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分析步骤,酸碱平衡的血气判断及治疗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血气分析步骤,酸碱平衡的血气判断及治疗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酸碱平衡的血气判断方法

第一步:看PH值,确定酸中毒还是碱中毒(以7.35/7.45为界);

第二步:判断是呼吸性还是代谢性(结合病史);

原发PaCO2↑,引起PH↓,为呼吸性酸中毒 原发PaCO2↓,引起PH↑,为呼吸性碱中毒 原发HCO3-↓,引起PH↓,为代谢性酸中毒 原发HCO3-↑,引起PH↑,为代谢性碱中毒

第三步:判断是单纯性,还是混合性。

(HCO3-/H2CO3比值20:1,代偿以维持机体酸碱平衡)

代偿公式:

原发 继发 公式

代酸:HCO3-↓, PaCO2↓ PaCO2↓值= HCO3-↓值×1.2±2

--代碱:HCO3↑, PaCO2↑ PaCO2↑值= HCO3↑值×0.7±5

呼酸:PaCO2↑, HCO3-↑

急性 HCO3-↑值= PaCO2↑值×0.1±1.5 慢性 HCO3-↑值= PaCO2↑值×0.35±3

呼碱:PaCO2↓, HCO3-↓

急性 HCO3-↓值= PaCO2↓值×0.2±2.5 慢性 HCO3-↓值= PaCO2↓值×0.5±2.5

例:某肺心病、呼衰合并肺性脑病,用利尿剂、激素等,血气及电解质结果如下:PH 7.43, PaCO2 61mmHg,HCO3- 38 mmHg,Na+ 140mmol/L, Cl- 74mmol/L,K+

3.5 mmol/L。该患者为慢性呼酸,碳酸氢根浓度代偿值为24+[(61-40)×0.35]±3=31.4±3 mmol/L,但是测得值为38,说明还存在代碱。

第四步:判断AG值区分代酸类型及是否有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上例中,AG=140-(38+74)=28>16(界限),明显升高,表明患者还存在酸中毒存在,所以上例中患者为三重性酸碱平衡紊乱。

说明:阴离子间隙(AG)公式:

+-- AG增高表明某些固定酸过多。AG= Na-( HCO3+Cl)。具体见“基本概念”(三)。

一般速盼:PaCO2与HCO3-变化方向一致者为酸碱相反性紊乱,如呼酸代碱;PaCO2与HCO3-变化方向相反者为酸碱一致性紊乱,如呼酸代酸(心跳呼吸骤停导致的PaCO2急剧升高,缺氧引起乳酸堆积)。但应该明白各单纯酸碱紊乱时的代偿改变。

PH为大方向,PaCO2为呼吸指标,HCO3-代表代谢性指标,AG代表固定酸,PaCO2和HCO3-的变化可由挥发酸和固定酸共同影响。

几个基本问题与基本概念

体内的酸与碱从何而来,如何代谢?(问题1)

(一)、酸的来源与代谢调节

进食 (三大物质) 呼吸 消化吸收 细胞内代谢 ①非挥发酸(固定酸) CO2 ②挥发酸 H2CO3 糖 甘油酸、丙酮酸、乳酸 脂肪 乙酰乙酸、β-羟丁酸 排出 蛋白质 硫酸、磷酸、尿酸 或 CO2 肺 保留 (数分钟内发挥作用,30分钟肾 血液 达到高峰。但仅对C02起调节作用,不能缓冲固定酸) 1.非挥发酸的主1.只能缓 组织细胞 要代谢途径; 冲固定酸, 2.酸中毒时排酸2.作用最 保碱,碱中毒是排迅速,一旦 1. H+--K+,酸中毒时时钾外流,碱保酸。 酸或碱入 碱中毒时钾内流 3.发挥作用慢,但血,马上与 H+--Na+,多存在于肾小管,效率高,作用持久。 缓冲物质反 调节酸碱平衡 应,但不易-- Cl-HCO3,HCO3-的排出只能持久,作用 由Cl--HCO3-完成较弱。 (碱中毒时注意3.主要有 补Cl-) 碳酸氢盐系 2.组织细胞在酸碱平衡中作统,磷酸盐 用很重要,常引起有钾、钙和氯系统,血红 离子的紊乱。 蛋白系统等 5个。 (二)、体内的碱主要来自蔬菜、瓜果,以草酸盐、NaHCO3、KHCO3等碱性盐形式存在,主要经肾代谢。

酸和碱具体到各指标上是什么?(问题2)

酸指能释放的H+的物质,如HCL,H2SO4,NH4+,H2CO3等,碱指能接受H+

的物质,如OH-,NH3,HCO3-等。

最主要的变化:H2O+CO2 碳酸酐酶 H2CO3 H+ + HCO3-

H2CO3与HCO3-在同一反应两端,变化密切相关。

H2CO3为酸,HCO3-为碱。其变化对体内酸碱度影响最重要。

为何HCO3-/H2CO3决定了人体的酸碱度?(问题3)

