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关史名词解释[修改中]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国关史名词解释[修改中]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拉美各国的控制、干涉和颠覆活动,不过手段更为隐蔽而已,使拉美国家进一步陷入对美国的屈从地位。通过该政策,美国一定程度稳定了其在美洲世界的主导地位。

补充:

28、远东共和国:

远东共和国是苏俄政府在远东和西伯利亚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建立的一个被苏俄控制的共和国。该共和国于1920年4月6日成立,主要是在苏俄和被日本占领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等地之间建立一个缓冲地带。1922年11月5日日本从海参崴撤退后,共和国合并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俄罗斯联邦。

29、小协约国:

指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在法国影响和支持下组成的政治联盟。

为维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多瑙河流域和巴尔干半岛形成的政治格局,捷、罗、南三国通过了1920《捷南同盟条约》1921《捷罗条约》1921《南罗条约》简称。1922年新《捷南同盟条约》使其进一步加强。1924——1927法国与三国先后签订政治、军事协议,确立了对小协约国的领导地位。3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英法对德意扩张的绥靖政策,小协约国逐步解体,《慕尼黑协定》后彻底瓦解。

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解体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远东战争策源地:

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以日本为主的法西斯国家挑起的以远东为中心的战争策源地,其形成的标志是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1927年6月至7月,日本田中义一政府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了冲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侵华反苏与英美争霸的战略计划,并开始大力扩军备战。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空前的经济危机,日本经济受到严重打击。为了摆脱危机,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试图转嫁国内矛盾,同时实现其侵华野心。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了沈阳北郊柳条湖地区的一小段南满铁路路轨并反诬中国所为,依次出兵进攻中国沈阳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3个月内占领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1932年1月日本又在上海挑起“一?二八”事变。1932年3月1日,扶植了傀儡政权“满洲国”。1933年2月侵占中国热河省,将其并入“满洲国”。

面对日本侵略,英美等国采取了对日绥靖的立场。1932年1月美国宣布实行“不承认主义”,打着中立的幌子,维护美国在华权益。国民党政府将日本的侵略诉诸国际联盟,英、法操纵的国联派遣“李顿调查团”到日本和中国调查。1932年10月发表的《调查报告书》确认“东三省为中国之一部”,但又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主张国联在东三省建立“满洲自治政府”,主权属于中国,但由列强共同管理。对此日本仍不满意,于1933年3月退出国联。日本开始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时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扩大其争霸活动,从而形成了远东的战争策源地。

远东战争策源地是由日本法西斯蓄意挑起的,受到国联和美国等纵容的综合矛盾的产物,其产生是日本帝国主

13

义企图征服中国进而征服世界的计划的必然结果,构成了二战策源地中重要的一环,为世界和平安全特别是亚洲人民的国家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打击。

2、欧洲战争策源地:

指1933年1月,德国由纳粹党掌握国家政权后,以法西斯主义为指导开始在欧洲中部扩军备战侵占他国而形成的一个战争策源地。

1929年起,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空前的经济危机。在一战中惨败并被迫向战胜国支付赔偿的德国,境况尤为困难。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积极寻找摆脱危机的对外途径,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纳粹党适应了这一要求,在垄断资产阶级支持下,希特勒于1933年 1月30日出任总理。他通过制造国会纵火案,嫁祸共产党,取缔了纳粹党以外的一切政党,建立了垄断资产阶级的恐怖专政。

希特勒在所著《我的奋斗》和纳粹党纲领中,公开宣扬“人种优劣论”和 “生存空间论”。在反动理论指导下,纳粹党提出了一整套侵略扩张计划:建立一个囊括德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但泽等德语国家和地区组成的“大德意志”;围绕“大德意志”这个“核心”,在中欧和东欧建立一个德国的附庸国体系;向俄国扩张、灭亡法国,进而把德国的法西斯制度“实现于全世界”。为了实现这个计划,德国在1933年10月14日退出裁军会议,同月19日退出国际联盟。德国彻底撕毁《凡尔赛和约》关于限制德国军备的条款,开始了大规模的公开的扩军备战,形成欧洲战争策源地。

由法西斯德国建立的欧洲战争策源地,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暂时出现的欧洲和解局面。凡尔赛体系面临彻底崩溃,新的世界大战危险急剧增长,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远东战争策源地一齐,为世界和平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打击。

3、美苏建交:

