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doc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岳阳市中考化学试题含解析.doc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碱溶液定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B、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C、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D、根据显碱性的不一定是碱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故选项推理正确。

B、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C、氧化物含有氧元素,但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如C2H5OH,故选项推理错误。

D、碱溶液定呈碱性,但显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也可能是碳酸钠等盐溶液,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A。

12.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乙>丙 B.乙中含有少量甲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

C.a1℃时,将30g乙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5 D.将a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a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丙>乙

【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解答】解:A、据图可以看出,a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丙>乙,错误;

B、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明显,故乙中含有少量的甲时,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正确;

C、a1℃时,乙的溶解度为40g,将30g乙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只能溶解20g,故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2:5,错误;

D、a3℃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a2℃,甲和乙的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固体,而丙的溶解度增大,溶液组成不变,故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丙>乙,错误; 故选:B。

13.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丙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用甲制的容器不能盛放丁盐的水溶液,用乙制的容器却可以盛放丁盐的水溶液。由此推断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丙>乙>甲>丁 B.甲>丁>乙>丙 C.丁>甲>乙>丙 D.甲>乙>丁>丙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解答】解:只有丙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丙最不活泼,用甲制的容器不能盛放丁盐的水溶液,说明甲比丁活泼,用乙制的容器却可以盛放丁盐的水溶液,说明丁比乙活泼,因此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甲>丁>乙>丙。 故选:B。

14.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A

实验目的

鉴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涤纶

实验操作 点燃后闻气味

B 鉴别KOH、(NH4)2SO4、BaCl2、HCl四种溶

不另加试剂

C D A.A

B.B

除去铁粉中少量的铜粉 除去氧化钙中少量的碳酸钙 C.C

D.D

加足量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高温煅烧

【分析】A、根据三种物质燃烧产生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四种物质与同种试剂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它们,若两种物质与同种物质反应的现象相同,则无法鉴别它们。

C、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D、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点燃后闻气味,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纤维,产生烧纸气味的是棉纤维,产生特殊气味的是涤纶,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B、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NH4)2SO4溶液;与(NH4)2SO4溶液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溶液为KOH,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HCl;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C、铁粉能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氢气,铜粉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CaCO3固体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

15.下列图象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A.①图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碳酸钾溶液至过量

B.②图加热等质量的两份氯酸钾,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锰 C.③图一定量的硫粉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内点燃并充分反应

D.④图向一定量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镁粉至过量

【分析】A、碳酸钾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

B、氯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 C、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D、镁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铜,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铁。

【解答】解:A、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钡的混合溶液中,逐渐滴加碳酸钾溶液至过量时,碳酸钾先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进行,溶液酸性减弱,pH升高,后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反应过程中溶液pH不变,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碳酸钾溶液时,碳酸钾溶液显碱性,pH继续升高,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B、加热等质量的两份氯酸钾,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锰,只是反应速率不同,但是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C、一定量的硫粉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内点燃并充分反应,硫完全反应,剩余硫粉质量为零,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

D、向一定量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镁粉至过量时,镁先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铜,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减小,后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铁,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D。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共5道小题,每空2分,共32分) 16.(4分)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填空: (1)3个氦原子 3He ; (2)五氧化二磷 P2O5 ;

【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2)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