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政务教案人民大学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电子政务教案人民大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重点及难点:了解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韩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家电子政务的发展历

程,总结他们的经验与不足,为后续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学习打下基础。

备课要点: 一.美国

1. 美国电子政务发展始于94年12月,由美国政府信息技术服务小组(GITS)提出《政

府信息技术服务的远景》报告。

2. 信息技术在美国政府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政务公开、网上服务、政府部门政务管

理电子化。

3. 美国电子政务高速发展的原因包括:美国一向重视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领域的投

资;政府部门以及学术界普遍重视政府网络应用在新经济时代产生的影响,对构建电子政务从理论到实践,从技术到管理方式都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并形成了初步的理论成果和实践解决方案;为实现电子政务,一些相应的组织与相继建立;政府机构高度重视电子政务的实施。

4. 美国电子政务的实施采取分阶段实施策略,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包括初始阶

段、进一步发展门户阶段、实现政府业务重组阶段和建立具有适应能力的政务处理系统,实现政府与企业、公民的互动式交流与服务。

5. 美国在推动电子政务的进程中,一个重要的特点是注重实际应用。 二.英国

1. 英国的电子政务始于1994年。

2. 英国政府提出的电子政务的目标包括:要运用电子形式传输政府为公众提供的公共

服务,为公众提供更好、更有效率的服务;改善行政效率,提高政府工作的公开化与透明度;替纳税人看紧钱包,保护纳税人的利益。

3. 英国政府推进电子政务的七条基本原则:多选择性、强调信任、可取得性、注重效

率、合理化、信息公开、保障信息安全。

4. 英国电子政务涉及的主要内容有电子传输服务、政府流程改革、公共服务的整体实

现方式、电子公众信息系统等。

5. 英国在推进电子政务进程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大力推动社会信息化,加强信息技术

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为电子政务创造良好的支撑环境。

三.日本

1. 日本的电子政务方案始于1993年,在2000年日本提出了“E-JAPAN”的构想。 2. 日本“电子政务工程”的主要内容:通过因特网等网络系统办理各种申请、申报、

审批等手续,实施政府网上采购。

3. 日本“电子政务工程”五个方面的基础建设:政府机关内部因特网以及情报信息化

的基础作业;综合行政网络的相互连接;申请、发出手续的在线化;地区情报信息基础作业;居民户口管理网络系统的建设等。

四.新加坡

1. 新加坡的电子政务建设始于1981年,2000年启动了“通向信息通信技术21世纪蓝

图计划(ICT21)。

2. 实施ICT21的五项策略:通过互联网向公众提供更全面、随时随地的政府服务,政

府网络为老百姓提供从出生到死亡全部人生历程中的各种服务;投资于基础设施以及公务员的信息通信技能训练;尝试新的信息通信技术,并进行创新;让政府部门更积极地了解新科技,跟上网络发展,及时推出新系统和服务;让公务员更了解信息通信技术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作出更好的决策。

3. 实施ICT21的六项行动:各级公务员建立知识型的工作环境;适合电子化的公共服

务全部改成电子形式;为加速采用新技术及提高决策水平而进行技术试验;利用最新软硬件提高效率;为电子政务系统提供适应性和可靠性强的信息通信设施;加强信息通信教育培训。

五.韩国

1. 韩国的电子政务由中央政府主导推进,由情报通信部全盘负责。正式开始建设电子

政务在90年代末。

2. 韩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6年是政府信息化开始阶段;1986

-1996年是电子政务的准备阶段;1996年到现在是韩国电子政务正式推进阶段。

六.法国

1. 法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相对较晚,始于1997年。

2. 法国的主要措施:行政管理部门开放政府信息,通过网络为社会提供各种窗口式服

务;为了使农村及偏僻地区使用互联网,国家和地方政府增设一些公共端点,帮助信息产品进入家庭;增加网上教育的内容,鼓励学校等机构更多地应用网络;推动网络政务的国际合作,提高政府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等。

七.德国

德国计划以网络为基础向所有公民和企业提供高速的公共服务。 本课时补充资料:

国外电子政务的设计经验

一.国外电子政务的设计理念 1. 电子政府是顾客的政府

2. 电子政务以公民为中心,是用户的政府 3. 电子政府是网络化结构的政府 4. 电子政府是注重绩效的政府 5. 电子政府是强调行动的政府 二.国外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研究

1. 欧委会的电子政务阶段规划:网上公布信息;单向沟通;双向互动;全方位的网上处理事务 2. IDC的电子政务阶段规划 3. 爱森哲的电子政务阶段规划

4. 联合国与美国行政学会对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划分:开始出现网站;拥有改善的网站;存在互动的

网站;实现网上处理;全方位的政务整合。

5. 亚太地区电子政务6阶段论:建设电子邮件系统和局域网;实现跨部门的信息交流和公众获取信息;

允许双向的信息沟通;允许价值交易;电子民主;跨部门合作的政府 6. 国外电子政务发展阶段的总结

国外电子政务的建设经验

一.设立电子政务的“善治”标准

1. “善治”的评估标准:合法;法治;透明、负责、完整;效率;连贯;适应;参与、咨询。 2. 电子政务的4个关键问题:如何能使政府更具回应力;如何推进公共行政的改革;战略如何执行;

