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史知识梳理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中国古代音乐史知识梳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三国、两晋、南北朝 清商乐

清商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汉魏相和诸曲与南方民间音乐的总称。它的形式大致与相和诸曲相同,它所使用的宫调系统亦与相和哥相同,被称为清商三调。伴奏乐器有节鼓、琴、瑟、筝、筑、琵琶、箜篌、笙、笛、萧、埙、钟、磬等。现存清商曲辞多为吴歌、西曲 吴歌

吴歌是东晋、南朝时流传于建康一带的民歌。如《子夜歌》《上声歌》等 西曲

南朝时流传于江陵一带的民歌,表演形式有舞曲和倚歌。如《莫愁乐》《那呵滩》等。 歌舞戏

歌舞戏是南北朝后期兴起的一种有故事情节、角色化妆、歌舞兼具,并有伴唱和管弦伴奏的戏曲雏形。它形成与汉代百戏有直接渊源。代表剧目有《大面》、《钵头》、《踏摇娘》。 稽康 《声无哀乐论》

《声无哀乐论》是由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稽康所著,文章通过秦客与东野主人的八次论难阐述“声无哀乐”的观点。对于音乐的本质,稽康认为音乐是客观的存在,哀乐之情是主观的存在,两者并无因果关系,即“心之与声,明为二物”,这与儒家的表情说相对立。他肯定了音乐的娱乐作用和美感作用,否定了儒家提倡的音乐教化作用、道德作用,反对无视音乐的艺术性。稽康的“声无哀乐论”与儒家的音乐思想(记载在〈乐记)中)共同构成了我国封建社会中音乐思想两大潮流的源头 三百六十律

南朝钱乐之为附会历数,按日当一管的乐律思维逻辑计算的。对于音乐实践毫无意义 新律 南朝宋·何承天在三分损益法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创造了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是世界律学史上十分重要的成就。 笛律

晋荀勖的笛律在乐器改良中制成十二笛,每笛适吹一调,其中运用了“管口校正”。 《广陵散》

又名〈广陵知息〉,东汉末年产生于广陵地方的一首琴曲,其题材内容,可能是〈琴操〉中的〈聂政刺韩王曲〉。这是流传至今唯一一首具有戈矛杀伐气息的琴曲,现保存在明代朱权的〈神奇秘谱〉中。反映了汉以来历代人民不满封建迫害,赞扬英雄人物,追求光明幸福的精神境界。魏晋名士稽康善弹此曲,临终之前所弹〈广陵散〉被称为绝响。 《酒狂》

传为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所作。〈酒狂〉的音乐基本上是一个主要曲调在不同高度上稍加变化重复,各段见加入过度性连接而成。琴曲使用了在古琴音乐中罕见的三拍子,并在弱拍中出现低音、长音,造成头重脚轻、站立不稳的

感觉。刻画出醉酒者醉酒后迷离恍惚、步履阑珊的神态。联系阮籍所处的时代分析,他的醉酒佯狂正是当时清谈之士一种消极斗争的手段。 《碣石调·幽兰》

传自南朝梁代的丘明,这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琴谱,属于文字谱 隋、唐、五代 宫廷燕乐: 燕乐

广义:又称宴乐,即宴饮之乐。专指天子及诸侯宴饮宾客时所用的音乐。隋唐时

期的燕乐以其宏大的体制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放射出异彩,标志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已经达到空前

的高度和水平。燕乐中多部伎与坐、立部伎的发展是建立在多民族音乐并存的基础之上的。

隋唐宫廷砚=燕乐集中反映了隋唐时期音乐文化的最高成就,源于汉魏时期传统音乐的积累和外族音乐的大量传入,具有继承性和兼容性,其实质是我国封建社会音乐文化的精华,是在长期积淀的基础及一定政治经济社会条件的产物。

狭义:唐代多部伎的第一部即燕乐 大曲

大曲,又称燕乐歌舞大曲,是一种综合器乐、歌唱、舞蹈,喊有多段结构的大型乐舞。它是汉魏时相和大曲与清商大曲进一步向更高程度的再发展,代表隋唐音乐文化的高度水平。其特点为:歌、舞、乐三位一体,结构庞大、节奏与速度复杂多变,通常分为:散序、中序、破。著名的大曲有《霓裳羽衣曲》、《秦王破阵乐》