指1933年11月美国和苏联两个大国建立外交关系的事件。

背景:亚洲和欧洲两个战争策源地的形成,打破了一战后确立的国际关系格局。法西斯的扩张,尤其是日本,严重威胁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苏联此时已成为国际政治中的一个重要力量。美国谋求与苏俄改善关系以牵制德日,同时为美国商品在苏联打开市场。

1933年11与16日,罗斯福和季维诺夫互换信件,决定两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互派大使。承诺:(1)相互尊重主权,不干涉内政;(2)严格避免和制止对另一方的武装干涉行为;(3)双方政府保证,不建立,不资助,不支持旨在反对对方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军事组织和集团。

美国是最后一个同苏俄建交的资本主义国家。美苏建交对国际形势产生了十分有益的影响,有利于维护和平和反法西斯斗争,是苏俄和平共处政策的胜利,表明美国政府长期以来孤立、封锁苏俄失败

4、绥靖政策:

指一种对侵略者姑息、妥协,以牺牲别国人民的利益来满足侵略者欲望的办法来换取自身的和平与安全的政策。它主要是指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法美等西方国家对德意日法西斯所采取的外交政策。

一战后,帝国主义在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中,既想削弱和击败竞争对手,又要反对共产主义和镇压人民革命,绥靖政策正是适应这一需要而产生的。20世纪30年代之前,绥靖政策主要表现为扶植德日防范苏联和镇压革命。30年代之后,绥靖政策在英法等国持续蔓延并逐步升级,甚至从德国公开备战、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到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英法都采取纵容和姑息的态度。这种绥靖的态度到1938年的慕尼黑会议及《慕尼黑协定》达

14

到顶峰。绥靖政策的在各国的实行目标各不相同,英法美等均想避战求和并利用德国反苏,而英国还企图利用德国削弱法国,美国则是受孤立主义的深刻影响害怕本土陷入欧洲冲突危机。历史表明,绥靖政策市一中纵容战争、挑拨战争、扩大战争的政策,它无法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实际上却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和鼓励了其冒险,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英法美等国也尝到了绥靖的苦果。

5、斯特莱沙阵线:

指1935年通过斯特莱沙会议联合公报而拼凑起来的英法意“集体维护和平”的阵线。

背景:在希特勒单方面废止《凡尔赛和约》军事条款的情况下,法国建议国联讨论由此造成的局势,倡议在意大利的斯特莱沙召开一次法英意首脑会议。

会议后的联合公报主要有以下内容:(1)对德国单方面违反《凡尔赛和约》表示遗憾;(2)指出三国的政策目的是在国联机构下“集体维护和平”;(3)三国一致同意,采取各种可行方法反对“危及欧洲和平的单方面违反和约的行为”,并将为这一目的采取“密切真诚的共同行动”。

评价:由于英法意各怀鬼胎,斯特莱沙阵线是一个不起任何作用的官样文章。1935年6月《英德海军协定》签署,英德勾结起来,斯特莱沙阵线遂土崩瓦解。

6、英德海军协定:

指1935年英德双方签订的关于两国海军军备的协定。

背景: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积极扩军备战,继宣布实行义务兵役之后,加速扩充海军。这些活动是对《凡尔赛条约》的公然破坏,并影响了英国的海上利益。英国执行绥靖政策对德国姑息纵容,并希望将法西斯“祸水东引”;与此同时,希特勒也不愿与英国公开冲突。

在此背景下,1935年6月18日英德双方在伦敦签订了《英德海军协定》,内容为:(1)德国舰艇总吨位永不超过英国的35%,在这一比例下可增加各类军舰,这使德国建造大型军舰合法化;(2)德国潜艇吨位不超过英国45%,如形势需要,德国有权建造于英国吨位相当的潜艇,只要事先通知英国即可。

这一协定是英德共同对《凡尔赛和约》的破坏,也是“斯特莱沙阵线”瓦解的标志。英国的行动助长了德国扩充军备的勇气,是一战后英国在欧洲利用德国反苏制法政策的继续。

7、集体安全政策 :

指20世纪30年代苏联为制止法西斯侵略、维护世界和平与各国安全而提出的重要外交政策。 30年代以来国际局势的急剧变化,欧洲和远东战争策源地的形成使苏联认识到其外部环境已发生了显著变化,法西斯德国和日本不经已成为苏联和广大中小国家最直接最严重的威胁,而且危及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大国的根本利益。在此情况下,苏联提出集体安全政策。

