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岳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doc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连接的正确顺序是:产生气体→ D → C →F.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 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 。 【分析】(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

(2)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要先除杂质后干燥;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 【解答】解:(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故答案为:酒精灯;

(2)装置A的试管中有棉花团,因此是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故答案为:A;E或F;2KMnO4

K2MnO4+MnO2+O2↑;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要先除杂质后干燥;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D;C;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

22.(8分)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氢氧化钠溶液,瓶口有少量白色固体且玻璃瓶塞打不开,这一情况激起了他们浓厚的兴趣,于是展开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瓶口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找资料】(1)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SiO2),试剂瓶身经抛光处理,不易反应,而瓶口和玻璃塞上的磨砂将二氧化硅裸露出来;

(2)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3)硅酸钠(Na2SiO3)是一种白色固体,有很强的粘合性,可溶于水,溶液呈碱性;硅酸钠溶液能与强酸反应,如:Na2SiO3+2HCl=2NaCl+H2SiO3↓(白色); 硅酸钠溶液能与氯化钙溶液反应:Na2SiO3+CaCl2=2NaCl+CaSiO3↓(白色)。

【作出猜想】白色固体的成分是: Ⅰ.硅酸钠;

Ⅱ.硅酸钠和碳酸钠;

Ⅲ.硅酸钠、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实验探究】取一定量白色固体溶于适量水中形成样品溶液,分组进行如下实验并相互评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气泡冒出且产生白色沉淀

结论与评价

同学们认为猜想① Ⅰ 不成立;写出生成气体的反应化学方程式:② Na2CO3+2HCl═

2NaCl+H2O+CO2↑

第1组同学认为:此步骤还不能准确判断出原

固体的成分。

第1组

第2第组

一步 第二部 【反思交流】

产生白色沉淀

③ 酚酞溶液不变色

大家一致认为:猜想II成立。

(1)有同学认为,第2组实验中不能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理由是:④ 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影响检验氢氧化钠 ; (2)氢氧化钠溶液必项密封保存,且试剂瓶只能用橡胶塞。

【分析】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解答】解:【实验探究】

有气泡冒出,是因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酚酞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中不含有氢氧化钠,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与评价

第1组

有气泡冒出且产生白色沉淀

同学们认为猜想Ⅰ不成立;写出生成气

体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Na2CO3+2HCl═2NaCl+H2O+CO2↑

第2组

第一步 第二部

产生白色沉淀 第1组同学认为:此步骤还不能准确判

断出原固体的成分。

③酚酞溶液不

变色

大家一致认为:猜想II成立。

【反思交流】

(1)有同学认为,第2组实验中不能用氢氧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钙溶液,理由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影响检验氢氧化钠。

故填: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影响检验氢氧化钠。

四、计算题(本题共2道小题,第46题2分,第47题5分,共7分)

23.(2分)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的一次重大失误是1948年授予了瑞士化学家米勒,他发明的剧毒有机氯杀虫剂DDT (化学式C114H9C5)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后来被禁用。试计算:

(1)一个DDT分子是由 28 个原子构成;

(2)DDT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60:9 (填最简整数比)。 【分析】(1)根据一个DDT分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一个DDT分子是由14个氯原子、9个氢原子和5个碳原子构成的,则一个DDT分子是由28个原子构成。

(2)DDT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9)=60:9。 故答案为: (1)28; (2)60:9。

24.(5分)小兰进行水的电解实验时,在水中加入少许硫酸钠以增强导电性。她将2.7g硫酸钠固体加入52.7g水中充分溶解,倒入电解器中通电,当正极产生4.8g氧气时结束实验。忽略气体在水中的溶解,请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负极产生氢气的质量;

(2)实验结束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分析】根据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生成的氢气和消耗的水的质量,进而求算对应的质量分数。

【解答】解:设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x,消耗的水的质量为y 2H2O

2H2↑+O2↑

36 4 32 y x 4.8g

==x=0.6g y=5.4g

实验结束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答:(1)负极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6g;

(2)实验结束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4%。

×100%=5.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