霓裳羽衣曲

是唐代著名歌舞大曲之一,是一部较具有浪漫主义气息的作品。有唐玄宗创作,也属于法曲。原作已经失传,现存的是宋代姜夔的《霓裳中序第一》。 法曲

除大曲外的的另一种隋唐宫廷燕乐的重要形式,因用于佛教法会得名,风格较为清淡,其曲调、乐器运用承袭了汉民族清乐体系的精华,又吸收了佛道、外族音乐。 多部伎

隋初建立的以法令形式颁布的多部伎的燕乐体制,多部伎的发展是建立在多民族音乐并存的基础之上的。

隋代“七部伎”: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礼毕

隋代“九部伎”:西凉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康国伎、疏勒伎

唐代“九部伎”:燕乐、西凉伎、清商伎、高丽伎、安国伎、文康伎、康国伎、疏勒伎、扶南伎

唐代“十部伎”:燕乐、西凉伎、清商伎、高丽伎、高昌伎、安国伎、文康伎、康国伎、疏勒伎、扶南伎 二部伎

分坐、立部伎,是晚于多部伎形成的唐代宫廷燕乐。它们以表演特色、规模、人数作为区分的标志,多数乐舞具有西域音乐与中原音乐相融合的新风格。

坐部伎人数少,堂上表演,其六部乐舞以抒情、幽雅见长,音乐细腻、并注重个人技巧

立部伎人数多,堂下表扬,其八部乐舞以气势磅礴见长,场面宏伟,并伴以擂鼓。 民间俗乐: 曲子

隋唐时期的一种可以填写各种歌词的新兴民间歌曲形式。它是经过长期积累下来的汉民族传统音乐与西域传入的音乐在社会上的遗留,进入城市后迅速得到市民和文人的喜爱,并迅速发展。其内容大多反映当时人民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曲子所填歌词称为曲子词,曲子的特点:来自民间,有配乐形式是长短句的,且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表现的内容广泛且丰富。 变文

唐代佛教寺院用于宗教宣传的一种说唱形式。佛教徒在宣讲教义时为了将深奥的佛教哲理通俗化,利用讲故事的方式进行宣传,这种方式被称为“俗讲”,所用的讲唱本子叫“变文”。变文可分为佛经故事(如《木莲变文》、《地狱变文》)和民间故事(如《王昭君变文》、《孟姜女变文》等),目前敦煌藏经洞保存我国最早的说唱本子。 散乐

散乐是隋唐时期重要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据史书记载,在南北朝以后,散乐与百戏为同义词。包括杂技、武术、幻术、滑稽表演、歌舞戏、参军戏等形式在内的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它较大程度上概括了民间表演艺术的所有形式。 隋唐时期重要的的艺术表演形式之一。南北朝后, 隋唐音乐机构: 宫廷管辖

教坊 教坊是从政府管理中分离出来的、有宫廷直接管理的音乐机构,

专门为宫廷燕月的表演培养人才,有皇帝派专人管理,教坊中乐工是具有高水平的歌舞、器乐人材

梨园 梨园是由唐玄宗在禁苑附近设立的音乐机构,以教习、演奏法曲为主,其乐工是从太常乐工中挑选出的,以演奏丝竹之戏为主 政府管辖

太常寺 唐代最高音乐行政机构兼管雅乐和俗乐。

大乐署 对宫廷艺人进行训练和考核的严格管理机构,其训练、学习标准极高

鼓吹署 专门管理仪仗中鼓吹乐的机构

唐代音乐机构的建立都是为了适应当时音乐发展的需要,尽管它们的规模、职能各不相同,但却培养了大批音乐人材,促进了唐代音乐的发展 文字谱

文字谱是用文字记述古琴弹奏指发、弦序和音位的一种记谱法。我国现存唯一的文字谱是《碣石调·幽兰》,它由六朝梁代丘明传谱,原谱则是唐人手抄的卷子。由于文字谱过于繁复,使用不便,经唐代琴家曹柔减化,发展成为减字谱 减字谱

由唐末琴家曹柔创立的古琴文字谱,是由文字谱减化而来。这种记谱法使用减字拼成某种符号记录左手按弦指法和右手弹奏指法,它是一种只记录演奏法和音高,不记录音名、节奏的记谱法,其特点为:“字简而义尽,文约而音赅”。减字谱是对文字谱记谱法的一次重大改革,是一种沿用千年而未被取代的古老记谱法。 燕乐半字谱

我国工尺谱的一种早期形式,因谱字由半字符号组成而得名 律吕谱

相传唐开元年间就有此谱,至宋代,赵彦肃传谱的《风雅十二诗》即用此谱。谱中用十二律吕名称表示旋律的音高,以一字一音的格式用律吕名称的第一字标在歌词每一字右下方。谱中载有12首《诗经》中的歌曲 俗乐二十八调音高字谱

俗乐二十八调音高字谱是一固定调性质的体系,用以表达音高记谱的字符也是一个固定调性质。可能是唐代的燕乐半字谱。 八十四调

八十四调理论是隋代万宝常在龟兹音乐家苏祗婆的“五旦七调”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七声与十二律旋相为宫。它的提出建立了我国古代宫调理论中较为完整的体系 二十八调

指唐代宫廷燕乐所用的宫调体系,又称“燕乐二十八调”、“俗乐二十八调”。与隋代八十四调有着密切渊源关系。它对宋元以来的俗乐有较大影响对其解释有“为调式”、“之调式”两种体系。宫﹑商﹑角﹑羽四声各七调。

近古时期(宋、元、明、清)的音乐

时代特征:戏曲音乐迅速发展 宋、元 重要特征:市民音乐发展 由于市民音乐的繁荣,宋元音乐文化出现巨大转折,音乐性质上,我国音乐主流由宫廷转向民间,音乐形式上我国音乐最具代表性的形式有转向戏曲 戏曲音杂剧 乐 南戏 乐器与器乐 琵琶 出现很多“品”,音域较宽 古琴 琵琶、三弦 器乐合奏 明、清 重要特征:传统音乐中的说唱、民歌、戏曲、歌舞音乐、器乐、五大类均已形成自身特有的体系 戏曲音乐 音乐发展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