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佳园消防监理细则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西江佳园消防监理细则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西江佳园项目 消防安装工程监理细则

敷设方式 导管种类 15-20 导管直径(mm) 25-32 32-40 50-65 65以上 管卡间最大距离(m) 壁厚>2mm 1.5 2.0 2.5 2.5 3.5 刚性钢导管 支架或壁厚≤2mm沿墙明1 1.5 2.0 刚性钢导管 敷 刚性绝缘导1 1.5 1.5 2 2 管 (5)金属、非金属柔性导管敷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a.刚性导管经柔性导管与电气设备、器具连接,柔性导管的长度在动力工程中不大于0.8m,在照明工程中不大于1.2m;

b.可挠金属管或其他柔性导管与刚性导管或电气设备、器具间的连接采用专用接头;复合型可挠金属管或其他柔性导管的连接处密封良好,防液覆盖层完整无损;

c.可挠性金属导管和金属柔性导管不能做接地(PE)或接零(PEN)的接续导体。

(6)导管和线槽在建筑物变型缝处,应设补偿装置。 (7)吊顶内配管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吊顶内的配管一般应使用钢管,吊顶内严禁采用直敷布线。

②吊顶内的配管应按明配管的要求施工,应有单独的吊挂或支撑装置。不得固定在顶棚的吊架或龙骨上,或者其他管道的支架或吊架上,管卡,支架等金属附件应刷防锈漆,面漆。

③死吊顶内一般不另设接线盒,如必须设时,应予留检查孔。活吊顶内装的接线盒,灯头盒必须单独固定,其朝向应便于检修和接线,,一般朝下面的盒应有盖板。

④吊顶内敷设的管应排列整齐,固定牢固。去探头线管可采用金属软管,其长度不大于1米,顶内不许有裸露导线。 (8)线槽安装

①制作好的线槽应平整,内部光洁,无毛刺,加工尺寸准确。 ②线槽采用焊接连接时应牢固,不应有显著变形。

③线槽采用螺栓连接或固定时,宜用平滑的圆头螺栓,螺母应在线槽的外侧,固定应牢固。

④槽与槽之间,槽与仪表盘(箱)之间,槽于盖之间,盖与盖之间的连接处,应对合严密。

⑤线槽的安装应横平竖直,排列整齐,起上部与顶棚(或楼板)之间应留有便于操作的空间。垂直排列的线槽拐弯处,其弯曲弧度应一致。 ⑥线槽安装在工艺管道架上时,宜在工艺管道的侧面或上方。

共 9 页 第 9 页

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建设监理部

西江佳园项目 消防安装工程监理细则

⑦线槽拐直角弯时,其最小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槽内最粗电缆外径的10倍。 ⑧当直接由线槽内引出电缆时,应用机械加工方法开孔,并采用合适的护圈保护电缆。

⑨线槽直线长度超过50M时,宜采取热膨胀补偿措施。 5.2.2.4电线、电缆穿管和线槽敷线 主控项目

(1)三相或单相的交流单芯电缆,不得单独穿于钢导管内。

(2)不同回路、不同电压等级和交流与直流的电线 ,不应穿于同一管内;同一交流回路的电线应穿于同一金属导管内且管内电线不得有接头。 (3)套接扣压式薄壁钢管的电线管路(KBG导管)。明敷时,排列应整齐,固定点牢固,间距均匀,其最大间距应符合下表规定: 管的直径(mm) 敷设方式 16~20 25~32 40~50 吊架、支架或沿固定点间的最大距离(m) 墙 1.0 1.5 2.0 敷设 注:敷设在吊顶内的电线管路,当直径在Φ16~20时;固定点间距可增大到1.5m为宜。

(4)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与其它管道间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下表规定: 管路名称 管路敷设方式 最小间距(mm) 管道上 300 暖气管、热水平行 管道下 200 管 交叉 100 通风、给排水 平行 100 及压缩空气交叉 500 管 注:1、对蒸气管道、当在管外包隔热层后,上下平行距离可减至200 mm;

2.暖气管、热水管应设隔热层。 一般项目

(1)电线、电缆穿管前,应清除管内杂物和积水。管口应有保护措施,不进入接线盒(箱)的垂直管口穿入电线、电缆后,管口应密封;

(2)当采用多相供电时,同一建筑物、构筑物的电线绝缘层颜色选择应一致,即保护地线(PE)线应是黄绿相间色,零线用淡蓝色;相线用:A相—黄色、B相—绿色、C相—红色; (3)线槽 敷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a.电线在线槽内有一定余量,不得有接头。电线按回路编号分段绑扎,绑扎点间距不应大于2m.

