计

- 13 -

继续预习语文园地一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c.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 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

b.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c.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作业:课外写作文。

第三课时 作文讲评

1.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 着重留意:

a.语句是否通顺恰当。

- 14 -

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4.欣赏佳作。(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a.可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c. 还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

作业:修改作文,并抄到作文本上。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本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语文园地一。(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一)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3.学生反复朗读,试着背诵。 (二)趣味语文

1.生试着读,看应该怎么读。

2.生读后,思考:这样读有什么意思?哪种读法更有道理。 3.师生小结。 4.再读。

5.生自由读,分析每种读法的意思。 6.师生再读。

7.生收集其它这样的例子。 三,作业设计: 抄写背诵日积月累

- 15 -

- 16 -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