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生长发育特点与卫生保健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幼儿生长发育特点与卫生保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耳镜在充足的照明下,先把软化耵聍的药滴进去,然后用水冲洗,再用镊子小心地把耵聍夹出来。

外耳道的最里面是一层薄膜,只有0.1毫米厚,叫鼓膜。 (二)中耳

中耳鼓膜里面是中耳。中耳是一个很小的空腔,约2毫升,又叫鼓室。 鼓室内有3块听小骨(锤骨、砧骨、镫骨)。

中耳经耳咽管与鼻咽部相通。耳咽管在鼻咽部的开口平时是关闭的,仅在吞咽或打哈欠时才开放,让空气进入鼓室,调节鼓室的气压,使之与大气压平衡。骨膜两侧的压力相等,才能有正常的振动。 (三)内耳

鼓室往里是内耳。内耳感受声音,将神经冲动传入大脑听觉中枢,产生听觉。耳还是平衡器官,内耳的前庭“管理”着人体的平衡。 二、幼儿耳的生长发育特点 (一)耳在发育中

1、外耳道壁未完全骨化和愈合。 2、外耳道的皮肤娇嫩,易受刺激。

(二)耳廓易生冻疮——皮下组织非常少,血液循环较差。 (三)易患中耳炎

(四)外耳道易生疖——疖的症状:局部出现充血硬块,化脓、红肿、疼痛。 (五)对噪声敏感

三、幼儿耳的卫生保健

(一)禁止用锐利的工具为幼儿挖耳朵 1、易碰伤外耳道的皮肤; 2、会戳破鼓膜,造成耳聋。 (二)预防中耳炎

婴幼儿的耳咽管比较短,管腔宽,位置平直,鼻咽部的细菌易经耳咽管进入中耳,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1、预防感冒、鼻炎,一旦感冒、鼻炎要及时治疗,慎用抗菌素药; 2、教会擤鼻涕; 3、防止污水进入。

(三)防噪音污染,保护听力

噪声是使人感到吵闹或为人所不需要的声音。噪声是一种环境污染,可以影响婴幼儿的健康。

调查数据表明:噪音能够引起幼儿听力下降。

声音在50分贝以下,属于比较安静的环境。如果孩子生活的环境中,声音为60分贝,对幼儿的听力就是一种伤害,影响孩子的睡眠 。

如果是80分贝,会引起幼儿睡眠不足、烦躁不安、消化不良、记忆力衰退以及听觉迟钝。

应尽量控制环境中的噪音。

(四)发展幼儿的听力,早发现听力异常 (五)冬天注意头部保暖,预防耳朵生冻疮

第九节 人体内的“化学信使”——内分泌系统

一、什么是内分泌系统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内的调节系统。内分泌腺释放的化学物质叫激素(荷尔蒙)。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脑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胸腺、胰腺和性腺等。

内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

一类是内分泌腺分泌过于旺盛,这类疾病叫做内分泌功能亢进。 一类是内分泌腺分泌不足,这类疾病叫做内分泌功能不足。 二、 幼儿内分泌系统的生长发育特点 (一)生长激素在睡眠时分泌旺盛

生长激素是由内分泌之王——脑下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它促进蛋白质合成,脂肪的利用,降低糖的消耗,把一切可利用的能源节约下来,供组织生长所需。 脑垂体有两个发育最快的时期,一是4岁前,二是青春期。

在一昼夜间,生长激素的分泌并不均匀。夜间入睡后,生长激素才大量分泌。 但是如果儿童睡眠时间不够,睡眠不安,生长激素的分泌减少,就会影响身高的增长,使遗传的潜力不能充分发挥。

幼儿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状态是( B.睡眠状态 )。12年考 生长激素分泌异常引起的疾病: ①垂体性侏儒症: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与同年龄段孩子相比,身材矮小,低30%;或者长到成人之后,身高不足130厘米。但智力正常,身材很匀称。 ②巨人症或者肢端肥大症:生长激素分泌过量。

(二)缺碘——影响甲状腺的功能,缺碘威胁幼儿智力发育。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位于气管的甲状软骨上面。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碘是构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碘是一种微量元素,但是与儿童的健康息息相关。

大脖子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土壤、水和食物中碘的含量很少所致。

孕妇怀孕期间缺碘,胎儿缺少甲状腺激素,出生后容易得“地方性克汀病”。症状:患儿智力明显低下,有不同程度的听力和语言障碍,身材矮小,上身长,下身短,身材不匀称。(聋、哑、矮、傻)

缺碘的最大威胁是影响婴幼儿的智力发育,造成智力低下,以及听力下降、言语障碍、生长受阻等多种残疾。

我国20世纪90年代统计数据说明,我国有约3500多万人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地方性克汀病约有20多万人。

预防碘缺乏病应在医疗部门指导下合理补碘。 三、卫生保健

(一)组织好幼儿的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睡得踏实。

(二)膳食中使用加碘食盐。婴儿补碘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第十节 人体的司令部——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是调节机构,就像计算机的CPU一样,调节着人体各个功能不同的器官系统,使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相互协调,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一)中枢神经 脑和脊髓