1933年,苏联根据和平不可分割和进行集体抗击侵略的原则提出集体安全政策,建议缔结多边或双边互助条约,共同遏制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同年12月,联共中央通过开展为争取集体安全而斗争的决议,外交部据此制定了工作计划,包括:(1)苏联加入国联;(2)在国联内缔结反对德国侵略的区域性相互保护协定;(3)比利时、法国、捷克、波兰和芬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其中某些国家可以参加上述协定,但法波必须参加。

在此政策的指导下,苏联取得了一系列外交成果。1934年加入国联,与法国筹划了对被侵略的签字国提供军事援助的《东方公约》,1935年签订了法苏、苏捷互助条约,使苏联的安全环境得到一定的改善。但后来由于英法

15

等国推行绥靖政策,拒绝与苏合作遏制法西斯侵略,苏联只能与德国单独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集体安全政策到此失败。

8、《东方公约》/《东方洛迦诺公约》:

指1934年苏法两国为防止法西斯侵略联合拟定的集体互助公约草案。准备邀请德国、捷克斯洛伐克、波兰、芬兰、波罗的海三国等有关国家参加,亦称《东方洛迦诺公约》。

30年代以来,法西斯战争危险日益加剧。1934年2月巴都就任法国外交部长,他主张借助苏联的力量来抑制德国,建议建立一系列欧洲国家共同对付侵略的互助体系;与此同时,苏联在其集体安全政策的指导下,积极支持这一建议。

1934年5月法苏谈判中,苏、法主张签订一项集体反击侵略者的条约,作为1925年《洛》的补充;6月底,两国拟定了东方公约联合草案。草案提出两个条约,第一个条约是由苏联、德国、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爱沙尼亚、芬兰、拉脱维亚签订的互助公约,第二个公约是法苏互助条约,缔约各方不得给予任何侵略以支持,苏联成为洛迦洛公约保证国,法国成为东方公约保护国。德国、意大利、波兰拒绝接受,英国有保留地支持,

东方公约显示了建立真正的法苏联盟的可能性,是苏联集体安全政策的体现,也符合大部分欧洲大陆国家的利益。但不幸的是,欧洲国家没有抓住这次机会。1934年10月,积极倡导该公约的法国外长遇刺,缔结地区性多边互助条约的谈判被搁置下来,后来转为双边互助条约,条约遂告夭折。《东方条约》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遭到挫折。

9、德军进驻莱茵非武装区:

指1936年3月7日德军开进莱茵非武装区的军事行动。

英德海军协定的签订,英法对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的纵容,德意的靠拢都大大鼓舞了希特勒,他决定进一步破坏《凡尔赛和约》和《洛迦诺公约》的规定,派军队进驻莱茵非武装区。1936年3月7日希特勒在国会发表演说,宣布德国不再受《凡尔赛和约》关于莱茵区的全部条款和《洛迦洛公约》的约束,同时德军奉命进入莱茵区。

德军的行动震动了法国,法国内阁召开会议,但多数阁员主张容忍,最后在英国的坚持下,决定在国联未作出决定之前不采取任何行动。3月10日召开的《洛迦诺公约》缔约国巴黎会议和国联伦敦会议都未提及对德国的制裁,使此事就此平息。

此事大大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嚣张气焰,加快了它扩军备战的步伐;它还加剧了国际上的动荡局势,比利时退出法比联盟,法国北部边境失去保障。德军进驻莱茵区推动了二战的爆发。

10、《蒙特勒海峡公约》:

指1936年,土英苏法等国在瑞士蒙特勒签订的有关黑海海峡制度的公约。

背景:1923年的《洛桑公约》规定各国军舰均可自由通过黑海海峡,严重威胁了土耳其的安全,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后,近东局势更加动荡。因此,土耳其提议修改《洛桑公约》。

1936年6月,关于海峡制度问题的国际会议在蒙特勒召开,土英苏法共9国签订了《蒙特勒海峡公约》,内容为:(1)各国商船无论战时平时都可通过海峡;(2)和平时期,黑海沿岸国家的军舰在遵守公约和有关规定的条件下,可自由通过海峡;非黑海沿岸国家的军舰在通过是,要受到等级、数量、吨位、时间的限制;(3)战争时期,若土耳其为非交战国,则交战任何一方军舰禁止通过海峡;若土耳其为非交战国,其他国军舰是否可以通过海峡由土耳其决定。

16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