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社工考试实务复习汇集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初级社工考试实务复习汇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一、满足所有学生一般需要的学校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促进学生与健康成人和益友的关系

★★学校社工协助学生了解3种不同的性格特点: 1、“好斗型”

性格特征:眼神凌厉,说话大声而耿直,容易责怪别人,常常希望在辩论中获胜,并先顾及自己的需要

人际关系:人与人相处时会使别人感到不被尊重 2、“被动型”

性格特征:与别人很少有眼神接触,说话声量弱小,迟疑、自责、退缩,期望别人明白自己在想什么

人际关系:虽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但往往忽略自己真正的需要 3、“决断关心型”

性格特征:真正知道自己的权利,同时也会着重而不侵犯别人的权利,以温和的声音和眼神与人接触,愿意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以尊重的态度表达自己的意见。

人际关系:能与别人保持良好的关系,受到别人的爱戴,同时也能照顾自己和别人的需要。 ★★个案管理过程:

1、识别服务对象(4种途径: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转介;同辈推介;服务对象或家庭主要寻求帮助;社会工作者发现并介入)

2、对服务对象的生态系统进行分析,评估服务对象的需求; 3、评估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网络;

4、进行资源——社会支持网络——服务对象的对接; 5、监管服务的传送; 6、评估。

个案管理者的角色:服务经纪人、使能者 ★★小组工作的过程:

1、考察与预估阶段(按需开展和自愿原则); 2、制订计划阶段;

3、实施计划阶段(4个时期:前期;形成期;协商期;成熟期) 4、评估与调整计划阶段; 5、再评估阶段

25

第十二章社区社会工作

★★社区社会工作的目标:

1、促进居民参与,解决社会问题; 2、改善社区关系,提升社区意识; 3、挖掘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 一、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社区公共服务(居委会的工作) 1、社区就业服务。(开发社区就业岗位,鼓励多种形式就业;宣传和执行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开展社区就业服务和就业培训)

2、社区福利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的福利服务[养老、文化教育、健康服务、再就业、婚姻];为残疾人提供的福利服务[康复服务、安置服务、生活服务];为优抚对象提供的福利服务[开展拥军优属活动、帮优抚对象解决住房、就医等日常生活困难、开展军民联谊活动];为青少年提供的福利服务[生活照顾服务、校外教育、失足青年的帮教服务];为贫困者提供的福利服务[帮助再就业、执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其他社会救助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济困活动])

★★3、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的实施有两个取向:

1、学校本位的社区教育;2、社区工作本位的社区教育。 ★★★社区教育的内容有: ◎从社区教育的基本目标看:

1、补偿式教育,通过社区教育课程补偿社区居民没有接受的正规教育的知识空间,通常采取非正规的教育方式,主要针对服务的中下阶层群体,重点帮助他们掌握社会结构、投诉途径、公民权益等知识,改善他们在这些方面存在的知识欠缺。

2、控制式教育,通过宣传教育,重点控制不守公德和秩序的行为,这种教育以阻止性为主。如乱扔垃圾、强过马路、公共场所吸烟等。

3、发展式教育,着重于人的全面发展,重点挖掘居民在知识、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个人潜能和积极性,协助基层社区居民建立自信和自尊。

◎从社区教育的服务功能角度看: 1、家庭生活教育;

2、公民教育(这方面社区教育的重点对象是青少年);

3、成人教育(以因各种原因失学或未能接受正规教育的人士为对象,为他们提供教育机会,如下岗工人职业技能训练、老年大学课程等);

26

4、健康教育(主要以社区为单位,向居民提供健康和预防疾病的知识。) 4、社区治安(齐抓共管,综合治理)

狭义指管辖本地区治安工作的公安机构及派出所;

广义包括与治安的城市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单位保卫部门、物业管理公司及社区居民等。

主要工作内容: 1、宣传教育工作;

2、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工作;

3、协助有关部门加强对外来人口的服务与管理; 4、向政府及公安机关反映社区治安动态,提出对社区治安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5、流动人口服务(新增) 主要工作内容:

1、流动人口城市融入服务(如成立“社区青年汇”、交友联谊、文体娱乐、法律服务等);

2、流动儿童服务(开展居家安全教育、亲子沟通教育、人际关系成长、学业辅导等); 3、协助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登记、药具发放、生殖健康宣传等)

(二)、社区志愿服务(新增) 主要工作内容:

1、策划社区志愿服务项目,带领志愿者开展服务; 2、发掘培养志愿者骨干,培育扶持社区志愿服务组织; 3、组织开展志愿者培训,提升服务水平;

4、做好志愿者管理,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发展。 二、农村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新增) (一)、农村社区建设。

1、开展农村社区服务试点; 2、提升农民素质能力;

3、培育发展农村社区社会组织。 (二)、农村扶贫开发。

1、执行国家扶贫开发相关政策;

2、在一些地区开展促进农村生计发展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如小额信贷项目等。

27

(三)、农村特殊群体社会服务。

1、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服务(成长服务;家庭服务;青少年犯罪预防与行为偏差的矫治服务;社区托管服务);

2、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服务(机构养老服务;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老人合法权第15/19页益保障服务;老人文化娱乐活动);

3、农村留守妇女社会服务(协助开展保健服务;心理健康服务;技能训练和创业支持服务;文化娱乐服务)

三、社区分析 ★(一)、社区类型分析

商品住宅区、单位型社区、经济适用房住宅区、老旧小区。 (二)、社区问题分析

1、共同性问题的分析(整个社区层面,带有明显的“集体性”)

2、社区内群体性问题分析(包括社区中的老年人、妇女、青少年、残疾人、失业者、低收入者等群体)

★★★(三)、社区需求分析(布雷德绍1972年提出的)

1、感觉性需求(指居民或服务对象感受到或意识到,并用言语表述出来的需要) 2、表达性需求(居民或服务对象把自身的感觉通过行动表达出来的需要,如申请服务、排除等候服务等)

3、规范性需求(由专家学者、专业人士、政府行政官员评估而决定的需求)

4、比较性需求(居民或服务对象将所得到的服务与其他类似社区进行比较,而认为有所差别的需求)

四、社区服务(活动)方案执行

★★服务或活动阶段主要开展的工作有:

1、预算管理(本着节约和“量人为出”的原则进行管理); 2、时间进度管理;3、服务品质管理;

4、士气激励和提升(主要目的是增强成就感,具体方法是通过口头表扬、墙报表扬等)

★★结束阶段主要应处理的工作有: 1、经费报销;

2、服务资料及时归档;

3、对专业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进行表彰;

4、对服务(活动)成效进行评估(包括对服务(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估)。

28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