1、脑位于颅腔内,分左右两个半球,由大脑、小脑、延髓等部分组成,是中枢神经系统最高级的部分,是人体的“司令部”。表面是沟回。

2、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起着上通下达的桥梁作用,把接受来的刺激传到脑,再把脑发出的命令下达到各个器官。 (二)周围神经

由脑神经、脊神经和植物神经组成,把中枢神经和全身的各个器官联系起来,形成统一的整体。

1、脑神经:支配头部各器官的运动,并接受外界的信息,产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

人能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以及做出喜、怒、哀、乐等表情,都是脑神经的作用。

2、脊神经:主要支配躯干和四肢的运动和感觉。 3、植物神经

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分布于内脏。每个脏器都受这两种神经的双重支配,但它们的作用却是相反的。交感神经兴奋,抑制各器官的运动及内分泌腺的分泌;副交感神经兴奋,则加强各器官的运动及内分泌腺的分泌。

人在情绪紧张、发怒时,交感神经兴奋,所以有“气饱了”的说法。 二、神经细胞的结构

胞体:里面有细胞核,起到营养细胞的作用。 树突:接收信息。

轴突:传导信息。轴突外面包裹着髓鞘,起绝缘作用。 神经末梢:传递信息。

三、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髓)参与下,机体对刺激做出的反应。(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反射都有大脑的参与。) 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D.反射)。(12年考) 四、大脑皮质活动的特性(基本规律)

大脑的最外一层称为大脑皮质。神经网络是各种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一)大脑皮层分工

研究表明,不同的大脑皮层分管着人体不同的机能。 (二)大脑皮质的活动规律 1、优势原则 (1)含义

优势原则是指人们在工作或学习时,大脑皮质中经常有一个占优势的“兴奋灶”,它能把与之有关的刺激都吸收到这一方面来,而其它邻近部位则处于抑制状态。 (2)意义

人们的学习或工作效率与相关部分的大脑皮层是否处于兴奋状态有密切关系。 处于优势兴奋状态的皮层,条件反射容易形成, 学习和工作的效率就高。 (3)应用 兴趣能促使“优势兴奋”状态的形成。使人感兴趣的事情,人们能够集中注意力,而对其他无关的刺激则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在教小孩干什么事或学习什么的时候,要想方设法引起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较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所从事的活动上。 2、镶嵌式活动原则 (1)含义

大脑皮质分工精细,从事某项活动时,相应区域兴奋,其余抑制。活动性质改变,兴奋区域也改变。

兴奋、抑制不断轮换,好比镶嵌在一块木版上的许多小灯泡,忽亮忽灭。这有利于维持高效率,否则会降低工作能力。

(原苏联生理学家用狗来研究思维活动的规律:在大脑皮层不同的区域按上很多灯泡,给它不同的刺激不同部位的灯泡就闪亮,不断变换刺激,灯泡交替闪亮,就好像镶嵌在皇冠上的珠宝一样,所以叫镶嵌式活动原则) (2)意义

通过镶嵌式活动方式,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能有劳有逸,以逸待劳,维持高效率。 大脑皮层和语言有关的区域有四个,分别与听、说、读、写有关。 听觉性语言中枢:听懂别人说话。

视觉性语言中枢:理解语言,读懂文字。 书写中枢:书写。

运动性语言中枢:说话。 (3)应用

因幼儿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需经常变换活动内容和性质,以维持高效率。 3、动力定型(习惯成自然) (1)含义

动力定型:若一系列的刺激,总是按照一定的时间、一定的顺序,先后出现,当重复多次以后,这种顺序和时间就在大脑皮质上“固定”下来,有了规律。每到一定时间,大脑就“知道”下面该干什么,提前做了准备。这种大脑皮质活动的特性就叫“动力定型”。 (2)意义

建立动力定型以后,脑细胞能以最经济的消耗,收到最大的工作效果。 (3)应用

幼儿一切技能和习惯的训练和培养,都是动力定型的形成过程。 A.注意培养幼儿有规律的生活习惯。 B.不要破坏已建立的动力定型。

C.所建立的动力定型很不牢固,容易改变不良习惯。 五、幼儿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特点 (一)神经系统发育迅速 1、脑细胞数目的增长

妊娠三个月后,胎儿的神经系统已基本成形。

出生前半年至出生后一年是脑细胞数目增长的重要阶段。 一岁以后虽然脑细胞的数目不再增加了,但是细胞的突起却由短变长、由少到多,脑细胞就像一棵小树苗,逐渐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 2、脑重量的变化

新生儿脑重约350克,1岁时约950克,6岁时1200克,成人约1500克。 3、神经髓鞘化

髓鞘包裹在某些神经突起的外面,好像电线的绝缘外皮。

随着年龄增长,髓鞘逐渐形成,婴幼儿的动作就更加迅速、准确了。 (二)容易兴奋、容易疲劳

1、高级神经活动的抑制过程不够完善,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

2、兴奋和抑制在皮层较易扩散,神经活动的强度较弱,年龄较小的儿童自我控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