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六西格玛黑带试题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0六西格玛黑带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89.顾客需求包括: A. 顾客及潜在顾客的需求(VOC) B. 法规及安全标准需求 C. 竞争对手的顾客需求 D. 供货商的需求

(4)90.界定阶段(Define)是六西格玛DMAIC项目过程的第一步.在这个阶段,我们应该做的工作包括: A. 确认顾客要求和确定过程 B. 更新和完善项目特许任务书 C. 确定项目度量指标 D. 明确问题的主要原因

(3)91. 亲和图(Affinity Diagram)可应用于以下场合: A. 选择最优方案

B. 用于归纳思想,提出新的构思 C. 整理顾客需求 D. 评价最优方案

(3)92. 以下什么是一个好的项目问题陈述所共有的组成部分 选择所有可能的回答: A. 问题对象描述具体 B. 有清楚的时间描述 C. 结果可测量 D. 含有解决方案

(4)93. 高端过程图(SIPOC) 能令员工了解企业的宏观业务流程是由于: A. 它描述了每个详细流程 B. 它确认过程之顾客 C. 它确认过程之供方 D. 它阐明过程的结果

(6)94. M车间生产螺钉.为了估计螺钉的长度, 从当日成品库中随机抽取25个螺钉,测量了它们的长度,样本均值为22.7mm.并且求出其长度总体均值的95%置信区间为(22.5, 22.9).下述哪些判断是不正确的: A. 当日生产的螺钉中,有95%的螺钉之长度落入(22.5, 22.9)之内. B. 当日任取一个螺钉,其长度以95%的概率落入(22.5, 22.9)之内. C. 区间(22.5, 22.9)覆盖总体均值的概率为95%.

D. 若再次抽取25个螺钉,样本均值以95%的概率落入(22.5, 22.9)之内.

(5)95.在测量系统分析计算重复性和再现性 (R&R)时,相对于极差法(Range Method)而言,采用方 差分析和方差估计法的优点是: A. 计算简便

B. 可以估计交互作用的影响 C. 可以进行深层次的统计分析 D. 是精确算法,计算结果没有误差

(7)96. 对部分实施因子试验的理解,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混杂现象的出现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B. 混杂现象的结果是可以选择的

C. 任何主效应与二阶交互效应的混杂都必须避免 D. 存在某些二阶交互作用的混杂通常是可以允许的

(7)97. 在下列哪些情况中可以使用方差分析方法: A. 比较多个正态总体的均值是否相等 B. 比较多个正态总体的方差是否相等 C. 比较多个总体的分布类型是否相同

D. 分解数据的总变异(Variation)为若干有意义的分量

(7)98. 在试验设计中,我们常常要将原来对于因子设定的各水平值实行\代码化\例如在2 水平时,把\高\低\二水平分别记为\及\这样做的好处是: A. 比未代码化时提高了计算的精度.

B. 代码化后,可以通过直接比较各因子或因子间的交互作用的回归系数之绝对值以确定效应 的大小,即回归系数之绝对值越大者该效应越显著;而未代码化时不能这样判断.

C. 代码化后,删除回归方程中某些不显著之项时,其它各项回归系数不变;未代码化时,在删 除某些不显著之项时其它各项回归系数可能有变化.

D. 由于代码化后,各因子或因子间的交互作用的回归系数之估计量间相互无关,如果在对系 数进行系数显著性检验时, 某系数P—value较大(例如大于0.2),证明它们效应不显著, 可以直接将其删除;而未代码化时,各项回归系数间可能有关,因而即使某系数系数显著 性检验时的P—value较大,也不能冒然删除.

(7)99. 在改进阶段中,安排了试验的设计与分析.仅对新建立的模型进行一般的统计分析是不够的,还 必须进行残差的诊断.这样做的目的是: A. 判断模型与数据的拟合是否有问题 B. 判断各主效应与交互效应是否显著

C. 协助寻找出因子的最佳设置,以使响应变量达到最优化 D. 判断试验过程中试验误差是否有不正常的变化

(7)100.对于响应曲面方法的正确叙述是: A. 响应曲面方法是试验设计方法中的一种

B. 响应曲面方法是在最优区域内建立响应变量与各自变量的二次回归方程 C. 响应曲面方法可以找寻到响应变量最优区域 D. 响应曲面方法可以判明各因子显著或不显著

(7)101.在两水平因子试验时,增加若干个中心点的优点是: A. 可以得到纯误差项 B. 检验模型的弯曲性 C. 使模型系数的估计更准确 D. 不破坏正交性和平衡性

