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上册 期末常识考点整理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古代汉语》上册 期末常识考点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汉语字典排列汉字的方法以及优缺点

1)按音序排列 优:查字迅速方便 缺点:不明读音无法查找

2)按部首和笔画排列 优:不明读音也可查找 缺点:有些字的部首不易确定 汉字简化后,笔画变化大,有些字的归类没有统一

3)按号码排列(四角号码检字法) 有些角的归类只能凭死记,不常用的容易忘记

2.名词解释

《康熙字典》成书于清代康熙五十五年,这本字典按部首排列,全书共分214

个部首,这些部首又以笔画为序。它的释字的体例也是先注音后释义。“寿”字用了三种注音方法1)反切法2)直音法3)叶音法

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合注一个汉字的音,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母和声调,合

成被注字的音。如“毛,莫袍切”

叶音法是一种应当被否定的注音法,它认为为了押韵可以改变读音,这完全是

主观主义的产物。

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但不一定都是原始意义,是与该词书写形式相应

并有文献参证的最古意义。如“斤”本义是砍伐树木的工具,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斧斤以时入山林”,用的就是本义。

引申义是在本义基础上繁衍派生出的意义,是造成一词多义的根本原因。从引

申义与本义的关系看分为直接引申和间接引申两类。

《经传释词》清王引之著,全书分十卷,按古声母排列它所收的虚字以经传为

主,东汉以后的一概不录。

亦声: 凡言亦声者,会意兼形声也。就是指会意字的一个偏旁,又代表这个字

的读音,叫做亦声,实际上是认作会意兼形声。例如“忘”

四库全书总目共200卷,每一种都做了提要,介绍作者和著作的大致内容,

对著作的优缺点以及历代流传的情况也都作出简要的说明。全书分经史子集四大类每一类下又分若干小类。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这部书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比较完备的字典,共收字

9353个,另有重文1163个。按照部首排列,总结了汉字构造的六书理论。

3.汉字的形体构造

1)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象形(如日月鸟鱼鹿羊)这些字在甲骨文中很明确的是把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分描写出来

2)指事者,视而可认,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指事是一种用几好指出事物特点的造字方法,(如上下亦本末面丹刃)

3)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会意是有两个以上的形体组成,把它们的意义组合成一个新的意义。如步、逐、门、莫、牧、武、信、宿、得、戒、解。

4)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形声字是由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的,形符表示意义范畴,声符表示读音类别,是目前占汉字总量比例最多的字。如枸、问、物、江、河、萍、贫。

5)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6)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莫,难)扩大了汉字的使用范围,创造新字的桥梁。

4.异体字同古今字的关系

异体字概念: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但写法不同的一组词

古今字概念:读音相同或相近的一组词

差异:从产生时间上来看,古今字的产生有时间的先后,而异体字则一般来说几乎是共时的,有的只是流传使用于民间,没有为官方所采纳而已;从意义上来看,异体字是一个词的不同写法,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换而不造成歧义。但古今字则不同,古字和今字的意义不是完全对等的,今字的意义是古字多项意义中的一项或者几项,也就是古字只是把“兼职”中的某项职务交给了今字

5.古今词义的异同

1)古今词义基本未变:马牛羊山水日月

2)古今意义完全不同:行李:古—使者,今—包裹;书记:古—书籍,今—职务

3)古今词义同中有异:何厌之有(满足);多行不义必自毙(倒下去)

6.词义范围的差异

1)词义的扩大:江:古—长江,今—水系的总称;睡:古—坐着睡,今—各种睡姿都是睡

2)词义的缩小:臭:古—气味,今—不好闻的气味;宫:上古时期泛指房屋,秦汉以后,只有封建帝王居住的殿堂才叫宫,今天,指某些文化娱乐场所,如少年宫。

3)词义的转移:涕:古—眼泪,今—鼻涕;汤:古—热水,今—菜汤,米汤 4)词义的褒贬:爪牙:古―强有力的助手,今―走狗

5)词义的轻重:诛:古―口头责备,今―杀戮;感激:古―愤激,今―感谢

8.引申义的基本方式

从引申义与本义的关系角度看。词义引申可以分为直接引申和间接引申两类;从

引申义的发展方向和引申范围看,可分为辐射式引申和链条式引申。

直接引申是指从本义直接派生出来的意义。例如:“城”的本义是“墙”,“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都城”是指都的城墙,这是“城”的本义,后来由“城墙”直接引申为城市的意思。

间接引申是指由直接引申而再引申,在许多情况下,本义和引申义不是直接关系,而是间接关系。例如,“朝”的本义是早晨,引申为“朝见”的“朝”,由朝见再引申为朝廷,由朝廷再引申为朝代。

链条式是指甲义引出乙义,乙义引出丙义,丙义引出丁义,一个接一个,形成一种连锁关系。如:任,本义是抱(担东西)“轻任并,重任分,班白不提挈。”这里的“任”则是担子(行李)的意思继而引申为“责任,义务”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继而引申为“委用,任用”如“任贤勿贰”最后引申为“听凭”的意思,“一蓑烟雨任平生”

辐射式从一个词的本义所反映的事物的不同特点出发,朝着不同方向引申。如:引,本义是“开弓”,由于开弓这个动作有许多状态和特点,可从各个方面引申,因而“引”产生了许多引申义。a、开弓需拉弦,所以引申为“拉、牵”义。b、开弓将弦拉弯了,似乎拉长了,所以引申为“延长、延伸”义。c、开弓需将弦往一个方向拉,所以引申为“引导、率领”义。d、开弓需将弦往后拉,所以引申“避开、退却”义。

9.词类活用条件

a.两个名词连用,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后一个名词作它的宾语。(遂王天下);有时可以是主谓结构(陈胜王)

b.名词、形容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所”字是辅助性代词(世之所高,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