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山东省临沂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6)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H的同分异构体______(只写一种,填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苯环上只有2个取代基; ②遇FeCl3溶液显色;

③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 ④含有3个甲基;

⑤核磁共振氢谱有7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1:6:3:1:2:2:1。

(7)设计以甲苯和乙醛为原料合成1-苯基-1-丙烯的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

解析版

1. 【答案】 D

【解析】

解:A.油脂难溶于水,淀粉、蛋白质能溶于水,故A错误;

B.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淀粉和蛋白质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油脂、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蛋白质是由C、H、O、N四种元素构成的,故C错误;

D.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所以油脂、淀粉和蛋白质都能在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故D正确。 故选:D。

A.油脂难溶于水;

B.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C.油脂、糖类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D.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蛋白质水解生成氨基酸。 本题考查了糖类、油脂和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糖类、油脂与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的差别,明确油脂、淀粉和蛋白质结构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侧重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

2. 【答案】 C

【解析】

解:A.编号应从靠近官能团一端开始,正确的命名为:3-甲基-1-丁炔,故A错误; B.碳链不是最长碳链,正确的命名为:3-甲基戊烷,故B错误; C.符合系统命名规则,命名正确,故C正确;

D.主链不是最长碳链,正确的命名为:2-氯-2-戊烯,故D错误; 故选:C。

判断有机物的命名是否正确或对有机物进行命名,其核心是准确理解命名规范: (1)烷烃命名原则:

①长:选最长碳链为主链;

②多:遇等长碳链时,支链最多为主链; ③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

④小:支链编号之和最小。看下面结构简式,从右端或左端看,均符合“近-----离支链最近一端编号”的原则;

⑤简:两取代基距离主链两端等距离时,从简单取代基开始编号。如取代基不同,就把简单的写在前面,复杂的写在后面; (2)有机物的名称书写要规范; (3)对于结构中含有苯环的,命名时可以依次编号命名,也可以根据其相对位置,用“邻”、“间”、“对”进行命名;

(4)含有官能团的有机物命名时,要选含官能团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官能团的位次最小; 根据以上原则对该有机物进行命名或写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本题考查了有机物的命名,题目难度中等,该题注重了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检验和训练,该题的关键是明确有机物的命名原则,然后结合有机物的结构简式灵活运用即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

3. 【答案】 C

【解析】

解:A.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制备氯气应该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故A错误;

B.用装置乙将Br-氧化,需要把氯气通入溶液中,氯气通入溶液时,应该长管通入,故B错误;

C.水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会分层,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故C正确;

D.用装置丁将溴和四氯化碳分离,采用的是蒸馏的方法,蒸馏时冷凝管中的冷却水从下口流入,故D错误。 故选:C。

A.稀盐酸与二氧化锰不反应;

B.氯气通入溶液时,应该长管通入; C.水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会分层; D.冷凝管中的冷却水从下口流入。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溶液配制、实验操作、混合物分离提纯、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4. 【答案】 D

【解析】

解:A.、2s能级的能量比2p能量低,电子尽可能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不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原子处于能量较高的激发态,故A错误;

B.2p能级的3个简并轨道(能级相同的轨道)只有被电子逐一自旋平行地占据后,才能容纳第二个电子,不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原子处于能量较高的激发态,故B错误;

C.2s能级的能量比2p能量低,电子尽可能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不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即应先填满2s再填2p,原子处于能量较高的激发态,故C错误;

D.能级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为:1s、2s、2p;每个轨道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自旋相反,简并轨道(能级相同的轨道)中电子优先单独占据1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能量最低,故D正确; 故选:D。

遵循洪特规则、泡利不相容原理、能量最低原理的基态原子排布能量最低,以此分析。 A.2s能级的能量比2p能量低,电子尽可能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 B.电子优先单独占据1个轨道;

C.2s能级的能量比2p能量低,电子尽可能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

D.1s、2s、2p能量升高,简并轨道中电子优先单独占据1个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能量最低;

本题考查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为解答关键,注意

核外电子排布规律的理解与灵活运用,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5. 【答案】 B

【解析】

解:A.有机物分子式为C9H10,与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A正确;

B.含有饱和碳原子,具有甲烷的结构特点,则所有的碳原子不在同一个平面上,故B错误; C.含有碳碳双键,可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溶液褪色,故C正确;

D.含有3个碳碳双键,则加成得到1molC9H16的烃需消耗3 mol H2,故D正确。 故选:B。

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结合烯烃的结构和性质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有机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D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6. 【答案】 A

【解析】

解:根据分析可知,X为C,Y为N,Z为Na,W为S元素。

A.非金属性:N>C,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X,故A正确;

B.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大小为:Z>W>X>Y,故B错误;

C.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故C错误;

D.W的单质为S单质,XW2为CS2,硫单质易溶于二硫化碳,故D错误; 故选:A。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能组成一种化合物,其结构如图所示,X形成4个共价键,Z为+1价阳离子,Y形成3个共价键,W能够形成1个共价键且得到1个电子,其最外层含有6个电子,结合原子序数大小可知,X为C,Y为N,Z为Na,W为S元素,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推断元素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及常见元素化合物性质,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

7. 【答案】 B

【解析】

解:A.基态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为2s22p5的元素为F,单质氟气; B.基态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为3s1的元素,Na,单质为钠; C.原子核外电子数最少的元素为H,单质为氢气;

D.原子含未成对电子最多的第二周期元素是N元素,单质为氮气。 金属性Na>H>N>Cl,钠的还原性最强。 故选:B。

根据原子结构判断各选项中元素,根据结构特点与金属性判断,金属性越强,单质的还原性越强。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