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主编程益中的演讲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南方都市报主编程益中的演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停蹄地攻城掠地,马不停蹄地开疆拓土,形势如同在高速铁路上驾驶一列火车呼啸狂奔,时速100公里不过瘾,又加到150公里;150公里还不过瘾,于是又加到了200公里。但火车毕竟不是飞机,再快就要出事了。

对于南方都市报来说,从今以后要好好解决速度与效益的关系问题,要从以往以成本规模和经济规模的高速增长为主要诉求的成长模式,转变为以效益和利润的高速增长为主要诉求的成长模式。规模对于南方都市报来说已经不成问题了,南方都市报现在具备了向所有对手发起最后总攻的力量。但问题是,南方都市报这列不知疲倦、一路狂奔的火车,现在急需收收油,控控速,拧拧螺丝,敲敲车轮,加点润滑剂,调试一下发动机。否则会有倾覆之险。

但问题是,速度、规模和效益,从来就是很难处理的一种关系。我们一定要誓死捍卫南方都市报的报纸品质、品格和品位!这是我们的生命!我们一定要通过提高产品质量、经营品牌影响力的方式,既控制成本又保持极强的产品竞争力,并进而达至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终极目的。

结束语: 我们没有到头。 我们刚刚开头。

任何认为南方都市报已经长成并无多大可能性的念头,都是幼稚的、荒唐的和可笑的。

南方都市报成长的空间极大极大。

我们只给自己的作品打64分。我们需要进步的地方太大太大。

也许有人会说,甚至包括南方都市报的竞争对手都会说,南方都市报已经很厉害了,已经创造奇迹了。也许有人还会说,甚至包括南方都市报的竞争对手也会说,南方都市报已经是中国最好的报纸了。

当然,其实想一想,这些说法也并不为过。但问题是:比某某某报好就是最好的了吗?超过某某某报就是最厉害的了吗?上了中国报纸影响力和广告量排行榜的榜首就万事大吉了吗?

不是。

不是我们太NB,而是他们太SB。

中国报业的起点实在太低太低了,门槛实在太低太低了。

我们跳过的其实只是低杠。我们翻过的其实只是低丘。

而我们的目标是珠穆朗玛峰。

比某某某报好,实在不是我们的最高目标,而恰恰是我们的最低目标。

超过某某某报,也实在不是我们的终点,而恰恰是我们的起点。

低丘只是通往珠穆朗玛峰的路上必须跨越的门槛,就像我们要离家远行就必须跨越自家门槛一样。

我们不能够因为手段漂亮,而忘记目标。超过所有的报纸只是我们为了达到远大目标而采取的必要手段。

我们必须回到开头,回到开始的状态。

只有开始,没有结束。

我们的口号是“办中国最好的报纸”。在这句口号中,我们没有滥用偏正结构,我们没有使用静态的名词,我们非常节制地使用了一个动宾结构,一个以动为主的词组。

我们想说,我们要做,要动。

是的,南方都市报要做,要动;南方都市报就是一部动作大片。

我们敢说“办中国最好的报纸”,但我们还远远不敢说“办中国最伟大的报纸”。因为我们还有点自知之明。我们还心存敬畏。

强大远远不等于伟大,强大与伟大的差距何止十万八千里。从强大到伟大,有漫长的一段路要走。强大其实只是一个起点,一个底线。

对于南方都市报来说,生活永远在别处,鲜花永远在前方,我们永远在路上。

(2002年10月9日)

程益中答记者问:过去是不存在的,只有未来

--南方都市报社管委负责人、执行总编辑程益中答问录

【问:】南方都市报快速崛起,引起了全国报界的关注。现在人们感兴趣的问题是,南方都市报发展到了什么阶段?南方都市报向何处去?

【答:】早在新世纪的曙光照临大地之际,展望南方都市报未来,就有一股诗意奔涌不已。我们知道,我们是历史的旁观者,也是历史的参与者;我们是历史的记录者,也是历史的主人公。我们是历史的产儿,但我们也创造历史,我们是时间的孩子。

南方都市报从一开始就肩负续写中国新闻史新篇章的重任。这是我们一代人的命运。我们指望所有的变革都温情脉脉,但这是不可能的。所有的生存和发展恰恰都对应着式微和衰败。报业市场竞争的法则也是如此。好在现在对于南方都市报而言,马蹄声已经远去,硝烟已经散去,刀光剑影已经成为背景。

混战已经结束了。

现在是重建秩序的时候了。

不要再喊打喊杀了。

在报业市场上,从前我们学会了如何去做一个在野者,现在我们要学会如何去做一个在朝者了。从前我们是英勇(当然有时也不免鲁莽)的破坏者,现在我们要学会去做一个智慧的建设者。对于南方都市报的现在来说,过去是不存在的,只有未来。我们要从头来过。

在报业市场上,当我们的价值成为主导价值,我们的规则成为主导规则的时候,我们要习惯从媒体权力边缘直奔媒体权力核心。现在是该我们审慎一些、温和一些的时候了,是该我们呼吁理性、建设性的时候了。

