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001-巩固练习 - DNA复制及复制的证据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高中生物001-巩固练习 - DNA复制及复制的证据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5 上海高考)若N个双链DNA分子在第i轮复制结束后,某一复制产物分子一条链上的某个C突变为T,这样在随后的各轮复制结束时,突变位点为AT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数与总DNA分子数的比例始终为

2.DNA分子的一条母链上的部分碱基排列顺序已知为ACGT,那么以另一条母链为模板,经复制后得到的对应子链的碱基排列顺序应是( ) A.FGCA B.ACGT C.UGCA D.ACGU

3.右图示意DNA分子复制过程,其中a、b、c、d表示脱氧核苷酸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外复制需要ATP和核糖体 B.a和d的碱基序列肯定相同

C.b中(A+G)/(T+C)的比值与c不一定相同 D.b中(A+G)/(T+C)的比值与c相同

32

4.一个被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细菌破裂后,释放出的N个子代噬菌体中,含有放射性元素标记的占噬菌体总数的( ) A.0 B.1/N C.2/N D.1/2 N

1415

5.假定某大肠杆菌含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若将其长期培养在含N的培养。

151514

基中便得到含N的DNA,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含N的DNA的大肠杆菌再培养在含N的培养基中,那么,子二代DNA的相对分子质量平均( )

A.(a+b)/2 B.(3a+b)/4 C.(2a+3b)/2 D.(a+3b)/4

6. (2015 上海高考)在双螺旋DNA模型搭建实验中,使用代表氢键的订书钉将代表四种碱基的塑料片连为一体,为了逼真起见,A与T之间以及C与G之间最好分别钉 A.2和2个钉 C.3和2个钉

B.2和3个钉

D.3和3个钉

7.亚硝酸盐可使DNA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碱基脱氨基后的变化如下:C转变为U(U与A配对)A转变为I(I为次黄嘌呤,与C配对)。现有一DNA片段为

?AGTCG?①?TCAGC?②,经

亚硝酸盐作用后,若链①中的A、C发生脱氨基作用,经过两轮复制后其子代DNA片段之一为( )

A.

?CGTTG??GGTCG??GGTTC??CGTAG? B. C. D.

?GCAAC??CCAGG??CCAAC??GCATC?8.将用15N标记的一个DNA分子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让其复制三次,则含有15N

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和含有15N的DNA单链占全部DNA单链的比例依次是( )

A.1/4、1/16 B.1/4、1/8 C.1/2、1/4 D.1/8、1/8

9.某双链DNA分子共含有含氮碱基1400个,其中一条单链上(A+T)/(G+C)=2∶5,问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 A.300个 B.400个 C.600个 D.1200个 10.保证准确无误地进行DNA复制的关键步骤是( ) A.解旋酶促使DNA的两条互补链分离

B.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母链碱基进行互补配对 C.配对的脱氧核苷酸之间连接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D.模板母链与互补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11. (2014福建高考)STR是DNA分子上以2~6个核苷酸为单元重复排列而成的片段,单元的重复次数在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现已筛选出一系列不同位点的STR用作亲子鉴定,如7染色体有一个STR位点以“GATA”为单元,重复7~17次;X染色体有一个STR位点以“ATAG”为单元,重复11~15次。某女性7染色体和X染色体DNA的上述STR位点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重复8次,STR表示为(GATA)8

GATA …………… GATA GATA …………………………GATA … 重复14次,STR表示为(GATA)14 重复11次,STR表示为(ATAG)11 7号染色体 ATAG …………… ATAG ATAG …………………………ATAG … 重复13次,STR表示为(ATAG)13 X染色体 A.筛选出用于亲子鉴定的STR应具有不易发生变异的特点

B.为保证亲子鉴定的准确率,应选择足够数量不同位点的STR进行检测 C.有丝分裂时,图中(GATA)8和(GATA)14分别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D.该女性的儿子X染色体含有图中(ATAG)13的概率是1/2

12.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DNA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

B.在叶肉细胞中DNA的复制发生在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C.DNA复制过程中,要消耗ATP并且需要酶的催化 D.DNA复制需要的原料是脱氧核糖核酸

二、非选择题

323132

1.含有P或P的磷酸,两者化学性质几乎相同,都可参与DNA分子的组成,但P比3131P质量大。将某哺乳动物的细胞放在含有P磷酸的培养基中,连续培养数代后得到G0代细

32

胞。然后将G0代细胞移到含有P磷酸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第1、2次细胞分裂后,分别得到G1、G2代细胞。再从G0、G1、G2代细胞中提取出DNA,经密度梯度离心后得到的结果如图11-5所示。由于DNA分子质量不同,因此在离心管内的分布不同。若①、②、③分别表

示轻、中、重3种DNA分子的位置。 请回答:

(1)图中①、②两条带中DNA分子所含的同位素磷分别是:条带①________,条带②________。

(2)G0、G1、G2三代DNA分子离心后的试管分别是图中的:G0________,G1________,G2________。

(3)G2代三处DNA的比例是________。

(4)上述实验结果证明DNA的复制方式为________。DNA的自我复制能使生物的________保持相对稳定。

(5)若原第一世代DNA分子中共有14000个脱氧核苷酸,且(A+T)/(G+C)=2/5,则培养第三世代细胞时,培养基中至少添加游离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________个。

【高清课堂:DNA复制及复制的证据 P15】

2. 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对象,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及密度梯度离心方法进行了DNA复制方式的探索实验,内容及结果见下表。

组别 培养液中唯一氮源 繁殖代数 培养产物 操作 仅为轻带1414(N/N) 151组 142组 153组 144组 14NH4Cl NH4Cl NH4Cl NH4Cl 多代 A 多代 B 提取DNA并离心 仅为重带1515(N/N) 一代 B的子I代 两代 B的子Ⅱ代 离心结果 仅为中带1514(N/N) 1/2轻带1414(N/N) 1/2中带1514(N/N) ⑴要得到DNA中的N全部被N标记的大肠杆菌B,必须经过______代培养,且培养液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唯一氮源。

⑵综合分析本实验的DNA离心结果,第_______组结果对得到结论起到关键作用,但需要把它与第_______组和第_______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才能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 。

⑶分析讨论:

①若在同等条件下将子Ⅱ代继续培养,子n代DNA离心的结果是:密度带的数量和位置

15

__________。其中含有N的DNA所占的比例 。

②若某此实验结果中,子I代DNA的“中带”比以往实验结果的“中带”略宽,可能的原因是新合成DNA单链中的N尚有少部分为______。

【高清课堂:DNA复制及复制的证据 P19】

3.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利用PCR技术扩增DNA片段的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类似(如下图)。 图中引物为单链DNA片段,它是子链合成延伸的基础。

①从理论上推测,第四轮循环产物中含有引物A的DNA片段所占的比例为 。 ②在第 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A片段。

(2)设计引物是PCR技术关键步骤之一。某同学设计的两组引物(只标注了部分碱基序列)都不合理(如下图),请分别说明理由。

①第1

组: ; ②第2

组: 。 (3) PCR反应体系中含有热稳定DNA聚合酶,下面的表达式不能正确反映DNA聚合酶的功能,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单选题 1. 【答案】C

【解析】N个DNA分子第i轮复制结束后,得到的DNA分子数为N×2,在此基础上复制一次得到的DNA分子的总数为Nx2,其中以变异的DNA分子为模板复制一次,得到一个DNA分子和一个正常的DNA分子,由此可推知突变位点为AT碱基对的双链DNA分子数与总DNA分子

i+1

i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