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的江苏自考06073财政审计的部分内容,希望有帮助 - 图文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收集的江苏自考06073财政审计的部分内容,希望有帮助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税收会计报表

税收会计报表根据税收会计的总账,明细账等账簿编制,税收会计报表按照预算科目和主要项目反映税款的征收,入库,提退和结存等情况,以地税为例,税收会计报表包括: 税收会计报表包括

1税收资金平衡表,总括反映一个征收单位的税收来源和形态等税收资金运动情况,并对以下各明细表进行控制 2应征税金明细表,它是以月,年为报告期,按税种反映本月预算应征税款累计情况的报表,

3入库税金明细表,它是以月,年为报告期,按预算收入科目和预算级次详细反映税款入库情况的报表。

4待征税金变动情况月报表,它是以月,年为报告期,按税收收入和其他收入大类,反映各种税收收入(按税种反映)和其他收入本月及期末实有欠税情况的报表。

5提退税金明细报表,它是以月,年为报告期,按税种和提退性质,详细反映本月和期末累计提退税金情况的报表。

6减免税金明细表,它是以月,年为报告期,分税种,和减免性质,反映本月和期末累计减免税款情况的报表。 7资产负债表 8收入支出表 9经费支出明细表

10专项业务费支出明细表 税收统计报表

税收统计,税源统计和税政统计,是税务统计的三个组成部分,税收,税源统计报表包括1个税收分经济类型统计总表,8个分税种分经济类型统计表和1个税收欠税分项目统计表,其中,税收统计报表和税源统计报表是审计的重点。

第三节,税收征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为了完成税收计划,税务部门,寅吃卯粮,或者有税不征,

2004年春,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根据审计署转交的举报信,通过计算机审计方法查出了C市国税局违反税收征管法批准资金充裕的13家钢铁企业延期纳税10.63亿元的问题,审计人员分析了上述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国税部门受税收任务的约束,将延期纳税作为调节杠杆,人为控制税收入库进度;二是近年来C市钢铁业发展迅猛,地方政府为了控制财政预算,通过不同形式干预税务机关执法,要求税务部门调控收入进度, 二混库

三招商引税,变相搞税收返还

四税收部门执法犯法,运用虚开增值税发票,以费抵税等手段导致国家税款流失。 五税企联合虚开增值税发票。 第四节,税收征管审计内容和方法 一税收计划完成情况审订

税收计划是财政预算的主要内容,是税务机关及征管人员组织税款入库的重要依据,对税收计划完成情况审计,主要通过核对税务部门征收各项税收的征收数,国库入库数,财政部门列报数是否一致,审查税收收入的实际情况及其真实性;分析税收超收或短收的原因,分析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的收入实现情况,是否与相关的经济要素增长相适应, 二税源管理情况审计

新的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后,新的税收征管模式以纳税户自行申报为基础,突出税收的征,管,查三方面职责相分离,在新的征管模式下,税源管理是税收征管的起点,也成为税收审计的重点内容,审查与评价税务部门履行职责的情况,离不开对税源的管理情况的审计。

税源管理既包括税务部门对纳税人应纳税情况的监管情况,也包括税务会计对税款申报,税款征收,税款减免,税款入库等的核算情况,因此,税源管理情况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

第一, 审查税务部门是否按要求对纳税人进行全面登记管理,有无因工作不力造成对纳税人漏征漏管的问题。 第二, 审查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监控是否到位,是否有力,有无因对纳税人申报应纳税额严重失实情况,严重偷

逃税款情况的失察,造成税收流失严重的问题,对纳税人的异常申报情况是否及时进行纳税评估。

第三, 审查税务部门在企业申报的基础上,对应征税金,入库税金,企业欠缴税金,税收减免等税源组成内容

的核算是否合规,核算结果是否真实,有无为留有余地而隐瞒少报税源等问题。

三税收政策执行情况的审计

税法和税收政策是国家税收活动的法律规范,是国家调整税收分配关系的基本准则,税收筹集预算收入,调节国民经济等职能作用的发挥,都是通过税法和税法政策得以实现的。政策执行情况审计,就是审查地方政府,税务部门是否按照税法和税收政策的规定,及时,足额组织税收收入,。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 第一, 审查地方政府,税务部门有无侵蚀税基和改变法定税率,少征税款。

第二, 审查地方政府,税务部门有无超越税收管理体制规定的权限,在国家规定之外制定减免税政策。

第三, 审查税务部门有无放宽国家统一税收政策规定条件和范围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变相扩大减免税范围,增