如何评估电子政务的影响。

二.充分运用网络优势,运用电子政务再造公共部门

1. 充分运用网络优势:制定上网行动计划;建立汇报制度;确立网上信息服务的责任。

2. 运用电子政务再造公共部门:建设信息服务网络,在日常事务中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利用宣传获

取多方支持;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工作评估,并培育学习型组织;适时、适度地改革;通过减少环节重组工作。

三.确保政府上网的恰当性

电子认证、保护隐私、保证安全、设立“元数据”标准、制定电子出版物与电子档案标准、帮助残疾人

四.建设电子政务时保护隐私和保证安全

1. 推行相应的标准 2. 争取公众的理解和认可 3. 领导充分重视信息政策

4. 开展项目之前先筹划隐私和安全事项

5. 在全局上协调信息安全政策,协助高科技的发展 五.改进电子政务的预算和理财 1. 调整预算的关注点 2. 将电子政务作为改革战略

3. 运用投资的风险预算,权衡风险与回报 4. 运用项目的全面估算

5. 强化跨部门的项目预算,采用跨年度的资金预算方法 6. 通过收取使用费和公私合营等非税收方式资助项目 六.建设电子政务时借鉴最佳操作 1. 由高层领导负责主要项目 2. 积极地观察、借鉴和实践

3. 争取公众的支持,鼓励用户和公民参与 4. 施加加速改革的压力

5. 实施短期、快速的建设,或者分块进行 6. 高难度项目速战速决。

七.提升社会整体的网络能力,形成合力促进经济发展

1. 提升整个国家的网上服务:运用电子政务为各地区服务;利用政府上网加速IT产业的发展;将政

府的商业活动电子化;与社会各界沟通。

2. 形成合力促进经济发展:分析信息产业的状况,瞄准先进的信息服务;通过员工的发展和“电子学

习”,开发人力资本;降低服务成本,提升收益;形成电子政务优势,拓展全新产业,发展当地企业;关注区域性的合作,强调公平。

八. 避免电子政务的潜在危机

1. 将大型项目合理化 2. 避免使用不成熟的技术 3. 识别并处理风险

4. 领导重视、负责,并关注变动 5. 处理与供应商的关系

6. 把终端用户纳入项目。 本课时小结:该课时通过分别介绍几个国家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总结了他们建设电子政务系统的的经验,为后续我们学习我国电子政务系统建设所采用的策略和方法奠定了基础。 课后作业:总结几个国家在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异同点,并讨论对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有何借鉴作用。

第二章 发展中的中国电子政务 本章计划课时:4

1-2课时教学安排: 第二章 1-3节

章节名称:第一节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脉络

重点及难点:了解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脉络,体会我国对电子政务不断深化的研究和应用。 备课要点:

一.电子政务发展阶段的划分:

1. 起步阶段——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系统。 2. 初级阶段——发布政府网页、建立政府网站。

3. 中级阶段——通过电子政务网站从事各类互动业务以及提供政府信息服务、政府网

络采购等各种增值业务。

4. 高级阶段——社会信息化的基本完成与数字城市的实现。 二.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始于1987年,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 办公自动化(OA)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

早期阶段:抓硬件环境建设;中期阶段:解决安全保密问题;最终发展阶段:各类政务信息在网上(广域网和局域网)有限单轨运行,实现OA系统辅助决策功能。 2. 三金工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

a.金桥工程:又称经济信息通信网工程,是建设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以实现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设施,是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主体,直接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决策服务。

b.金关工程:是国家为提高外贸及相关领域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而建立的信息网络系统。

c.金卡工程:旨在推动银行卡跨行业务的联营工作。

d.继“三金工程”后,我国又逐步发展了金智、金企、金财、金税、金交、金审、金农、金图、金卫、金信、金盾等“金字”工程。 3.“政府上网工程”——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

政府上网工程是原中国电信总局和相关部委信息主管部门策划发动和统一规划部

署,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局作为主要支持落实单位,联合信息产业界的各方面力量(ISP/ICP、软硬件厂商、新闻媒体),推动我国各级政府、各部门在163、169网上建立正式站点并提供信息共享和便民服务的应用项目,目的是建立“电子政府”。二级域名一般是“gov”。 4.“三网一库”——始于21世纪初期

a) 办公业务网:政府部门内部办公的电子化与网络化,即政务内网平台

b) 办公业务资源网:政府部门之间通过网络进行信息共享、传递及协同办公,即

政务专用网平台。

c) 政府公众信息网:政府部门通过网络为公众提供信息发布与互动、政务公开、

网上办公等服务。

d) 信息资源数据库:分布于三网之上,根据密级和使用要求为不同的用户提供服

务的数据库体系。

章节名称:第二节 中国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

重点及难点:通过了解电子政务的基本功能,体会实施电子政务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备课要点:

一.有利于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的主要职能在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二.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办公效率

电子政务是一种提高政府办公效率及综合服务能力的良好途径。 三.有利于促进社会信息化建设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