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化学选修四 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教案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人教化学选修四 第二章第三节 化学平衡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三节 化学平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化学平衡状态等基本概念。

2、理解化学平衡状态形成的条件、适用范围、特征。

3、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使学生理解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掌握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

1、用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从而提高判断平衡状态、非平衡状态的能力。

2、利用化学平衡的动态特征,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3、通过浓度实验,逐步探究平衡移动的原理及其探究的方法,引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4、加强新知识的运用,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处是掌握新知识的关键,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思维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从日常生活、基本化学反应事实中归纳化学状态等,提高学生的归纳和总结能力;通过溶解平衡、化学平衡、可逆反应之间的联系,提高知识的总结归纳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化学平衡的概念及特征,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2、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3、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及化学平衡常数的简单计算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引入]我们已经学过许多化学反应,有的能进行到底,有的不能进行到底。请同学们思考并举例说明。

[讲]化学反应速率讨论的是化学反应快慢的问题,但是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是不够的,因为我们既希望反应物尽可能快地转化为生成物,同时又希望反应物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生成物。例如在合成氨工业中,除了需要考虑如何使N2和H2尽快地转变成NH3外,还需要考虑怎样才能使更多的N2和H2转变为NH3,后者所说的就是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化学平衡。

[板书]第三节 化学平衡

[讲]如果对于一个能顺利进行的、彻底的化学反应来说,由于反应物已全部转化为生成物,如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就不存在什么反应限度的问题了,所以,化学平衡主要研究的是可逆反应的规律。

[板书]一、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

[思考]大家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我现在在一个盛水的水杯中加蔗糖,当加入一定量之后,凭大家的经验,你们觉得会怎么样呢?

开始加进去的很快就溶解了,加到一定量之后就不溶了。 [问]不溶了是否就意味着停止溶解了呢? [讲]回忆所学过的溶解原理,阅读教材自学思考后回答:没有停止。因为当蔗糖溶于水时,一方面蔗糖分子不断地离开蔗糖表面,扩散到水里去;另一方面溶解在水中的蔗糖分子不断

1

地在未溶解的蔗糖表面聚集成为晶体,当这两个相反的过程的速率相等时,蔗糖的溶解达到了最大限度,形成蔗糖的饱和溶液。

[讲]所以说刚才回答说不溶了是不恰当的,只能说从宏观上看到蔗糖的量不变了,溶解并没有停止。我这里把这一过程做成了三维动画效果,以帮助大家理解溶解过程。 [投影]演示一定量蔗糖分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讲]这时候我们就说,蔗糖的溶解达到了平衡状态,此时溶解速率等于结晶速率,是一个动态平衡。

[板书]溶解平衡的建立

开始时v(溶解)>v(结晶) 平衡时v(溶解)=v(结晶) 结论: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探讨]我们学过那些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有什么特点?

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能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反应,叫做可逆反应.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完全,

[讲]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里,加0.01molCO和0.01molH2O(g),的体系中各组分的速率与浓度的变化 [投影] 速

率 V正 相等

V逆

时间

[讲]开始时c(CO) 、c(H2O)最大,c(CO2) 、c(H2)=0。随着反应的进行,c(CO) 、c(H2O)

逐渐减小,正反应速率逐渐减小;c(CO2) 、c(H2)逐渐增大,逆反应速率逐渐增大,进行到一定程度,总有那么一刻,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的大小相等,且不再变化

[板书]二、化学平衡状态

1、定义:指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问]化学平衡有什么特征? [投]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 (1)动:动态平衡v(正)=v(逆)≠0 (2)等:v(正)= v(逆)

(3)定: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一定,各组分的含量保持不变。 (4)变:条件改变,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建立新的平衡。

[小结]对于不同类型的可逆反应,某一物理量不变是否可作为平衡已到达的标志,取决于该物理量在平衡到达前(反应过程中)是否发生变化。若是则可;否则,不行。

第2课时

[问]1、平衡状态的特征及实质?2、影响速率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投影] 逆:可逆反应(或可逆过程)

等:V正 =V逆(不同的平衡对应不同的速率)

动:动态平衡。达平衡后,正逆反应仍在进行(V正=V逆≠0) 定:平衡时,各组分浓度、含量保持不变(恒定)

2

变:条件改变,平衡发生改变平衡状态各成分含量保持不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

改变影响速率的条件,来打破原有平衡,建立新平衡

[板书]第三节 化学平衡(二) 一、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科学探究]实验2-5 已知K2Cr2O7 的溶液中存在着如下平衡:Cr2O72- +H2O

2CrO42-+2H 。K2Cr2O7 为橙色,K2CrO4为黄色。

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 mL 0.1 mol/L K2Cr2O7溶液,然后按下表步骤操作,观察并记录溶液颜色的变化。 [投影] 滴加3~10滴浓硫酸 滴加10~20滴6 mol/LNaOH K2Cr2O7溶液 橙色 黄色 [科学探究]实验2-6 向盛有5 mL 0.005 mol/L 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 mL 0.01 mol/L KSCN溶液,溶液呈红色。在这个反应体系中存在下述平衡:Fe3+3SCN-

Fe(SCN)3

(1) 将上述溶液均分置两支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饱和FeCl3溶液4滴,充分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4滴1 mol/L 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2) 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各滴加0.01 mol/L NaOH溶液 3-5滴,观察现象,填写下表。 [投影]

1 2 编号

步骤(1) 滴加饱和FeCl3溶液 滴加浓的KSCN溶液 现象 颜色加深 颜色加深 C生 增大 增大 步骤(2) 滴加NaOH溶液 滴加NaOH溶液 现象 试管都有红褐色沉淀,且溶液颜色变浅 C生 都减小

[活动]结合溶液颜色变化,进行分析,填写表格。 [投影] 操作 现象 C生 V正 V逆 V正与V平衡 逆 原混合液 保持不保持不保持不变 保持不相等 不移动 变 变 变 滴加浓FeCl3溶液后达到平衡 加深 增大 增至最大后减小 增大 V正>V逆 向右移动 [问]上述两个实验中,化学平衡状态是否发生了变化,你是如何判断的? 从中你能否知化学平衡的因素?

[投影]填写下列表格,总结浓度是如何影响化学平衡的 浓度的变化 v正 v逆的变化 结果 平衡移动 平衡移动结果 增大反应物浓度 减少反应物浓度 增大生成物浓度 减少生成物浓度 [活动]根据表格,完成V-T图 [投影]

3

[板书]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正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逆反应速率加快,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过渡] 哪些状态物质受压强影响比较大?如何影响的?压强也能够影响化学反应速率,那究竟如何改变呢?

[讲]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固态、液态物质的体积受压强影响很小,压强不使平衡移动。反应中有气体参加:压强减小→浓度减小→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反之亦然。

[板书]二 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2、如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改变压强不会使平衡移动。

[活动]根据压强对平衡的影响画出增大压强的V-t图 [投影]

[过]我们知道,加热可以加快固体溶解,那同时也可以提高结晶速率,那么温度对化学平衡有没有影响呢?

[板书]三、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科学探究]实验2-7 NO2 球浸泡在冰水、热水中,观察颜色变化

4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