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管理会计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 确定目标利润与各要素关系:T=(p-b)x-a

营业利润=(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计算实现目标利润的手段:p?b?x?a,提高售价可以最有效实现目标利润? 重点要求掌握:P142页例解 2、 经营杠杆系数:

是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变动率的倍数。 DOL=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 DOL=基期贡献边际/基期利润

要求学生推导:预测目标利润=基期利润(1+产销量变动率×DOL) ? 掌握经营杠杆系数变动规律:

? 只要固定成本不等于零,DOL恒大于1 ? 产销量的变动与DOL 的变动方向相反 ? 成本指标的变动与DOL变动方向相同 ? 单价的变动与DOL 的变动方向相反

? DOL越大,利润变动幅度越大,从而风险也就越大 要求掌握书中例解:熟练DOL的计算。

(1)智利公司生产一种甲产品,已知今年能销售1000件,售价200元/件,单位变动成本90元/件,获得利润55000元。 要求:1、计算经营杠杆系数。(5分)

2、明年计划增加销售5%,预计可实现利润。(5分) 3、若明年目标利润为66000元,计算应达到的销售量。(5分) 参考答案:

①基期贡献边际=1000×(200-90)=110000(元) DOL=110000÷55000=2

②预计可实现利润=55000×(1+2×5%)=60500(元) ③利润变动率=(66000-55000)÷55000=20% 销售变动率=20%÷2=10%

销售量=1000×(1+10%)=1100(件)

四、成本预测与资金预测分析: 掌握未来成本及变化趋势

方法有:高低点法、回归直线分析、加权平均法。 ? 资金需求量预测:

需要追加的资金量=销售收入变动率(周转中的货币资金-应付款项)-作为资金周围的折旧及更新改造资金-预期净利+新增零星开资。 ΔF=K(A-L)-D-R+M

课后作业见作业 (二),下一次上课前完成

第六章 短期经营决策分析

本章教学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重点掌握短期经营决策方法,生产决策,存货决策 2、一般掌握价格决策 教学内容:

9

一、 决策分析概述

二、

1、决策分析的含义

针对企业未来经营活动所面临的问题,进行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系统分析过程。具有目的性、可选择性、科学性和决断性。 2、决策分析的原则

合法性原则:

责任性原则:不敢承担责任的人,不配作决策者 民主性原则:实现民主决策 相对合理性原则:(约束条件的可变性,预测的有限性)

科学性原则:经得起实践检验、正确的、合理的,以客观规律为依据 效益性原则:决策分析面向经营,本身也要讲效益

3、决策分析的程序

研究经营形势,明确经营问题 确定决策分析目标 计算备选方案 评价方案的可行性 选择方案

组织方案的实施 4、决策分析的类型

战略决策 全局的 短期决策 重要程度 时间

战术决策 局部的 长期决策

确定性 生产决策

肯定程度 风险性 内 定价决策 不确定性 容 建设项目

固定资产更新改造

短期经营决策必须考虑的因素

1、经营决策的含义:只会影响企业近期经营方法,决策略重于资金、成本、利润等方面,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决策。

2、短期经营决策的目标:是否使企业一年内获取更多的利润。 3、短期经营决策的类型:

亏损产品决策 是否转产决策 生产经营决策 新产品开发 生产工艺选择

零配件自制与外购、定价决策 。 4、决策方案设计:单一方案 互斥方案 条件:决策方案不涉及长期项目的决策

预测资料齐全

方案均具备技术可行性 资料具有可收集性

x,p,y均在相关范围内波动

10

产销平衡

5、生产能力及相关业务量

最大生产经营能力:生产经营能力上限

正常生产经营能力:现有各种措施必须达到的生产能力 生产能力 剩余生产能力:绝对剩余=最大生产能力—正常生产能力

相对剩余能力=临时闲置的那部分生产经营能力

追加生产经营能力:(超过最大生产能力的那部分)=正常生产经营能力—规

划的生产能力

相关业务量:是在短期决策中必须考虑,与特定方案相联系的产量和销量。

相关收入:与特定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决策中必须充分考虑的

收入。

相关成本:与特定方案相联系,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在短期决策中必须充分考虑的成本。 种类: 增量成本:指单一决策方案由于生产能力利用程度的变化而表现在成本方面的差额。 △b

机会成本:指在经济决策中,由于选中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收益计算

的那部分损失。

专属成本:指能够明确归属于特定决策方案的固定成本或混合成本。

加工成本:是指深加工决策中必须考虑的,由于对半成品进行深加工而追加的变动成本。 可分成本:指深加工决策中,由于对已经分离的联产品进行深加工而追加发生的变动成本。 可避免成本: 可延缓成本:

无关成本:包括沉没成本、共同成本、联合成本、不可避免成本、不可延缓成本。

三、 生产经营决策的方案

1、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法:正指标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cm/单位产品资源消耗定额

2、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正指标

px-bx>0 3、差别损益分析法:△p=△Ap—△Bp 科学、简单、实用

△ p>0选A方案,△p<0选B方案

4、相关收益: PA?PB 正指标,选损益最大值 5、相关成本分析法:当相关收入为零或相同时,

反指标,选相关成本最低方案

6、成本无差别点:设相关收入为零

确定互斥方案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

x0?a1?a2

b1?b2 y y1 11

y2

x0 x

业务量x>x0,选择固定成本较高方案y2 业务量x

四、 决策分析举例

1、新产品开发 不追加专属成本 追加专属成本 2、亏损产品 3、半成品深加工 4、联产品深加工

5、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 6、零部件自制、外购的决策 7、不同工艺的决策

五、 定价决策分析

1、定价决策的范围:垄断价格、完全自由价格、企业可控价格

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

2、定价决策的方法 以需求为导向的定价决策 以特殊目的为导向的定价决策

3、成本加成定价法:是在单位产品成本的基础上按一定的加成率计算相应的加成额,确定

商品价格。价格=成本+加成额(利润)

4、最优售价:边际利润为零,边际收入=边际成本 此时利润达到极大值,退时售价。

5、利润无差别点法调价:指利用调价后预计销售量与利润无差别点销售之间的

关系原则,若调价后预计销售量大于利润无差别点销售则可考虑调价 要求掌握P208 例6—33 练习P215 计算分析题2

例:企业每年生产1000件甲产品,其单位完全成本为18元(其中固定制造费用为2元),

直接出售的价格为20元,企业目前已具备将80%的甲产品深加工为乙产品的能力,每深加工一件甲产品需要追加5元变动加工成本。乙产品的单位售价为30元,假定乙产品的废品率为1%,

要求:①如果深加工能力无法转移,做出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②深加工能力可以用来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取贡献边际4000元,做出是否深加工

的决策?

例1、(10分)假设某企业现有设备的生产能力时25000机器小时,现有生产

12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