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学-陈振明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公共政策学-陈振明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 标准:①必须有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或项目。②在工作描述中,必须有某种 表示这种的工作。③必须有那些从事这一职业的人自己的组织或专业行会。④必须有一川 明确的或被认可的职业伦理规范。

(3) 政策分析职业化的现状。①美的政策分析的教育培训已得到充分的发展。② 政策分析的就业者人数不断增加。③大量分析家不为政府工作,也不向政府提供有偿服务, 而是在营利组织和 NPO。④在职业化组织方面,美政策分析的学术研究团体及职业协会已 有相当规模。⑤在职业伦理方面,形成一套为所有的或大多数政策分析者所认同和遵守的 职业伦理规范并非易事。

15、研究公共政策学的理由。(见案例分析部分)

16、研究公共政策学的现实意义。(同上)

第二章、政策分析的基本框架

1、政策分析的基本模式。

(1) 全面理性模式(纯粹理性模式):泛指决策者能够依据完整而整合全面的资 料作出合理性的决策。它主张,为了一个理性的决策,政府的决策者必须知道所有的社会 价值偏好及其相对权重,所有可能的备选方案,每一个备选方案可能产生的后果;必须能够 估计每一个政策方案可能得到或者失去的社会价值比例,能够选择最经济有效的政策方案。 它构成以后的几乎所有政策分析模式的出发点。

(2) 有限理性模式: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对备选方案的选择,所追求的不是最优 的方案,而是次优或令人满意的方案。有限理性模式对全面理性模式作了深层次的批评, 并强调政策制定中非理性因素的重要性。

(3) 渐进模式(林德布洛姆):政策制定所根据的是过去的经验,经过渐进变迁 的过程,从而获得共同一臻的政策。它以现行的政策作为基本方案,在与其他新方案相互 比较后,制定出对现行政策的修改,增加的新政策。 (4) 别。

混合扫描模式:渐进主义与理性主义相结合的产物,考虑到决策者能力的差

(5) 最优化模式:德洛尔。四种基本假设:①优化的政策制定包含了一种增加合 理性内容的努力。②超理性的过程起重要作用。③这些超理性的政策制定阶段可由各种手 段加以改善。④当代大部门政策制定的实践已滞后,这能够且应该改善。

2、政策分析的理论:概念理论、认知理论、因果理论、规范理论。

3、政策分析的多样化方法论。

(1)

数学最优化:以运筹学、管理科学和决策科学为基础。、

(2) 计量经济学方法:以经济学和统计学为基础,强调统计回归分析,这种方法

可用来预言。

(3) 准实验方法:以心理学和社会学为基础,强调努力安排事前实验、事后实验、 控制团体和非随机的、准实验的团体。 (4) (5)

行为过程方法:以政治科学为基础,强调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的过程。 多元标准决策方法:目的是分析最好的备选方案,并加以结合和分配。

4、政策分析的基本任务及程序。 (1) (2) (3) (4)

帮助决策者确定政策目标。 找出达成目标的各种可能的办法。 分析每个备选方案的各种可能的结果。 依一定的标准排列各种备选方案的顺序。

5、政策分析的构成因素:问题、目标、备选方案、效果、标准、模型、政治可行性。

6、政策分析过程的基本步骤:问题界定、标准设立、方案搜寻、结果预测、方案氛择、政 策执行与监测、结果评估与政策变迁。(具体看案例分析部分)

第三章、问题界定

1、政策问题。

(1)定义: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或状况,而且也是一种主观感知及集体行动的 产物。它是一种由相当数量的社会成员感觉到的与人的利益、价值和要求相联系的,并由 团体活动所界定的。以及为政府所认可、认为必须加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2)构成要素。

①存在一种客观条件或情况。②它是被感知的。③是大多数人所感知到的一种情况。④价 值、利益、要求的冲突。⑤需要、受剥夺、不满足感的产生。⑥团体活动过程。⑦权威当 局认为有必要采取行动加以解决的问题。

(3)政策问题的性质。

①政策问题的相互依赖性。

②政策问题的主观性:产生问题的外部条件是被有选择地加以定义、分类、解释和测量的。

③政策问题的人工性:只有当人类做出关于改变某些问题情景愿望的判断时,政策问题才 有可能。

④政策问题的动态性:问题和定义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

(4)政策问题的种类。

邓恩认为可以分为:结构良好的问题、结构适中的问题、结构不良的问题。

2、问题界定为什么非常重要?与问题解决的关系是什么?

答:A、(1)问题界定或问题构造是政策分析过程的逻辑起点,也是政策分析过程中最为 关键而困难的一步。

(2)成功的问题解决需要为正确的问题找到正确解决办法,我们失败的原因更多的是由于 解决错误的问题,而不是由于为正确的问题找到错误的解决办法。

(3)可产生关于问题性质及其潜在解决办法的政策分析方法。

B、二者的关系:

(1) 政策分析是一个动态的、多层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问题界定的方法俦 于问题的解决方法。问题界定的方法是高的方法或元方法,而问题解决的方法是低阶方法, 是由元方法派生出来的。 (2) (3)

成功的问题解决需要为正确的问题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成功地界定问题的标准不同于妹子些成功地解决的标准。成功的问题解决要

求分析者为一个清楚论述了的问题获得正确的解决办法;相反,成功的问题构造要求分析都 为模糊的、缺乏定义的问题获得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3、问题界定的途径。 (1) (2)

接受当事人或决策者提供给我们的问题 用实用的途径或社会标准的途径来界定问题。

4、问题界定的方法。(看案例分析部分)

(1)边界分析。(2)类别分析。(3)层次分析。(4)综摄法。(5)头脑风暴法。(6)多视

角方法。(7)假设分析。(8)论证图标。(9)问题文件法。

第四章、目标、指标和标准

1、 澄清目标的重要性。

(1) 政策目标是决策者凭借决策手段所要取得的东西是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制 约着公共决策及政策分析的全过程。 (2)

在多数场合,决策者并不清楚所要达到的目标或目的,或难以将目标清楚地

表达;目标多方面,甚至彼此相冲突。 (3) (4)

目标隐含着决策者所要采取的行动过程。

澄清目标给方案提供合理的基础,是政策分析的一个关键。

2、基本的政策目标。 (1) (2) (3) (4)

增长:其实质,为了提高包括下一代在内的后代的消费水平。 效率: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

稳定: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公平:分配公平。

3、澄清目标的困难。

(1) 价值因素。①社会上的个人、团体、阶层或阶级存在着不同甚至冲突的价值 观,并引起大臻政策目标上的冲突与争论。②确定某个目标所依据的价值判断相当复杂。

(2) 政治原因:公共政策目标是政治过程的产品。①决策者存在政治上的考虑。 ②利益团体的存在及对公共政策施加影响。 (3)

目标的多重性及冲突。

4、澄清和确定目标的途径和方法。

(1)价值分析和政治分析。

A、为澄清目标作价值分析,主要解决目标反映谁的价值观,目标相状群体的利益等问题。

B、①弄清决策者的政治立场,政治需要和政治观点,评估这些立场需要和观点是如何影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