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数字信号处理实验报告

实验一:混叠现象的时域与频域表现

实验原理:当采样频率Fs不满足采样定理,会在0.5Fs附近引起频谱混叠,造成频谱分析误差。 实验过程:考虑频率分别为3Hz,7Hz,13Hz 的三个余弦信号,即:g1(t)=cos(6πt), g2(t)=cos(14πt),

g3(t)=cos(26πt),当采样频率为10Hz 时,即采样间隔为0.1秒,则产生的序列分别为:g1[n]=cos(0.6πn), g2[n]=cos(1.4πn), g3[n]=cos(2.6πn) 对g2[n],g3[n] 稍加变换可得:

g2[n]=cos(1.4πn)=cos((2π-0.6π)n)= cos(0.6πn) g3[n]=cos(2.6πn)= cos((2π+0.6π)n)=cos(0.6πn) 利用Matlab进行编程:

n=1:300; t=(n-1)*1/300; g1=cos(6*pi*t); g2=cos(14*pi*t); g3=cos(26*pi*t); plot(t,g1,t,g2,t,g3); k=1:100; s=k*0.1;

q1=cos(6*pi*s); q2=cos(14*pi*s); q3=cos(26*pi*s);

hold on; plot(s(1:10),q1(1:10),'bd'); figure

subplot(2,2,1);plot(k/10,abs(fft(q1))) subplot(2,2,2);plot(k/10,abs(fft(q2))) subplot(2,2,3);plot(k/10,abs(fft(q3)))

通过Matlab软件的图像如图所示:

-可编辑修改-

如果将采样频率改为30Hz,则三信号采样后不会发生频率混叠,可运行以下的程序,观察序列的频谱。

程序编程改动如下:

k=1:300;

q=cos(6*pi*k/30); q1=cos(14*pi*k/30); q2=cos(26*pi*k/30);

subplot(2,2,1);plot(k/10,abs(fft(q))) subplot(2,2,2);plot(k/10,abs(fft(q1))) subplot(2,2,3);plot(k/10,abs(fft(q2))) 得图像:

-可编辑修改-

问题讨论:保证采样后的信号不发生混叠的条件是什么?若信号的最高频率为17Hz,采样频率为30Hz,问是否

会发生频率混叠?混叠成频率为多少Hz的信号?编程验证你的想法。

解答:若采样频率大于等于2倍的最高频率,则不会发生频谱混叠。

编程如下:n=1:300;

t=(n-1)*1/300; g1=cos(6*pi*t); g2=cos(14*pi*t); g3=cos(34*pi*t); plot(t,g1,t,g2,t,g3); k=1:300; s=k/30; q1=cos(6*pi*s); q2=cos(14*pi*s); q3=cos(34*pi*s);

hold on; plot(s(1:10),q1(1:10),'bd'); figure

subplot(2,2,1);plot(k/10,abs(fft(q1))) subplot(2,2,2);plot(k/10,abs(fft(q2))) subplot(2,2,3);plot(k/10,abs(fft(q3)))

-可编辑修改-

在频谱分析的图像上可以看出,发生了频率混叠,混叠后的频率分别是17Hz和13Hz。

实验二 泄漏效应

实验原理:由于模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是在±∞区间上的一种积分运算,实际上观察到的模拟信号一般是有限长的,

没有观察到的部分只能认为是零,这相当于将模拟信号截取一部分进行分析。使得原来的离散谱线向两边展宽,而展宽的宽度和矩形窗的长度有关,矩形窗的长度越长,展宽就越窄。这种将谱线展宽的现象称为频谱泄露。

实验过程:由于泄漏效应的复杂性,下面的实验演示单一频率正弦信号由于截断引起的泄漏。首先考察频率为10Hz

的正弦信号,采样频率为64Hz,对32点的采样序列进行DFT(FFT),由于是整周期截取,所以不会产生泄漏,程序和运行结果如下(图9-34):

N=input('type in the length of dft=');%采样点数 t=input('type in the sampling period=');%采样时间间隔

-可编辑修改-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