加减免税项目。

第四, 审查有无层层下放减免税审批权限,将属于中央和省级的权限下入到基层政府和税务部门。 四税收征管制度执行情况审计

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税务登记制度,纳税申报制度,账簿凭证管理制度,税款征收制度,税务检查制度,代扣代缴制度,违法处罚制度和税务复议制度等,同时,对增值税的征管进行重大的改革,实行根据发票注明税金进行税款抵扣制度。为保证税收抵扣真实,准确,相应实施了专业化的征管稽核制度,包括专门税务登记,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建立发票交叉核查的电子计算机征管体系等内容。税收征管制度执行情况审订,就是审查税务部门是否按照税收征管管理法,的规定,组织税收收入和管理税收业务,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

第一, 审查税种的开征或停征是否依照国家的统一规定执行,有无应征未征或应停未停的问题,

第二, 审查税务部门是否按规定为所有纳税人办理了纳税登记手续,登记的内容是否全面,清楚,纳税人发生

变化是否及时办理了变更登记,重新登记或注销等。

第三, 审查税务部门是否及时为纳税人办理纳税申报,税款超过期限是否及时催缴入库,滞纳金是否按规定收

缴,减免滞纳金有无经过审批,是否符合制度规定,

第四, 审查地方政府或税务部门有无违规改变征税办法,对企业应缴税收实行承包或变相承包的办法,造成税

收收入流失的问题。

第五, 审查税务部门是否按规定办理企业缓税,有无以缓代免造成收入流失,或违规批准企业超期缓税的问题, 第六, 审查地方政府和税务机关是否正确处理依法征税和完成税收计划的关系,有无为了完成税收计划,在企

业当年没有庆缴税收的情况下,预先征收属于下年的税收,搞寅吃卯粮的问题,或者在税收计划完成的情况下,将当年已征收税款列入收入过渡户或者退库,推迟到下年度入库,压低当年收入规模,人为调节收入水平的问题,

第七, 审查税务部门所征税款是否及时足额缴入国库,税款所属预算级次的划分是否正确,有无延压,截留,

转移税款以及挤占上级财政收入等问题。

第八, 审查税务部门对发票的印制,领用,保管,核销制度是否完善,手续是否齐全,有无因发票管理漏洞造

成税收流失的问题,

第九, 审查税务部门稽核算检查制度是否健全和有效,内部控制是否合理,可靠,税务违法处理是否合法,定

性是否准确,处理是否适度,有无以罚代税的现象,

第十, 审查税务部门对税务代理的管理是否有力,有无因代扣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缴未缴税款,造成收入

流失的问题,

五税收提退情况审计

税收提退影响国库资金的安全,对税收提退情况进行审计,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第一, 税务部门办理的税收提退内容是否符合国家规定,有无自定政策增加退税项目,违规办理超范围退库的

问题,

第二, 税务部门办理退库的预算级次是否符合财政体制的规定,有无混淆预算级次,多退上级财政收入的问题,

六税收报表审计

通过税收报表的审计,一方面可以直接发现税务部门在执行税收政策和实施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发现问题的疑点和线索。对税收报表进行审计,主要审查以下内容:第一,税收报表的完整性,报表是否齐全,完整,有无漏表,漏项。

第三, 各报表数字来源的真实性,各项数字是否根据相关账簿的数字填列,汇总报表是否与基层单位报表的汇

总数字一致,有无估列代报。

第四, 各报表数字的平衡关系是否正确,

第五, 各报表之间的数字勾稽关系是否合理,是否成立, 七税收审计的常用方法及其应用

第一审阅法,审阅法就是根据国家统一的税收法律,法规,制度的规定,对各级财政部门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有关政策和业务管理文件,档案等,包括正式制发的文件,会议纪要,领导批示,业务审批文件等,进行对照检查,审阅法主要适用于对税收政策执行情况和税收征管制度执行情况审计。

第二核对法,核对法就是将税务部门与税收征管有关的会计记录或资料进行对比,核实,验算,税收审计中,主要适用于对税收会计报表,会计账簿,会计凭证以及税收统计报表的审查,核对法通常并不能直接产生审计证据,它更主要的是为深入审查税务机关执行国家税收政策情况,税收征管情况提供线索和疑点。

第四, 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就是将与税收征管相关的一些数字资料进行对比和综合分析,在税收审计中,

对比分析法运用比较广泛,除了税收报表,审计,其他审计内容几乎都要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

第五, 延伸法,延伸法就是通过对税务部门税收征管活动涉及到的单位进行延伸检查,以评判税务部门工作或

进一步认定问题的方法,延伸法是税收审计的重要方法,通过延伸审计,一方面可以掌握对被审计的税务部门工作进行评判的依据,另一方面可进一步发现在对税务部门审计时没有发现的问题,并明确税务部门的征管责任。

第五节,流转税审计

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是我国现行税制中的主体税种,是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税收审计要重点关注的税种,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计税收征收情况 审计征税范围