共 10 页 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建设监理部 第 10 页

西江佳园项目 消防安装工程监理细则

b.同一回路的相线和零线,敷设于同一金属线槽内;

c.同一电源不同回路有抗干扰要求的线路用隔板隔离或采用屏蔽电线且屏蔽护套一端接地,无抗干扰要求的线路可敷设于同一线槽内。 (4)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与接地线不应熔焊连接。 (5)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不应做电气设备的接地线。 5.2.2.5电缆头制作、接线和线路绝缘测试 主控项目

(1)低压电线和电缆、线间和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值,必须大于0.5MΩ. (2)电线、电缆接线必须准确,并联运行电线或电缆的型号、规格、长度、相位应一致。 一般项目

(1)芯线与电器设备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a.截面积在10mm2及以下的单股铜芯线和单股铝芯线直接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b.截面积在2.5 mm2及以下的多股铜芯线拧紧搪锡或接续端子后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c.截面积大于2.5 mm2的多股铜芯线,除设备自带插接式端子外,接续端子后与设备或器具的端子连接;多股铜芯线与插接式端子连接前,端部拧紧搪锡;

d.多股铝芯线接续端子后与设备、器具的端子连接; e.每个设备和器具的端子接线不多于2根电线。 (2)电线、电缆的芯线连接金具(连接管和端子),规格应与芯线的规格适配,且不得采用开口端子。

(3)电线、电缆的回路标记应清晰、编号准确。 5.2.2.6火灾探测器的安装 主控项目

(1)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2)探测器周围0.5m内,不应有遮挡物;

(3)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4)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边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并应接近回风口安装,至多孔送风顶棚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5)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度; (6)探测区域内的每个房间至少应设置一个火灾探测器,感温、感光探测器距光源距离应大于1m;

(7)感温感烟探测器的保护面积和保护半径应按下表确定:

共 11 页 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建设监理部 第 11 页

西江佳园项目 消防安装工程监理细则

地 探测器的保护面积A和保护半径r 面 房间高层顶坡度(θ) 面 度 θ≤15° 15°<θ≤30° θ>30° 积 h ( m) A(m2) r ( m) A(m2) r ( m) A(m2) r ( m) 2(m) ≤80 h≤12 80 6.7 80 7.2 80 8.0 感烟6< h≤探测 80 6.7 100 8.0 120 9.9 >80 12 器 h≤6 60 5.8 80 7.2 100 9.0 感温≤30 h≤8 30 4.4 30 4.9 30 5.5 探测 >30 h≤8 20 3.6 30 4.9 40 6.3 器 (8)探测器一般安装在室内顶棚上,当顶棚上有梁时,梁间净距小于1m时,视为平顶棚。在梁突出顶棚的高度小于200mm的顶棚上设置感烟、感温探测器时,可不考虑梁对探测器保护面积的影响;

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为200~600mm时,应按GB50116-98附录B的图表确定探测器的安装位置;

当梁突出顶棚的高度超过600mm时,被梁隔断的每个梁间区域应至少设置一个探测器;

当被梁隔断的区域面积超过一个探测器保护面积时,应将被隔断的区域视为一个探测区域,并按有关规定计算探测器的设置数量;

(9)安装在顶棚上的探测器边缘与下列设施的边缘水平间距宜保持为: a.与照明灯具的水平净距不应小于0.2m;

b.感温探测器距高温光源灯具(如碘钨灯、容量大于1000W的白炽灯等)的净距不应小于0.5m;

c.距风扇的净距不得小于1.5m;

d.距不突出的扬声器净距不应小于0.1m;

e.与各种自动喷水灭火喷头净距不应小于0.3m; f.距多孔送风顶棚孔口的净距不应小于0.5m; g.与防火门、防火卷帘的间距一般为1-2m。

(10)房间被书架、设备或隔断等分离,其顶部至顶棚或梁的距离小于房间净高的5%时,每个被隔开的部分应至少安装1个探测器;

(11)当房屋顶部有热屏障时,感烟探测器下表面至顶棚的距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共 12 页 理工大学工程兵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建设监理部 第 12 页

火灾探测器的种 类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