1.HCO3-、H2CO3是衡量体内酸碱变化的基本指标,容易测得;

2.人体血液的PH值(酸碱度)取决于HCO3-/H2CO3,20:1时PH=7.4; 3.PH值取决于HCO3-/H2CO3是经过一些列复杂的方程式得出的,并非表示它们是体内最多的酸和碱,而是它们的变化对体内酸碱度的影响最重要; 4. HCO3-可直接测得,H2CO3可由PaCO2反映。

为何要分为呼吸性与代谢性?(问题4)

1. 导致酸碱平衡的原因可以有呼吸异常引起,也可由体内代谢异常引起; 2. 体内的酸分为固定酸和挥发酸,挥发酸可由肺代谢,固定酸不能经肺代

谢。

几个基本概念

(一)、动脉CO2分压(PaCO2) 反映肺泡通气量的情况,与肺泡通气量成反比:通气不足时升高(呼酸),通气过度时降低(呼碱)。可代表上述H2CO3浓度,是反映酸碱紊乱的重要指标,平均值为40mmHg。当然也可由与代偿原因而变动(见酸碱乱的代偿)。

(二)、AB与SB

AB(实际碳酸氢盐)即实际测得的血浆HCO3-浓度,未做任何处理,因此受呼吸和代谢两方面影响;

SB(标准碳酸氢盐)即把血液经过处理后在标准条件下(把PaCO2调为40 mmHg,温度为38°C,氧分压100%)测得的HCO3-浓度,即去除过多的CO2 或加上缺失的CO2后测得的HCO3-浓度,也即去除了呼吸因素的影响,只反映代谢因素。

二者关系:正常人二者基本相等

代酸时均降低,代碱时均升高;呼酸时均降低,且AB>SB ,呼

碱时均升高,且AB

(三)、阴离子间隙(AG)

什么是阴离子间隙,如何计算,有何意义?

AG为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的阳离子(UC)的差值。血浆中可测定阳离子为Na+,可测定阴离子为HCO3-、Cl-。因为血浆中总的阳离子和阴离子是相等的,所以:Na++ UC= HCO3-+Cl-+ UA,AG=UA-UC= Na+-( HCO3-+Cl-)。

其升高主要为乳酸堆积、酮酸、硫酸、水杨酸等固定酸增多。减低无意义。 作用:区分代酸类型、诊断混合性酸碱紊乱。 以16mmol/L为界。

(四)、缓冲碱(BB)

血液一切均有缓冲作用的负离子的总和。代酸时减少,代碱时升高。

代酸时BE负值加大,代碱时BE正值加大。

(五)、碱剩余(BE)(标态:-3.0~+3.0)

用酸或碱把血液滴定到PH=7.4时用的酸或碱的量。用酸滴定表明碱过多,BE为正值,用碱滴定表明酸过多碱过少BE为负值。不受呼吸影响,反映代谢指标。

酸碱紊乱时机体如何代偿?(问题5)

体内的代偿主要为肺、肾、组织细胞。无论体内酸碱紊乱如何变化,机体在代偿时总是要以维持HCO3-/H2CO3的比值为目的来变化,因此其变化如下:

代酸时:HCO3-↓,为了维持比值,二氧化碳分压也下降(PaCO2↓),病人表现为呼吸加深加快(库斯莫尔呼吸)

代碱时:HCO3-↑,为了维持比值,二氧化碳分压也上升(PaCO2↑),病人表现为呼吸变浅(呼吸抑制)

呼酸时:PaCO2↑,为了维持比值,肾脏要排酸保碱,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也上升(HCO3-↑)。

呼碱时:PaCO2↓,为了维持比值,肾脏要排碱保酸,碳酸氢根离子浓度也下降(HCO3-↓)。

其各自的代偿都有一定的范围,具体见血气分析判读步骤第三步中,如果不在正常代偿范围内,则说明有混合性紊乱。

酸碱紊乱时体内K+与Ca2+如何变化?(问题6)

酸中毒时,血液H+浓度升高,组织细胞对其进行代偿时,通过H+--K+交换,H+进入细胞内,K+从细胞内进入血液,导致高钾血症,但酸中毒纠正后又可形成低钾血症又须补钾。碱中毒时相反。

同理:血钾异常同样也可引起酸碱平衡失调。

钙在酸性环境中易解离,在碱性环境中多为结合钙形式。 酸中毒时游离钙增多,酸中毒纠正后游离钙又明显减少,可出现手足抽搐。

碱中毒时游离钙明显减少,可见手足抽搐,但严重低钾时可表现不明显。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