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碳族元素方程式复习总结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高一化学必修一碳族元素方程式复习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高一化学必修一碳族元素方程式复习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碳族元素方程式总结

高一化学碳族元素方程式:

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Si + O2 == SiO2↑(加热) SiO2 + 2C == Si + 2CO↑(高温) SiO2 + CaO == CaSiO3 (高温) C +2Cl2 == CCl4 (加热) C + Si == SiC (高温) 2H2SO4(浓)+ C == CO2↑ + 2H2O + 2SO2↑ 加热 C + 4HNO3(浓)== CO2↑ + 4NO2↑ + 2H2O SiO2 + 4HF == SiF4 + H2O 制磨砂玻璃 NaCO3 + SiO2 == Na2SiO3 + CO2↑

CaCO3 + SiO2 == CaSiO3 + CO2↑ 此二者需高温,为制造玻璃的步骤 金刚石、晶体硅:原子晶体 石墨:混合晶体 别称总结

苛性钠NaOH 纯碱、苏打Na2CO3 小苏打NaHCO3 漂白粉Ca(ClO)2 碱石灰CaO、NaOH的混合物 石膏CaSO4\生石膏2CaSO4\ 高岭石Al2(Si2O5)(OH)4 石英SiO2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知识点总结

一、物质的分类 金属:Na、Mg、Al 单质

非金属: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纯 盐氧化物:CO、NO等

1 / 10

高一化学必修一碳族元素方程式复习总结

净 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 按酸根分 无氧酸:HCl

强酸:HNO3、H2SO4 、HCl 酸 按强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 一元酸:HCl、HNO3

合 按电离出的H+数分 二元酸:H2SO4、H2SO3 物 多元酸:H3PO4 强碱:NaOH、Ba(OH)2 物 按强弱分

质 弱碱:NH3?H2O、Fe(OH)3 碱

一元碱:NaOH、

按电离出的HO-数分 二元碱:Ba(OH)2 多元碱:Fe(OH)3 正盐:Na2CO3 盐 酸式盐:NaHCO3 碱式盐:Cu2(OH)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混 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 乳浊液:油水混合物

物 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

2 / 10

高一化学必修一碳族元素方程式复习总结

二、分散系相关概念

1. 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 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 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 分散系 溶 液 胶 体 浊 液

分散质的直径 <1nm(粒子直径小于10-9m) 1nm-100nm(粒子直径在10-9 ~ 10-7m) >100nm(粒子直径大于10-7m)

分散质粒子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许多小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 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 实例 溶液酒精、氯化钠等 淀粉胶体、氢氧化铁胶体等 石灰乳、油水等 性质 外观 均一、透明 均一、透明 不均一、不透明 稳定性 稳定 较稳定 不稳定 能否透过滤纸 能 能 不能 能否透过半透膜 能 不能 不能

鉴别 无丁达尔效应 有丁达尔效应 静置分层

注意:三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三、胶体

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

①. 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

3 / 10

高一化学必修一碳族元素方程式复习总结

如: 胶体胶粒是由许多 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100nm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 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100nm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②. 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溶胶、 溶胶、 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3、胶体的制备 A. 物理方法

① 机械法:利用机械磨碎法将固体颗粒直接磨成胶粒的大小

② 溶解法:利用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合适的溶剂中形成胶体,如蛋白质溶于水,淀粉溶于水、聚乙烯熔于某有机溶剂等。 B. 化学方法

① 水解促进法:FeCl3+3H2O(沸)= (胶体)+3HCl

② 复分解反应法:KI+AgNO3=AgI(胶体)+KNO3 Na2SiO3+2HCl=H2SiO3(胶体)+2NaCl 思考:若上述两种反应物的量均为大量,则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如何表达对应的两个反应方程式?提示:KI+AgNO3=AgI↓+KNO3(黄色↓)Na2SiO3+2HCl=H2SiO3↓+2NaCl(白色↓) 4、胶体的性质:

① 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粒子对光散射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物理现象。丁达尔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胶体微粒直径大小恰当,当光照射胶粒上时,胶粒将光从各个方面全部反射,胶粒即成一小光源(这一现象叫光的散射),故可明显地看到由无数小光源形成的光亮“通路”。当光照在比较大或小的颗粒或微粒上则无此现象,只发生反射或将光全部吸收的现象,而以溶液和浊液无丁达尔现象,所以丁达尔效应常用于鉴别胶体和其他分散系。

② 布朗运动——在胶体中,由于胶粒在各个方向所受的力不能相互平衡而产生的无规则的运动,称为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

③ 电泳——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胶体具有稳定性的重要原因是同一种胶粒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另外,胶粒在分散力作用下作不停的无规则运动,使其受重力的影响有较大减弱,两者都使其不易聚集,从而使胶体较稳定。

4 / 10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