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重庆中考文言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2012重庆中考文言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012重慶中考文言文

1

《三峡》

原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译文

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之中,两岸群山连绵,没有一点空缺的地方。重重叠叠的岩峰屏障一样,遮蔽住了天空和太阳。如果不是正午,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看不见月亮。

到了夏天,江水暴涨,漫上两岸的山陵,上下航行的船都阻隔断了。(如)有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则有时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上奔驰的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如船行的快啊。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每逢秋雨初晴或降霜的早晨,树林山涧里一片清凉寂静,常常有一些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叫声连续不断,音调凄凉怪异,空荡的山谷里传来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字词翻译

自:在。 略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空缺 这里是中断。 嶂:高得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自非:如果不是。自:如果,若。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至于:到?的时候。 襄:上。 陵:丘陵,小山包 沿:顺流而下(的船)。 溯:逆流而上(的船)。 或:有时。 王命:皇帝的圣旨。 宣:宣布,传达。 朝发白帝:早上从白帝城出发。朝:早晨 虽:即使。 奔:飞奔的马。 御:驾着。 不以:不如。疾:快。 素湍:白色的急流。素:白色的。湍:急流的水。

绿潭:碧绿的潭水。回清倒影: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绝巘:极高的山峰。绝:极高的。巘:山峰。

悬泉:悬挂着的泉水。 飞漱:急流冲荡。漱:冲荡。 清荣峻茂:水清,树茂(茂盛),山高,草盛。 良:实在,的确。 晴初:天刚晴。 霜旦:下霜的早晨。 长:久久的 肃:寂静。 属引:连续不断。属:动词,连续。引:延长。 凄异:凄凉怪异。 哀转久绝: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绝:消失。 沾:打湿。

2

整体感知

文章主旨:描绘了三峡的地貌和四季景色,展示了祖国山河雄伟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文章1段总写三峡的山势地貌,描述了峰高谷深的险要地势,写出了山高岭连、中间狭窄的特点;文章2、3、4段写江水,分别写出了夏季、春冬、秋季三峡四季变化不同奇景,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总特征。

三峡四个季节的特点 夏季:水势迅急凶猛 春冬:景色秀丽奇艳 秋季:萧瑟凄凉

三峡的山特点:连绵不断,高耸挺拔 夏季江水特点:江水盛大,水流湍急

开放探究

1文章末尾引用渔者歌词其作用是?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渲染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2下面是《小石潭记》中的一段文字,和本文的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有什么异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相同点:都从侧面写水。不同点:《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这是诗人李白在被流放途中遇赦写下的《早发白帝城》,请说说其中后两句诗文与文中“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间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描写对象和写作手法相同:同写三峡,同咏猿鸣,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表达感情不同:诗句流露出作者重获自由的喜悦欢快之情;渔歌则表达了三峡渔民对人生艰辛的悲凉感慨。或语言风格不同:渔歌更口语化,更通俗。 4从全文看,作者在描写四季之景之水时,首先写“夏水”的原因是:《水经注》是给江水作注,所以先写水;三峡的水又以夏水最盛,所以先写夏水

5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并写出稳重印证理由的原句:水流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落差大(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6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各位旅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游览。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桔;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7文章为什么先写山,再写水?先写山,为写水做铺垫,夏水浩大,表达的奔放美最能体现三峡雄伟壮丽的特点。

3

小石潭记

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了一百多步,隔着竹林,就听到了水流声,好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发出的声音,以此感到高兴。于是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潭用整块石头作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形成水中的高地、小岛、不平的石头、岩石各种不同的地形。岸上青葱的树枝,碧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犹如在同游人逗乐。

向水潭的西南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一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溪流的岸势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我们)坐在潭边,四面有竹子树木环绕合抱着,寂静冷落没有旁人。那幽深悲凉的气氛,让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我)就题字离去了。

同去游玩的人: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作随从跟着来的人,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恕己,另一个名奉壹。

字词翻译

从:自,由。 行:走。 篁竹:竹林 鸣:发出声响。 乐:以??为乐 伐:砍伐。取:这里指开辟。道:路。 见:看见。

水尤清洌:潭水格外清凉。尤:格外,特别。清,清澈。洌:凉。 以为:把??当作。以:用来。为:作为。 近岸:靠近潭岸的地方。

卷石底以出:石底有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卷:弯曲。

坻:水中高地。 屿:小岛。 嵁:不平的岩石。岩:高出水面较大而高耸的石头。 翠蔓:翠绿的藤蔓。 蒙:覆盖。络:缠绕。 缀:联结。参差:长短不齐的样子。披拂:随风飘荡的样子。

可:大约,表示估计数目 许:上下:左右,表示约数,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