主要审查税务部门确定的征税范围是否符合税法的有关规定,有无未纳入征收范围的应税货物或劳务,造成少征或不征税款的问题,重点审查

1销售的货物或应税劳务是否全部纳入征税范围,

2视同销售的货物和视同提供应税劳务的行为是否按规定纳入征税范围。 3混合销售行为的划分以及兼营劳务与货物的划分是否合法,合规。 审计计税依据

税法规定,增值税和营业税从价依率计征;消费税主要从价依率计征,也有部分是从量定额计征,因此审计销售额(营业额)和销售量等计税依据,是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审计的重中之重。

审计销售额(营业额)或销售量,主要审查税务部门在征税过程中,是否严格审核纳税人的应税销售额(营业额)或销售量,尤其要注意审查纳税人从购买方收取的价外费用,以及采取折扣销售,以物易物,以旧换新,还本销售等特殊销售行为时税务部门是否严格按规定全额予以征税。

对于消费税计税依据的审计,还要重点关注有无侵蚀消费税税基问题,一些企业利用消费税只在生产环节征收的政策,通过成立独立或非独立核算的销售公司,降低生产环节的销售价格, 减少消费税计税价格,逃避消费税税收。

审计时,主要审查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申报的价格明显偏低的,是否依照法定权限按规定核定其计税价格。 审计应纳税额

根据税法规定,增值税,消费税实行税款抵扣制度,增值税纳税人购进的原材料等已缴纳的税款,应从根据计税销售额计算的应纳税额中予以扣除,消费税纳税人用外购的已税消费品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也允许计税

时扣除外购应税消费品已缴的消费税税款。

增值税和消费税应纳税额的审计,要在审计纳税人计税销售额的基础上,重点审查纳税人进项税额的抵扣是否符合规定,有无违反规定多扣税款问题。对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审计,主要审查税务部门对纳税人抵扣进项税额的范围和标准的确定是否符合规定,有无违规批准企业扩大范围或提高比例多抵扣进项税额的问题。 二审计税收管理情况 审计纳税人资格认定情况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直接关系到对企业征税适用的税率和征管办法,根据税法规定,一般纳税人可以采取税款抵扣的办法,依17%的税率计征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则不得采取税款抵扣的办法,而是采取简易办法,依6%的征收征收增值税,纳税人类型不同,适用的税率不同,税务部门对其征税的方法也不同,所以一般纳税人资格的认定是增值税征管的重要内容,也是审计的重点内容,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情况的审计,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1税务部门认定一般纳税人资格适用的标准是否符合规定,按照规定,只有应税项目的销售额达到规定的标准,经常发生增值税纳税行为,会计核算健全的企业,才符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条件,

2税务部门认定和审批一般纳税人资格的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审核是否严格,有无违反规随意下放审批权限或超越权限将小规模纳税人,个体经营者认定为一般纳税人,或者将一般纳税人认定为小规模纳税人,根据政策规定,会计核算健全的小规模纳税人成为一般纳税人,要报经县以上国家税务局批准,个体经营者须经省级国家税务局,才能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审计发票管理情况

发票管理是税收征管活动的重要内容,发票管理的好坏,影响到税源的多少,尤其是增值税,由于实行进项税额抵扣制度,税务部门对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成为增值税征管的关键环节,因此,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情况的审计是税收管理情况审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1税务部门是否按照规定严格限定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使用范围,是否只对一般纳税人发放,有无超范围,发放增值税专用发票。

2税务部门是否严格按规定批准和监督纳税人领购增值税专用发票, 3税务部门是否严格按规定监督纳税人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

4基层税务征收机构是否按规定的范围,物品种类和税率,代小规模纳税人开具专用发票。 三审计税收减免情况

1994年以来的税制改革,对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的减免税规定比较严格,减免税权限主要集中到国务院,而且减免税项目大量减少,除了税法规定的减免税项目以及国家授权有关部门制定或保留的一部分减免税政策外,任何地区和部门都无权决定减税,免税,对税收减免情况进行审计,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第一, 地方政府和税务部门是否正确贯彻执行税法和国务院规定的有关减免税政策,有无违反税法统一规定,

超越管理权限,自行制定减免税优惠政策的问题。

第二, 税务部门有无改变或放宽减免税条件,增加减免税项目,扩大或缩小减免税范围,延长减免税期限进行

减免税的问题,

第三, 税务部门有无不按规定对减免的税款先征后退还,而是采取直接抵留的办法, 第四, 税务部门有无超越权限,违反规定程序审批减免或口头减免问题。 四审计税收提退情况

根据现行财税管理体制及有关政策规定,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提退的项目主要包括减免退税,出口退税和误收退税,对税收提退情况进行审计,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第一, 税务部门办理的退税项目是否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之内,有无超范围办理税收提退事项,或假借误收退税

名义调节收入进度的问题,

第二, 税务部门办理退税的级次是否与入库时一致,是否与财政体制规定一致,有无改变级次或混淆级次办理

退税,影响上级财政收入问题,

第三, 税务部门办理退税的退税比例是否符合规定,有无提高或降低退税比例, 影响财政收入或纳税人利益问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