南方都市报注定是时代的产物。从前它的生存离不开时代,今后它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时代。南方都市报的命运已经离不开这个时代。我们只要对所处的时代充满信心,就有理由对南方都市报的未来充满信心。我们现在面临的任务就是,以强烈的历史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南方都市报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问:】可是,现在也有人认为舆论环境不够宽松。

【答:】我并不这样认为。从短期看,从局部看,为了加强对小报小刊的整顿,为了规范出版市场,政府对媒体管理的力度是加大了,这也是必要的、及时的;但从长期看,从整体看,我们国家更开放了,舆论环境更宽松了。进步是不言而喻的,是有目共睹的。越来越多的以前只能在民间传播的消息见诸正规报道;同时由于新闻传播对网络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很多本来只能见诸网络的消息也进入主流的传统媒体。想想看,难道不是这样吗? 政府对媒体的宽容度与政府的自信力成正比。三个代表提出了,WTO加入了,中国队出线了,申奥成功了,十六大也要召开了--现今是盛世中华呀!现今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既保持了经济高速增长,又保持着社会稳定的国家呀!我们的乐观是有道理的。抱怨是没有用、没有道理的,我们要学会期待,进步要一点一点来。南方都市报的前景是完全可以预期的,就像中国的前途完全可以预期一样。

【问:】你提到了三个代表。你好像说过,南方都市报成功地实践了三个代表?这话做何解释?

【答:】三个代表,代表先进生产力,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当代中国进步的方法论,也是求解中国发展问题的密码。不代表先进生产力,南方都市报就不可能有很好的经济效益;不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南方都市报就不可能有很好的社会效益;不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南方都市报就失去生存的基础,更不可能有很好的发展。 我们坚信,德不高,则行不远。我们坚信,作为意识形态产品,如果没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再好的经济效益也是毫无意义的、不会长久的。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南方都市报成长为日均发行103万,年广告刊出额5·73亿元,目前广东排名第二中国排名第五,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新主流媒体,具有极高的知名度、社会评价和品牌价值--南方都市报是一张有尊严的报纸,一个有价值的企业。它理应受到尊重。

【问:】你认为南方都市报办报成功的最大秘诀是什么?

【答:】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作为刚刚获选全国最受尊敬企业50强中的唯一的报业集团,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为南方都市报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前提和条件。如果没有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社委会的英明领导,如果没有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方方面面的资源支持,南方都市报的生存和发展就是一句空话。这无疑是中国最好的报业集团。早在5年前,我就预见了这一点。我说,中国办报有三种模式:政治家办报、商人办报、政客办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有资格称得上是\政治家办报\。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的成功证明了\政治家办报\是中国当代报业的至理明言。

【问:】全国报业同行,就连你们的竞争对手,都对南方都市报推崇备至,这是事实;绝大部分读者都十分认同和热爱南方都市报,这是事实;一些地方官员却对南方都市报时有批评,甚至嗤之以鼻,这也是事实。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尤其是如何不回避最后一个事实。

【答:】这不正常吗?正常吧?让所有的人都满意,那是痴心妄想。我们绝对不是完美的,我们绝对不是永远正确的,我们绝对是会犯错误的,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批评报道舆论监督是会得罪一些人的;所以,受到这样那样的批评是必要的,正常的,有道理的。但也正像一位高级领导说的,南方都市报对改革开放是有贡献的,对舆论监督是有功劳的,问题是有时不够稳重。这样的评价是中肯的。

在中国办报要讲政治,但大政治好讲,小政治不好讲。比如说,报纸依据法律法规、政治尺度和社会公德,批评了某个地区某个部门某个人某件事,而这个地区这个部门这个人这件事所牵连的方方面面,就会想方设法对报纸施加压力。其实,报纸的报道守护的是党和人民的利益,因为它批评了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人和事。

【问:】你怎么看待新闻自由?你自由吗?

【答:】包括新闻自由,一切自由都植根于人的内心。无知的人,懦弱的人,到处碰壁,与自由无缘。有智慧的人,有勇气的人,海阔天空,与自由同在。 包括新闻自由,一切自由都是相对的。自由就是知道装你的笼子有多大,知道戴在你身上的锁链有多长。自由就是知道底线在哪里。一句话,自由就是\随心所欲不逾矩"。

我的灵魂是自由的。但作为报纸主编和企业负责人,我是不应该自由的,我是一个囚徒,一个在风浪中挣扎的舵手,一个生了一大堆孩子并且欠了一屁股债的父亲。我整天战战兢兢,焦虑不安,如履薄冰!

【问:】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因为要面对行政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你如何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当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生矛盾的时候怎么办?

【答:】报界不是有这样一个说法吗--要想毁掉一个人,就让他去办报好了。行政风险和经济风险的双重压力,是报人的宿命。你必须理性面对你的宿命。我个人的痛苦来源于我做事的认真和执着,一种作为职业经理人对投资的敬畏和责任感。这是我自找的,怪不得谁。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