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财贵先生与“儿童读经”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王财贵先生与“儿童读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王財貴先生與“兒童讀經”

文/方哲萱

他說,教育是很簡單的,教育是非常輕松愉快的,要培養人才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他說,數學是不用教的,品德是不可以教的;他說,我們一百年來,教育都走錯了路。

一九九四年,現任臺中教育大學語教系副教授的王財貴先生,開始向海內外華人地區推廣他思索多年的一種教育方式,即利用十三歲之前的兒童時期,大量誦讀經典書籍,簡稱“兒童讀經教育”。十五年後,讀經的風氣已經遍及全球,可以說,有華人的地方,就有人在讀經。據不完全統計,僅中國大陸地區,就有超過五千萬的兒童從中受益。

隨著讀經教育越來越廣泛的為人們所接受,針對其而來的聲音也越來越多。有人說,這是一種壓抑兒童個性的教育,王財貴先生說恰恰相反,這正是符合兒童天性的教育;有人說,這是填鴨式的教育,他說不,孩子的胃口正大得不得了,應謂之填牛,該填的時候不填,他反而會餓死;有人說,你是在推廣國學,他說我不是為推廣國學而來,我是為了繼承全人類的智慧而來;有人說,你是教育專家,他說專家只是研究某方面的學問,而我照顧人性的全面,我是通家;有人說,你一定遇到不少困難,他說沒有,沒有任何困難,一帆風順、勢如破竹......

可是,他的理論又明明違反常識,他說,教育是很簡單的,教育是非常

輕松愉快的,要培養人才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他說,數學是不用教的,品德是不可以教的,他說,我們一百年來,教育都走錯了路。

於是,有人說他顛覆現行教育體制,但是他說,我不顛覆任何體制,甚至不反對任何一種教育理論,有人說你是在做逆向思考,他說,我在做正向思考,我順著人性去思考,就是“該怎麼做就怎麼做”。

這難道不是大言不慚嗎?難道真的是舉世皆夢一人獨醒嗎?不,在全世界所進行的一千餘場演講中,王財貴先生在每一次演講的開始,都反復強調:我不是來推廣我自己的理論,只是來說出每個人心中都想過的問題,這個簡單的道理,其實每個人都知道,只是他假裝不知道,如果你原本想的和我想的一樣,那麼,你就不是依照我說的去做,而是依照你自己的良心去做,你不是為我而做,而是為你自己而做,因為你心裏原來就是這樣想的,因為你的良知告訴你,你應該這樣去做!

整个中国十几亿人口,不要多,只要五亿人口,都在半年之内读完“论语一百”,中华民族一定就不一样,我们民族复兴的日子就到来了!

與王財貴先生的初次謀面是西歷2006年,在北京機場,那時我曾在網上看過他的演講視頻,但一見之下,差點沒認出來,因為,他老了許多,頭發也白了。

轉日是9月28日,被認為是孔子誕辰日,北京四海經典導讀中心舉辦的師資研習會第一天,也即百名學者倡導的“全球讀經日”發布會。王教

授在會上做了“全球讀經,論語一百”的主題發言。

他說:“我们不仅是要纪念孔子、庆祝他的生日,我们还发起了所谓的?928全球读经日──论语一百?的倡议。因为尊重孔子不仅是口号,也不仅是深埋在心里的愿望,这还应该是一个行动;不仅要从自己做起,我们也希望推广到整个国家、民族,甚至将这种尊重圣人、再来复习圣人的智慧、诚挚地学习圣贤——这样的心情,扩大到整个人类。”

我那時對于讀經的印象還停留在“十三歲以后就沒有救了”的階段,因為依照“兒童讀經”的理論,這種學習的方法只適合于兒童時期。但是,第一次親耳聆聽王教授的講話,他卻說,十三歲以后也可以讀經,只要像孩子一樣的去讀論語,讀它一百遍,你的智慧就來了。他說:“只要世界上有一個人讀,孔子就不會死了!”

我還記得那天的掌聲久久不息,我還記得那天他講的最后一句話:“整个中国十几亿人口,不要多,只要五亿人口,都在半年之内读完「论语一百」,中华民族一定就不一样,我们民族复兴的日子就到来了!”聽完之后,我的心情很激動,而他的這番話,也幾乎改變了我之后的人生。

當天下午,在人民大學的“孔子文化月”上,我又聽了他的一場名為“經典、儒家與讀經”的演講。這場演講亦不同于他以往所講的“兒童讀經”,我有幸更深一步的了解了他。

在演講中,他對經典進行了如下的闡釋——

“?經?字的本義,在《說文解字》上說:?經,機縱絲也?,布本是由縱線橫線交織成的,直線叫作“經”,那麼橫線呢,就叫作?緯?了。經緯同樣是織布機上的絲線,只是方向不同,就成了兩個概念。兩相比較下,?經?這個直線就顯出某些特色來,首先,它比緯先擺上去,有了“先在性”;而既擺好了經線,便決定了這匹布的品質,所以經有“主導性”;再來,經在織布的時候,幾乎是不動的,由緯來動,因此經有“不變性”,也就是“永恆性”。它先在,它主導,它永恆。因為經線有這幾個特色,把它抽象化普遍化後,就有“經常不變,天經地義”的意思。進一步,凡是記載人類永恆的智慧,是天經地義不可改變的著作,就漸漸稱為“經”了。

而?典?字,是個會意字。“典”字的上半部是“冊”,下半部是“幾”。“冊”是個象形字,像竹簡用線穿起來,是古代的書籍模樣。其下是“幾”字,也是個象形字,是高腳的桌子的圖像。“放在高幾上的簡冊”,應當是貴重的檔,所以有個成語叫?高文典冊?。引申為所有貴重的事物,如?典禮?、?典藏?。所以?經典?合辭,就是永垂不朽的高文典章。”

他還讓我對儒家的學問有了新一番的了解——

“儒家並沒有死亡,儒家也不會死亡,儒家永遠立於不敗之地,只要是有人性的地方,只要是有良心的人,他的所作所為就是儒家,不管他站在什麼樣的角度,他生長在什麼時代,他從事哪一種行業,做哪一種學問,只要他為了人類的理性而奮鬥,他為了良心而奮鬥,他就是儒家。他的學問可以不廣博,才華可以不很高,他只為理性而奮鬥,他就有了儒家的精神,他就是儒家!所以我們現在說儒家,應該是整個民族和起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