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地发展》讲解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地发展》讲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实用标准文档

在形而上学看来,事物及其在思想上的反映即概念,是孤立的应当逐个地和分别加以考察的、固定的、僵硬的、一成不变的研究对象;他们的说法是:“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可见,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是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考察事物,它的实质是不承认事物内部的矛盾。

与形而上学相反,辩证法是从联系、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方面来考察客观事物及其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的。越来越多的自然科学材料表明,“自然界的一切归根到底是辩证地而不是形而上学运行的。”因此,要精确地描绘宇宙和人类及其发展,以及这种发展在人们头脑中反映,只有用辩证法才能做到,辩证法代替形而上学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必然结果。

3 、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巨大功绩及历史局限性 ( 1 )黑格尔唯心辩证法的巨大功绩

黑格尔的最大功绩是恢复了辩证法,他第一次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成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地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黑格尔提出这个任务,确实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功绩。他的辩证法的历史观是“新的唯物主义观点的直接的理论前提。”(《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42 页) ( 2 )黑格尔辩证法的历史局限性

恩格斯深刻剖析了黑格尔辩证法的致命弱点和历史局限性,他指出“黑格尔的体系没有解决向自己提出的这个任务。”因为黑格尔虽然在当时是最博学的人,但是,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种种限制,首先,受到自己有限的知识和见解的限制;其次受到自己时代的有限的知识和见解的限制;最后,是受他的唯心主义体系所限。他没有完成这一任务。在他那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被弄得“头足倒置了” 黑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体系和它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标志着旧哲学的终结。 4 、唯物辩证法的创立及其意义

恩格斯指出:“一旦了解到以往的德国唯心主义是完全荒谬的那就必然导致唯物主义,”必须把辩证法与唯物主义有机结合起来,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即现代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的产生,是世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首先,在社会历史观方面,与以往旧的哲学的唯心史观不同的是,它把唯物辩证法贯穿于社会历史领域,把社会历史看作人类自身发展过程,而它的任务就在于发现这个过程的规律。其次,在自然观方面,针对以往的形而上学自然观,唯物辩证法认为自然界也有自己时间上的历史、天体和生存在天体上的有机物种也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过程。可见,唯物辩证法的创立,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一场深刻变革,同时它也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转变奠定了哲学基础。

(二)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第 9 — 12 段) 1 、唯物史观产生的历史条件,一般原理和重要意义 ( 1 )唯物史观产生的历史条件

19 世纪 30 — 40 年代,英法运动不断高涨,先后爆发了三次大规模的工人武装起义。这些阶级斗争的历史表明:第一,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确立,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和斗争在欧洲最发达的国家升到了首要地位。第二,阶级斗争“日益令人信服地证明资产阶级经济学关于资本和劳动的利益一致,关于自由竞争必将带来普遍和谐和人民普遍福利的学说完全是撒谎。”第三,必须重新考虑作为这些事实的理论表现的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这就迫使人们对以往的全部历史作一番的研究,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的产生已成为必然的了。 ( 2 )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

唯物史观认为:以往的全部历史,除原始状态外,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些相互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 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社会经济结构形成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 3 )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

唯物史观的产生在人类认识史上有着伟大意义,它把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避难所——历史观中驱逐出去;它找到了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正确道路;它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 、剩余价值学说的基本原理和伟大意义 ( 1 )剩余价值学说的基本原理

马克思和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一理论武器,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秘密,并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劳动价值论,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剩余价值学说认为: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劳动成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是资本家生产的唯一目的,也是资本主义对工人进行剥削的基本形式。资本主义生 产过程就是剩余价值的增殖过程。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 2 )剩余价值学说的伟大意义

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指明了工人受剥削的根源,找到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和正确途径,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 3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使社会主义不再是建立在理性、正义、平等、永恒真理等等之上的空想,而使它立于现实基础之上。所以,本章最后做出结论是唯物主义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 三

本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论述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社会力量以及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本章的中心内容是系统地阐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全书重点,共 36 段。 (一)科学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矛盾冲突在工人阶级头脑里的反映 (第 1 — 3 段) 1 、只有运用唯物主义历史观,才能认识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 ( 1 )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主要有两点:

第一,生产以及随之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

第二,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形态中,社会产品分配以及划分阶级和等级都是生产和产品交换决定的,阶级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 2 )从以上唯物史观引伸出两个结论:

第一,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都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即经济关系的变更中去寻找,而不应当在人们头脑里,在永恒真理和正义的认识中和哲学中去寻找。

第二,用来解决社会弊端的手段,应当从现存的经济关系的物质事实中发现出来,而不是象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从头脑里臆造出来。

2 、科学社会主义是客观存在的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冲突在工人阶级头脑中的观念的反映。