(7)102.在2水平全因子试验中, 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因子C及交互作用A*B是显著的, 而A,B,D均不显 著, 则在选取最佳方案时, 应考虑: A. 找出因子A的最好水平 B. 找出因子c的最好水平

C. 找出因子A和B的最好水平搭配 D. 找出因子D的最好水平

(7)103. 在因子设计阶段,对3个因子A,B及C,进行二水平全因子共11次试验后,可以确认3者皆 显著,但却发现了显著的弯曲.决定增做些试验点,形成响应曲面设计.一个团队成员建议在新设计 中使用 CCF(中心复合表面设计,Central Composite Face-Centered Design).他这样建议的好处 是:

A. 原有的11次试验结果仍然可以利用. B. 新设计仍保持有旋转性(Rotatability). C. 新设计对每个因子仍只需安排3个水平.

D. 新设计对每个因子的代码水平仍保持在(-1,1)范围内.

(7)104. 稳健参数设计(田口方法)中的误差因素,指的是: A. 元器件参数所取数值的误差 B. 用户使用环境条件变化形成的误差 C. 重复试验中的随机误差

D. 产品制造过程中工艺条件变化形成的误差

(8)105. RX 控制图比X-MR (单值移动极差) 控制图应用更为普遍的原因在于: A. RX 图可适用于非正态的过程 B. RX 有更高的检出力 C. RX 图作图更为简便 D. RX 图需要更少的样本含量

(8)106.在X图中,下列情况可判为异常: UCL A B C CL C B A LCL

A. 连续3点中有2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的B区以外 B. 连续15点落在中心线两侧的C区内 C. 连续9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 D. 连续4点递增或递减

(8)107. 在芯片生产车间,每天抽8块芯片检查其暇疵点个数.为了监测暇疵点数,对于控制图的选用, 下列正确的是:

A. 使用C控制图最方便

B. 也可以使用U控制图,效果和C控制图相同,但不如C控制图方便 C. 也可以使用p控制图, 效果和C控制图相同,但不如C控制图方便 D. 使用np控制图, 效果和C控制图相同

(8)108. 在控制图的应用中,可灵敏地检测过程均值发生小偏移的控制图有: A. 平均值和极差控制图 B. 累积和(CUSUM)控制图

C. 指数加权滑动平均(EWMA)控制图 D. 单值和移动极差控制图

(9)109. 在下列项目中, 属于防错设计 (Poka-Yoke) 的是 A. 汽车停车后车门未关好,报警器报警

B. 文件编辑后忘记保存,退出时询问是否保存文件 C. 计算机的串口和相应插口被设计为梯形 D. 电梯门未关闭时不运行

(10)110. 对于PFMEA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一个过程只有一个失效模式

B.增加检测手段一般可以降低故障检测难度 C.降低风险发生的频度需要清除造成故障的原因 D.过程控制方法决定了失效的严重度

(10)111. 下面关于QFD的正确表述是:

A. 质量屋的\屋顶\三角形表示工程措施之间的相关性 B. 如果没有数据,可以不做市场竞争能力的评估 C. 各级质量屋是各自独立的,互相之间没有关系

D. 质量功能展开的四个阶段可根据产品的规模和复杂程度等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

(10)112. 在六西格玛管理中,对于失效模式及影响分析(FMEA),下述哪些项的描述是正确的: A. FMEA用于评估失效模式的严重度,发生概率以及检测失效的能力,进而计算其RPN. B. 通过FMEA分析,可以将RPN较低的失效模式筛选掉,以减少X的数量. C. 失效模式越是容易探测,则探测度分数越高.

D. 在决定失效模式效应的严重度时,只有在危害安全及违反法规时,才给予最高的评分10或9.

(10)113. 某精益六西格玛团队决定要减少某企业吸塑工序的吸塑模换模时间,你认为可能采用以下哪些 方法进行原因分析和减少换模时间: A. 内换模和外换模作业分析

B. 动作时间研究,并尽量将内换模作业转换为外换模作业 C. 标准化作业,减少时间波动 D. 将外换模作业转换为内换模作业

(9)114. 绘制价值流图的作用包括: A. 分析流程中的非增值过程,使过程精益化 B. 显示物流和信息流的联系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