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8 生态修复可行性研究报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7.2 资金筹措

该项目估算总投资***万元,其中:申请以工代赈资金***万元,县镇自筹资金***万元。

表8—3 项目融资计划表

序号 1 2

融资渠道 申请专项资金 自筹资金 合计 金额(万元) 融资条件 比例(%) 申请补助 自筹 100 第八章 效益评价

8.1生态效益

项目建成后,可有效地改善***及周边区域的生态环境,有效遏制大风危害,控制水土流失,对涵养水源、调节气候、抗御干热风、冰雹、防风固沙、控制土地荒漠化及洪涝灾害等方面是其它任何工程所不能代替的。

***生态环城工程的实施,可以保护省道318线以及克—额公路,改善道路两旁环境,提高森林的覆盖率,改善***恶劣的生态环境,

33

其主要作用表现在,首先,调节热量平衡,减少地表蒸发量,增加大气降水以及降低风速,减少干热风危害等。其次,涵养水源、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抵御自然灾害。

1、林带的防风作用

(1)由4-6行乔木,灌木组成的林带,有效防风距离为林带平均林高的23—31倍,平均降低风速40—47%。

(2) 林网的综合防风作用:气流经过第一网格后,网格内平均风速降低29.8%;第二个网格风速平均降低38.4%;第三个网格平均降低42.8%。

2、林带对空气温度的影响

一般的情况,在春秋季节林带具有增温作用,春季可使省道318线气温提高0.7—3.5℃,秋季提高0.6—2.3℃,夏季林带具有降温作用,可使气温降低0.1—2℃。

3、林带对空气温度的影响

林带对空气温度的影响,在树高25倍范围内,平均相对湿度提高4.8—12.5%,在干热风后,对照点的空气相对湿度降低53%,而均在林带保护范围内,仅能降低3—14%。

8.2社会效益

通过***生态工程绿色环城生态工程的实施,可以提高全镇人民对林业及森林生态的认识,促进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经济的发展。由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生态工程建设,是一

34

项利国利民的工程。

8.3环境影响评价

1、项目建成后进行成片土地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养殖业,改善生态环境,形成人工小气候,可以建立一个人工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并逐步进入良性发展阶段,使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2、项目建成后,可以提高项目区的绿化覆盖率,减少了土地空闲状态和时间,基本满足“资源→环境→经济”相互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

3、水土等农业资源得到保护性开发利用。大面积的植树种草,减少水分蒸发量,促进水土保持,涵养水源,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同时得到充分利用;在土地开发中,通过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等措施,将极大改变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

4、项目建成后,由于实行了节水灌溉和配方施肥等农业技术,基本抑制了化肥随排水向地下水的转移,减少了化肥对水体、大气等的污染,有利促进了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成后,可以初步改善***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为全镇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

35

第九章 项目管理

***生态林建设综合治理工程项目,是***生态环境治理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在建设期间的组织管理、建设管理、资金管理和建成后的运行管理,要按照《国家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同时要严格按照批准的建设方案和建设规模,组织实施,不得对项目任意扩大或缩小。

36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