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电缆隧道专项施工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运城银湖220KV输电线路 电缆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运城银湖220KV输电线路工程

土方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审批:

审核:

编制:

运城银湖220KV输电线路工程项目部

2017.8.18

运城银湖220KV输电线路 电缆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一、工程简介 1.1、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运城银湖区-----三家庄220kV输电线路工程,全长约0.9KM。采用明挖隧道和顶管相结合的施工方法。电缆隧道分为4种截面,2.3m×2.3m、2.3m×2.7m、1.8m×3.5m、3.5m×3.5m、壁厚0.3m。长度为839.6m。明挖隧道高度变化时应保持隧道顶面高度一致。全线隧道纵向坡度部小于千分之五。共设防火墙6个、人孔座、集水井8个,通风井10个。 1.2、结构形式及开挖深度

隧道全线(除顶管部分)墙体、底板、顶板均采用300mm厚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隧道开挖深度随地面变化及隧道覆土厚度而变化。

隧道开挖深度

序号 1 2 3 4 5 6 7 施工段 SD1---SD2 SD2---SD3 SD3---SD4 SD4---DJ01 DJ02---SD7 SD7---A2 A2---SD8 开挖深度 3.6m+覆土厚度 3.6m+覆土厚度 3.6m+覆土厚度 3.6m+覆土厚度 3.6m+覆土厚度 3.6m+覆土厚度 3.6m+覆土厚度 隧道覆土厚度 0.46--1.09m 1.09--3.05m 3.05--3.85m 3.85--2.54m 3.5--1.33m 1.33m 1.33--1.04m 对于不具备放坡大开挖条件,我方拟采用钢板桩支护+局部放坡开挖方式施工;对于具备放坡条件的采取放坡+台阶形式施工。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文件要求,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需组织专家进行论证。 1.3、现场踏勘及周边环境情况

1.3.1、电缆隧道SD1---SD3段现场回填区土方厚度大,考虑到隧道在回填区施工并且落差大,土方落差最高为13.6m(土方最高点至隧道覆土顶),

1.3.2、SD3---SD4隧道段位于回填区土方的坡脚处,隧道右侧紧邻租赁站

1

运城银湖220KV输电线路 电缆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的院子,并且隧道途中有厕所一处、危房(破房子)一处,围墙一处。4处管线具体位置及埋深详见图纸。

1.3.3、SD4----顶管起点段现场环境复杂,施工段内穿越村内一道路,右侧有一解放时期礼堂(业主提出重点保护对象),且场地狭小土方堆放场地、施工场地有限,隧道开挖中线距离礼堂后墙面2.8m。3处管线具体位置及深度详见图纸

礼堂后墙面墙根部盐碱化严重,墙体砖有部分已经松动并分化腐蚀严重。最严重的是墙体整体向里面倾斜。

1.3.4、顶管终点-----SD6隧道段主要为城市绿化带及灌木丛。场地较开扩。 1.4、现场地质条件

1.4.1、地形地貌:冲洪积平原区,盐湖一级阶地,地形起伏较大。 1.4.2、SD1--SD3段:该段线路在地貌上属于冲洪积平原区盐湖一级阶地,地形起伏海拔标高一般为341--354m,长度0.4KM。该段地层分布上部为填土,主要为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及素填土。厚度2.3--8.5M不等,下部为第四系全新系统粉土(Q4),岩土主要为粉土(盐渍土),褐黄色,为硫酸盐渍粉土。

1.4.3、SD4--电缆终端杆段:该段线路在地貌上属于冲洪积平原区盐湖一级阶地,地形较平缓该段地层分布上部为填土,主要为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及素填土。厚度2.0--4.5M不等,下部为第四系全新系统粉土(Q4),岩土主要为粉土(盐渍土),褐黄色,为硫酸盐渍粉土。 1.5、水文条件

1.5.1、SD1--SD3隧道段地下水位埋深一般为6--10m,可能最高5--9m。 1.5.2、SD4--电缆终端杆地下水位埋深一般为0.5--3.5m,可能最高0.0--2.0m。 1.6、施工要求

在深基坑土方开挖前,要制定土方工程专项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对支护结构、地下水位及周围环境进行必要的监测和保护。

1.6.1、土方开挖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1.6.2、防止深基坑挖土后,土体回弹变形过大: 施工中减少基坑回弹变形

2

运城银湖220KV输电线路 电缆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的有效措施,是设法减少土体中有效应力的变化,减少暴露时间,挖至设计标高后,尽快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

1.6.3、配合深基坑支护结构施工: 挖土方式影响支护结构的荷载,要尽可能使支护结构均匀受力,减少变形。为此,要坚持采用分层、分段、均衡、对称的方式进行挖土。 1.7、技术保证

1.7.1、开工前,结合图纸,考察、熟悉和分析施工现场的地貌、地质资料,项目总工组织施工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领会设计意图。

1.7.2、对施工方案进行复核计算。

1.7.3、对通道施工过程的安全和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制定紧急预案。 1.7.4、对全体技术人员和施工工人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技术交底,制定切实可行的奖罚措施,提高全体施工人员对安全生产质量的重视程度,把安全生产落到实处。

1.7.5、施工放样:复核图纸坐标,准确放样,报请监理工程师复核签认,将放样点数据书面形式交现场技术员。 二、编制依据 2.1法律和相关规范

2.1.1、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国务院第393号;

2.2.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制[2009]87号; 2.2.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12) 2.2.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412-2012) 2.2.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2.2.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

2.2.7、《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 2.2.8、《钢板桩支护工程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JO10404-2004 2.2.9、《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2.2.10、设计图纸 2.2.11、地质勘察报告 2.2、相关单位信息

3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