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财贵先生与“儿童读经”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王财贵先生与“儿童读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從“理無礙”到“理事無礙”“事事無礙”

“有時候我會覺得很納悶,就好像別人也對我很納悶一樣。別人對我的納悶是,你在這個時代,這樣跑來跑去,講跟這個時代很不一樣的教育理論,講了這麼久,你到底會不會累,看起來好像不累,你為什麼不累?我對一般人也很納悶,為什麼到現在還不知道要叫孩子讀經,知道了為什麼不實踐,實踐了為什麼不愉快的做下去?我本來覺得,我出來一講,就會有很多人都了解,了解了一定都贊成,贊成了一定都實踐,實踐了一定都一直盡力愉快的做下去,甚至,我這樣想,應該不必我來講,就能夠達到所有的人都努力的愉快的在做這種教育。不過一般人對我納悶,因為認為我所說的,是很難了解的,了解了是很難做的,做了是很難堅持的。所以今天我們要想一想,為何如此。”

這是王財貴先生2008年7月的一場演講的開場白。其實,從頭一路講下來,相信所有的讀者也會有這樣的印象,這裏面的道理我好像都很明了,但是要真決心去實踐,卻不敢保證能夠堅持。這大概是因為,要一個人開放心靈,漸漸去接近客觀的“理無礙”,這是比較簡單的,但要照著這個道理所說的做,去漸漸接近“事無礙”,在實踐上,要做到沒有障礙,相對來講是比較困難的,因為你認為應該做的事、應該行的理,在事上表現時,往往發現人情是很複雜的。

經過我們家長鄭重考慮,從周一起,淼淼不再做家庭作業。對於由此

可能帶來的後果,我們家長和孩子都可以接受。

在讀經教育推廣的這十幾年來,每一個讀經家庭都會遭遇到這樣或那樣不同的狀況,令人覺得,一個簡單的事情,怎麼總有那麼多艱難跟曲折,有時候實踐有了阻礙,許多人就産生懷疑,是不是這個道理錯了。王財貴先生往往會這樣回答:“其實你可以想想看,難道在別種道理下就沒有阻礙嗎?假如依照別的道理做也有阻礙,那你就要承受這種阻礙,要用心去化解。如果阻礙依然不能化解,那麼就要用一種心境來面對,就是?缺憾還諸天地?。”

在北京,有一位名叫李澤輝的母親,她的女兒上小學三年級,這是一個聰慧的女孩子,因為媽媽的影響,很喜歡讀經,自動喜歡讀經的孩子是不多了,所以這位母親一直想讓自己的女兒去讀經學堂學習。可是,孩子的父親卻無法認可這種教育,她想盡辦法,也沒能讓孩子有更多的時間讀經,只能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帶孩子去參加冬夏令營,她甚至發起了一個“班車讀經班”。

原來,每天孩子上下學的班車往返的路上有單程四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她想,這樣寶貴的時間,如果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那將會對所有孩子留下一生最珍貴的回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她給每個班車上的孩子家長寫了一封信:

“我的孩子利用是臺中教育大學王財貴教授的讀經方法,背會了一些中外文的經典,全是利用的業餘的邊邊角角的時間進行的。每天讀上10分鐘,或30分鐘,有時,周末讀的時間更長些。我孩子的變化是學

習上注意力集中和長時間專注學習。還有老師說:發言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發言的質量高等。

我現在借給咱們各位家長人手一份的是有關讀經教育光盤。希望大家在百忙之中看一看。看後,希望大家與我交流。......希望各位家長,先了解讀經教育。之後,讓我孩子在班車上帶領大家的孩子共讀。只有讀上了多遍,以至於百遍。將會終身不忘。到大家都讀的很好時,換上別的孩子來帶讀。總之,讀的方法是多式多樣的。只需各位家長多要求孩子們多讀就行。不久的將來,效果就會出來。剛開始,可能孩子們讀上有抵制,或不讀,但,只要有讀經的聲音,孩子們只要在這個讀經的環境裏,就會受益......”

後來,家長們雖都沒什麼反對意見,但班車上的孩子沒有人願意跟小女孩一起讀書,這位母親還是不肯罷休,她幹脆,就每天跟著班車當起了這個“班車讀經班”的老師,這輛曾經每天傳出嘈雜淩亂的噪音的班車開始傳出朗朗讀書聲。

在長春有一位林媽媽,她有一對優秀的雙胞胎兒子。這又是位負責任的母親,幾乎看過市面上所有介紹教育的書籍,然而,她接觸到王教授讀經理論的時候,兒子已經超過十三歲這個讀經的最佳年齡段。不過,她也沒有放棄,讓兒子看了兩遍碟,兒子領悟得比她還好,二十天就背下了一本《論語》。以後的每一天,她把《論語》CD當成清晨的叫醒音樂,後來孩子要准備中考,再也沒有時間背誦了,倒是她自己往下背了《老子》《大學》《中庸》《詩經》......兒子上高中後,可能是已經經過兩年的

“反芻”醞釀,兒子很懂事,很厚重,用林媽媽的話說:“不象現在大環境中孩子的那種做秀、缺乏真誠感,但也不愚,相反,會學習,穩重,能玩能學,雖然也不愛上學,卻能克制自己,小學時本來特別愛玩電腦,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電腦不玩了,電視也不看了,我變成了特別省心省力的媽媽......”

她在陪兒子讀書,自己讀書的過程中,也總結出自己的一套經驗:“我把?讀誦?和?經典?分成兩部分,如果孩子尚小,就老實大量及早讀經,它涵蓋一切,集智慧的含量、識字、鍛煉記憶力為一體,在百遍千遍的重複中,把經典智慧的重量注入心田,同時潛移默化地教會了孩子最有效的學習方法......如果孩子已經大了,就象我一樣,用?讀誦?的方法,用部分的?經典?,當然,第一本最好是《論語》。我兒子用讀誦的方法自學了高中數理化課程,僅用了40天,沒有參加任何課外班,還有時間鍛煉,兒子自學能力極強,願意思考,理科比文科學的好。”“這是一種涵蓋所有教育方法的方法,這真的是教育的經濟學,太經濟了......幾年來,我按照王教授的讀經真言,盡量每天讀誦,雖然量很小,但所得到的益處很大,我不要求自己讀太多,畢竟年齡大了,只要讀得幸福、讀得心靜就可以了......”

也不是只有負責任的母親,比如在重慶就有這樣一位父親,他為了能讓女兒讀經,給學校老師寫了一封信,措辭也很有趣:“經過我們家長鄭重考慮,從周一起,淼淼不再做家庭作業。對此決定,望各位老師理解和支持。我不想過多地評論我們現在的教育體制,只想讓我的孩子學到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