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 (处理好几种关系) 二、通识教育的目标 (见标书) 三、国内通识教育开展现状

四、医学院校通识教育的内容及模式(北理工) 五、组织管理(运行机制)

独立运行机制、统筹全校公选课、培育精品课、负责课程建设、负责培训教师,使通识课教师成为全校最好的教师。 六、建议(要解决的问题)

主线:重视人格教育,“三好”(人格好、形象好)培养目标 随着通识教育理念的引进和国内学者的关注及重视、研究,通识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渐次铺开,由重点院校向一般院校延伸,通识教育从理论到实践方面都硕果累累。为进一步厘清思路,切实弄清通识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有必要对高等教育中通识教育的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梳理,以期为推动我国(校)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助一臂之力。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

中文“通识教育”一词主要是由美国的“generaleducation翻译而来,同时也吸收了古希腊的“liberaleducation”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区,“generaleducation”曾有多种译法。如在中国大陆曾译为通才教育、普通教育、一般教育;在中国港台地区,曾称作宏通教育、通才教育、全人教育、通识教育;移植到日本则称为教养教育。古希腊的liberaleducation,中文曾经译为自由教

育、博雅教育。因此,上述种种概念都与“通识教育”有关,并被不同的人群使用着。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通识教育”这一概念得到了华人社会的普遍认同,并逐渐流行开来。

通识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多层面的、历史和地域概念,结合中国国情,应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人才培养模式三个层面进行理解。 1.作为教育理念的通识教育。通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这一观点已经得到很多教育研究者的认同。那么,通识教育理念的核心是什么?通识教育理念并不是大学或某类学校的专利,而是面向所有人的教育理念。只是强调大学的通识教育更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通识教育往往是针对教育过分专业化、职业化导致的学生知识狭窄、视野局限、思维偏颇而引起重视的,而专业性又是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通识教育也不断面临专业教育、职业教育飞速发展的挑战。正基于此,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大学都纷纷开展了通识教育的实践探索。

实质上,在通识教育理念背后,是人们对教育功能的选择和教育目的的认识。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所必需的活动,具有两大功能: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影响个体发展的功能。优先考虑个人发展还是社会需要,两种不同的教育价值取向就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教育目的观:一是个体本位论,主张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注重个人的发展需要。强调从个人自身的发展出发来规定教育目的,教育应当促进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二是社会本位论,主张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于社会需要,注重教育的政治、经济功能。强调从社会的需要出发来规定教育

目的,教育应当培养符合一定社会准则的人,使个体社会化,维护社会稳定与延续。

更确切地说,个体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分别强调的是通过个体发展推动社会发展,还是优先社会发展带动个人发展。前者更关心个人的和谐全面发展,主张实施自由教育、通识教育、人文教育,后者更关心公民品德、政治品质培养,强调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通识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而不是以人为物、以人为工具的教育,强调培养“健全之人”而不是服务于社会经济、政治以及各种功利目的的“工具人”。 2.作为教育内容的通识教育

广义的通识教育内容应包括除专业教育之外的所有内容。一般的通识教育内容主要指在本科培养计划中为实现通识教育目标而设计的那部分课程;狭义的通识教育内容仅指被称为“通识教育课”的课程。根据通识教育培养健全人的目标,通识教育内容(课程)一般应该涵盖人文、社会、自然科学三大知识领域的基本内容,包括语言、数学、文学艺术、历史文化、道德思考、科学技术等。在教学中应更注重人格塑造、思维训练和方法掌握。它既是进一步进行专业学习的基础,也是适应不断变化社会的需要,更是做一个健全人的基本要求。

3.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人才培养模式,是与专业教育模式相对应而言的。从教育内容层面看,大学教育始终都有通识教育内容和专业教育内容,二者相辅相成,一起构成了大学教育的全部。但是,作为两种

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则有很大的区别。从教育理念到教育制度、教育内容以及教学方式、方法,两种人才培养模式都存在较大差异。

自1952年学习前苏联建立专才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来,我国大学从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培养制度、运行机制、组织结构无不为着培养专才而设计。通识教育表面看是开设一些通识课程和教育活动,实际上,通识教育的深入开展必将涉及人才培养模式乃至大学制度的改革。

从三个层面理解通识教育,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可以作如下解释:在理念层面,通识教育是适合所有人、所有学校的,成为一个健全完整之人是每个人一生追寻的目标。但是,从内容层面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实施的方式、方法、程度可以不同。有些精英大学可以花费两年的时间学习大量通识课程,在研究生阶段再完成专业化教育;而职业院校仅让学生学习三五门通识课程也未尝不可,关键是在掌握技能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会“全面地”“完整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做人,而不是成为一个机器人。从模式层面看,不同大学的通识教育模式可以各具特色,没有必要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 二、通识教育的目标

通识教育是大学教育中的一部分, 必须首先服从和服务于大学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 也须符合通识教育自身内在的精神和本质特征。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