科学社会主义是如何产生的?简言之,它不是从人们头脑里产生的,而是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产生的,它是资本主义矛盾冲突在工人阶级头脑中的反映,它是资本主义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的矛盾冲突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物质经济根源。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第 4 — 21 段)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产生时起就包含着不可克服的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1 、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 1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首要方面是生产的社会化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在简单商品基础上逐渐发展起来的。资产阶级从 15 世纪经过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和机器大工业这三个历史阶段,把分散的小生产变成社会化的大生产,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体现者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主要表现为:生产资料使用社会化;生产过程的社会化;产品的社会化。所以,产品由个人劳动变成了许多人的共同创造,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一个人能够说:这是我做的,这是我的产品。”

( 2 )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

资本主义生产是私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生产,社会化生产的产品是劳动者共同劳动的社会成果,但它都不归劳动者共同占有,而被资本家私人占有了。财富越来越多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

资本主义社会化生产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冲突的基础。这一矛盾将随着资本主义方式的发展而日益激化。 2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两种表现

( 1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

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以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占有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将生产资料变为资本,作为剥削雇佣劳动者的手段。而丧失了生产资料的无产阶级,则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出卖,遭受资本家的残酷剥削与压迫。这样,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便处于尖锐的对立之中。

( 2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生产上,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中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条件下,生产者之间的社会联系是通过商品交换来实现的。商品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市场交换需要进行生产,他们谁也不知道产品在市场上的供求情况,是否能够收回成本,各自都盲目的进行生产,这样整个

社会生产必然导致生产无政府状态,资本家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尽量采用先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强竞争力,而这又使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更加严重。这就形成了个别企业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 17 世纪和 18 世纪的商业战争”,指欧洲各大国之间为争夺同印度和美洲通商以及殖民地市场而进行的一系列战争。最初主要的竞争国家是英国和荷兰。 17 世纪下半叶,英国为争夺战殖民地市场和海上霸权,同荷兰进行了三次战争( 1652 — 1654 、 1665 — 1667 、 1672 — 1674 ),后两次战争,荷兰得到法国的支持。后来决定性的战争在英国和法国之间展开。所有这些战争都是以英国取得胜利而结束,到 18 世纪末,在英国手中已经集中了几乎全部的世界贸易。 3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必然导致经济危机。 ( 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

经济危机的爆发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的结果。竞争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迫使资本家必须遵守两条“强制性法令”:不断改进技术和无限扩张生产规模。由于机器的改进,就人为地造成劳动力过剩,形成一支真正的产业后备军,即失业大军。改进的机器成了资本家用来对付工人的机器,劳动资料夺走工人手中的

文案大全

实用标准文档

生活资料。由于机器的改进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使生产无限扩张,造成生产过剩,因为市场的扩张赶不上生产的扩张,“生产力按几何级数增长,而市场最多也是按算术级数扩张,”这样就造成了经济危机。 ( 2 )经济危机的实质和特点

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过剩的危机。经济危机到来的表现是:“商业停顿、市场盈溢、产品滞销、银根奇紧,信用停止、工厂关闭”,工人失业增加,工人 实际收入下降和生活资料缺乏,生产急剧下降。造成社会生产力和产品的大量浪费与破坏。

经济危机的特点是周期性发生的,按照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四个阶段周而复始地爆发着,差不多每隔 10 年就重复一次。从 1825 年以来资本主义社会已经经历过 6 次危机。 ( 3 )经济危机的后果。

在经济危机中,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达到剧烈爆发的地步“经济的冲突达到了顶点:生产方式起来反对交换方式,生产力起来反对已经被它超越的生产方式。”总之,经济危机的周期性爆发,一方面暴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没有能力驾驭已经发展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表明日益增长的生产力要求清除资本主义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4 、垄断组织的出现,为社会主义准备了完备的物质条件 ( 1 )垄断组织的出现的原因

经济危机所表现出来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激烈冲突,迫使资本家在保存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前提下,在不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原则下,改变生产组织形式,于是产生了垄断组织。 ( 2 )垄断组织形式及其作用

垄断组织形式多种多样,恩格斯概括了当时出现的三种形式:股份公司,托拉斯和资本主义的国有化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托拉斯是国内同类产品的企业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统一规定产量和出售价格,垄断某些商品的产销,以谋取高额利润。

这些垄断组织的出现,部分地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的局限性,例如大规模的交通机构,即邮政、电报、和铁路等投资大,周期性长的项目是私人资本无力承担的,因而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为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某些新的可能性。 ( 3 )垄断组织引起的后果

垄断组织必然引起两个后果:第一,使资本家变成了专靠剪息票,拿红利的寄生虫,在交易所里进行投机,除此之外,资本家再也没有其他社会职能了。资本家生产方式最初排挤工人现在却排挤资本家了。第二,垄断组织特别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并没有消除生产力的资本属性,更没有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反而激化了这一矛盾,使它发展到了顶点。

垄断和国有化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但却使生产社会化高度发展,在客观上就为社会主义革命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便于无产阶级夺取 政权后,利用这种形式和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实行社会主义国有化,由社会占有生产资料

(三)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第 22 — 24 段) 1 、生产力的发展客观上要求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

要解决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只有实行现代生产力的社会占有,生产力的这种社会本性客观上要求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这就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由社会占有生产资料,才能使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性质相适应。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是一种历史必然性。这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社会基本经济规律

文案大全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