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本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测试卷详解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人教版本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测试卷详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人教版本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测试卷详解

列问题。

(1)推测甲城早期至近现代城市形态的发展变化并说明原因。

(2)制约乙城港区进一步发展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丙城是以装卸、仓储、造船为主的港口城市,其港区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什么?

(3)A线和B线是连接甲城和丁城的公路选线方案。较合理的是________线,简述你的理由。 (4)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判断图例①为________区,理由是什么? 2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 / 13

人教版本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测试卷详解

(1)简述尼加拉瓜运河施工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

(2)分析尼加拉瓜运河建设和开通对尼加拉瓜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交通是影响聚落形成和分布的重要因素,交通线的延伸方向往往影响聚落的形态。湖南省株洲市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下图是株洲市略图。

材料二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线的发展会带来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同时,交通线的衰落也会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下图为安徽省阜阳市城区扩展图,其中箭头①~①为其城区随时间扩展的方向及范围。

(1)铁路的修建对株洲市城市形态有何影响?说明了什么? (2)安徽阜阳市早期选址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3)20世纪20年代后,泉河淤塞,工商业中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城市布局与交通变化有何关系?

(4)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铁路的相继建成,对阜阳市城市空间形态有何影响?

10 / 13

人教版本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测试卷详解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P地位于交通干线的交叉路口,交通便捷;同时地处城区外缘,土地价格低。 2.【答案】B

【解析】相对于其他进藏线路,青藏线地势起伏和缓,线路建设要解决高寒缺氧和冻土广布的困难。 3.【答案】A

【解析】1971年城区主要沿河流分布,2011年城区主要沿交通干道分布。 4.【答案】D

【解析】城市地面轨道交通的发展加强了城乡各功能区之间的联系。 5.【答案】D

【解析】由河流的分布状况可以看出,①处地形平坦,且临海,视野开阔,利于飞机起飞、降落。 6.【答案】C

【解析】早期交通运输方式单一,运河地位凸出,后来随着铁路的出现,特别是长江水运的发展,运河航运地位下降。 7.【答案】C

【解析】①不穿越等高线,地形平坦,投资成本较低,而且联系了众多居民点,社会效益也较好。 8.【答案】D

【解析】沪宁城际铁路以客运为主,城际高铁通车可明显减轻两个城市之间公路运输的压力。对长江水运、航空运输、铁路运输影响微弱。 9.【答案】B

【解析】水运主要适宜货运,但速度慢。日本主要运输是进口原料和出口产品;日本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短小;水运主要是海洋运输。 10.【答案】D

【解析】扬州是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城市,在隋唐运河漕运兴盛时期,我国南北方贸易活动日渐频繁,运河城市得到充分的发展,扬州还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为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清末由于大运河的淤积加上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通车,扬州逐渐走向衰落。 11.【答案】D

【解析】扬州是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城市,在隋唐运河漕运兴盛时期,我国南北方贸易活动日渐频繁,运河城市得到充分的发展,扬州还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为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清末由于大运河的淤积加上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通车,扬州逐渐走向衰落。

11 / 13

人教版本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测试卷详解

12.【答案】C

【解析】株洲市的空间聚落形态主要受交通的影响。 13.【答案】A

【解析】现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型,其主要原因是现在经济实力的增强,资金充足,①对。科技水平的提高,有技术保障,①对。汽车性能的改善不是道路形态变化的原因,①错。加大了投资,①错。A对。 14.【答案】D

【解析】该城市新城区建设了高科技开发区、高等院校、电子工业基地,沿高速公路和飞机场布局。故选D项。 15.【答案】C

【解析】仓储式超市是以批发为主、零售为辅的超市,其选址的要求是交通便利,便于货物的集散。 16.【答案】D

【解析】高铁修建,以桥代路,离不开高水平的建设技术,京沪高铁建设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是技术水平,D对。地形、气候、客流量不是主要因素,A、B、C错。 17.【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80千米以内公路运输运费最低;80千米~550千米铁路运输运费最低,550千米以上水运运费最低。 18.【答案】A

【解析】高铁主要是客运,会促进城市间经济与文化联系。选A。 19.【答案】D

【解析】扬州是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城市,在隋唐运河漕运兴盛时期,我国南北方贸易活动日渐频繁,运河城市得到充分的发展,扬州还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成为我国商业贸易最繁荣的城市。清末由于大运河的淤积加上海上运输的发展和京沪铁路的通车,扬州逐渐走向衰落。 20.【答案】C

【解析】北线和中线隧道两端为中小城市,选择北线和中线能促进两岸中小城市经济的发展。 21.【答案】C

【解析】影响商业网点布局的因素主要有交通运输、区域内人口数量与密度等;一般情况下,交通越便利、人口密度越大,商业网点的密度、规模越大;所以为了合理布局商业网点,最需要研究的是公路交通、居民区分布图,故选项C正确。 22.【答案】(1)公路 铁路 水运 空运 (2)霍尔木兹 非洲好望角 海洋 巴拿马

12 / 13

人教版本高中地理必修2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影响》测试卷详解

(3)管道 大连 海洋

【解析】货运应根据货物的性质、数量、运输距离、价格、时间效益等情况,选择运输方式。客运也要根据运距、价格、时间来选择运输方式。要正确选择运输方式,必须熟悉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了解主要货物的特点,并考虑其具备的交通运输条件。同时要认真审题,根据题目的要求来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回答时应注意交通运输工具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区别,不能混用。 23.【答案】(1)河北 山东 天津 (2)节约土地资源,提高铁路行车安全。

(3)有利于从根本上缓解京沪间铁路运输紧张的状况;有利于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有利于加快铁路现代化进程;有利于拉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解析】分析交通区位选择主要从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因素分析,社会经济因素是主导因素。

24.【答案】(1)城市面积扩大;由沿河分布向沿铁路线分布发展。原因: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

(2)水位较浅,大型船容易搁浅 水位深;有铁路交通线可深入内陆。 (3)B 地形起伏和缓,工程量小。 (4)工业 在城市外围;沿铁路线分布。

【解析】(1)图中甲城市位于河流干流沿岸,早期以河运为主,城市应沿河发展;后期随着铁路的兴建,城市沿铁路拓展。(2)乙城港口水位较浅,且位于河口,泥沙容易淤积;丙城港口水位较深,同时有铁路经过。(3)A线经过山脊,沿线起伏大;B线沿线地势平坦,工程量小。(4)从甲城市的空间结构来看,①位于铁路沿线,应为工业区。

25.【答案】(1)可利用天然河道和湖泊;地形平坦;陆地较窄。

(2)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拉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等。

【解析】第(1)题,运河经过尼加拉瓜湖,经过的地区地形相对平坦,陆地较窄等,都有利于运河的建设。第(2)题,该运河的修建,对尼加拉瓜的工业、第三产业、基础设施、就业、经济发展等具有较大的意义。

26.【答案】(1)城市空间形态沿铁路线扩展,铁路线成为株洲市主要的发展轴。 说明交通运输方式对聚落空间形态有明显的影响。 (2)阜阳市早期选址的主导因素是河流。

(3)商业中心移至三里河一带。 说明城市的布局向交通便利的位置移动。

(4)火车站附近形成河东工业、仓库区,铁路修建成为城市空间形态变化的主导区位因素。 【解析】

13 / 13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