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计算书(整体)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毕业设计计算书(整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2 页 共 70 页

(1)水文地质 路线所经区位于江苏省北部,在黄淮海平原南部。第四系覆盖厚度不大,土层薄,局部地段基岩裸露,属丘陵坚硬,半坚硬岩类工程地质区,地基承载力较大,岩石抗压强度700-1000kg/cm3。地下水受地质构造、断层的影响控制,分布不均,各地段差异很大,总的来说,基岩分布区地下水极少,断层以东沿运河及废黄河一带地下水较丰富,PH值为7-7.4,硬度为14-25度,单井出水量为40-90T/h,该地段为粉砂——壤土层,地下水位极易受气候、地表水的影响,平均地下水位0.8m,不够稳定。年平均气温15℃,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最低气温-9.5℃,最大风速20.2m/s。

(2)交通组成 经调查预测,建成初期交通组成如下表2-1所示:

表2-1交通量

车 型 总 重(KN) 小汽车 跃进NJ-131 解放CA-10B 东风EQ-140 黄河JN-150 太脱拉138 53.60 80.25 92.90 150.60 211.40 20.20 19.40 23.70 49.00 51.40 前轴重(KN) 38.20 60.85 69.20 101.60 80.00 后轴重(KN) 1 1 1 1 1 2 1 1 1 1 1 后轴数 前轴数 交通量(辆/日) 1500 1200 800 1000 800 600 年交通量增长率6%。

2.3设计技术标准

1.4.1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 1.4.2 设计年限:15年。 1.4.3 设计车速:120km/h

2.4路线设计总则:

(摘自<<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路线设计应在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所选定的路线走向与主要控制点的基础上,先作出总体设计,再结合主要技术指标的运用,进行路线方案对工程造价,自然环境,社会效益等有较大影响时,应做同等深度的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第 3 页 共 70 页

(1)路线设计应根据公路的等级及其在公路网中的作用,合理利用地形,正确运用标准.注意与铁路,航运,空运,管道运输等的配合,协作,并结合地形,地质,水文,筑路材料等自然条件,通过综合分析,认真进行方案研究,合理选用主要技术指标。 (2)路线设计对公路的平,纵,横三个方面应进行综合设计,做到平面顺适,纵坡均衡,横面合理。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特别注重线形设计,使之在视觉上能诱导视线,保持线形的连续性,在生理和心理上有安全感和舒适感。同时,还应同沿线环境相协调。 (3)路线与桥梁,隧道,立体交叉,沿线设施等构造物应组成有一定风格的建筑物群,并利用绿化或工程设施改善它们同沿线地形的配合,消除因修建公路而造成的对自然景观的破坏。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借助公路透视或三维模型检查线形设计同沿线景观的配合与协调,其他各级公路有条件时,也可利用公路透视图检验线形设计。 (4)采用分期修建方案时,必须作出总体设计方案,并根据近,远期交通量以及资金筹措情况作出分期修建设计。分期修建的设计应使前期工程在后期仍能充分利用,并为后期工程的修建留有余地和创造有利条件。

3平面线形设计

3.1说明

根据近远期规划,建设规模和性质,现场勘测,确定路的基本走向和主要控制点。道路选线是一个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设计性强的一项工作。它是由面到片,由片到线,由粗略到细致的过程,选线应注意的以下几点:

(1)道路选线应根据道路使用任务和性质,综合考虑路线区域,国民经济发展情况与远景规划。

(2)深入调查当地地形,气候,地质水文等情况。 (3)力求路线短捷及保证行车安全。

(4)选线要贯彻工程经济与运营经济结合的原则。 (5)充分利用地形,搞好路线平,纵横三面结合。

(6)大中桥位应在服从路线总方向的原则下,对路桥进行综合考虑。

(7)道路应尽量减少交叉次数,合理选用交叉类型,以达到行车安全畅通的目的。 (8)道路设计应实行远近结合,分期修建,分段定级的原则,以取得投资及用地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最佳的效果。

第 4 页 共 70 页

(9)应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同时道路与道路或道路与铁路尽量减少交叉次数,以达到行车安全畅通的目的。

(10)要考虑施工条件对选定路线的影响。

本课程设计根据地形图上路线的起始点,定出了两个中间控制点(即三条导向线)JD1,JD2。

公路平面线形由直线,平曲线组合而成,平曲线又分为圆曲线和回旋线两种。因此,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是平面线形的主要组成要素。

3.2路线平面设计

3.2.1设计原则

(1)平面线形必须与地形,地物,景观等相协调,同时应该注意线形的连续与均衡性,并同纵面线形相配合。

(2)直线路段应根据地形等因素合理选用,一般直线路段的最大长度应控制在20V,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段长度不得小于6V,反向曲线间的直线长度不得大于2V。(单位:m,v为设计车速,以km/h计)

(3)圆曲线作为一般规则,设计时应尽量采用大半径在受限制的情况下,也宜首先选用一般最小半径,避免极限半径,对于高速公路,设计时速为120km/h时,按《公路路线设计规范》表7.3.2和7.3.3规定,一般最小半径1000m,极限最小半径650m,但圆曲线最小半径不宜超过10000m。

(4)当平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时,应设置缓和曲线。《公路路线设计规范》7.4.3规定,不设缓和曲线的最小圆曲线半径数值时,可不设缓和曲线,直线与圆曲线可经相连接。设计时速为120km/h时,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100m。

(5)视距有:停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公路路线设计规范》7.9规定,高速公路设计时速为120km/h时,停车视距为210m。

(6)设计时速为120km/h时,平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为600m,最小值200m。

3.3方案比选

平曲线要素设计:根据规范,对JD1,JD2外的半径测算,然后根据圆曲线,缓和曲线的要素进行设计计算。本路段为高速公路时速120km/h,为丘陵平原地形,《标准》7.4规定,除四级路可不设缓和曲线外,其余各级公路都应设置缓和曲线。

淮阴工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3.3.1方案一:

第 5 页 共 70 页

(1)本路段在JD1处的桩号为K0+772.715转角为21o02`33.7\,为保证行车顺畅,在此处设平曲线,取R=2500m,满足规范要求。

几何要素:

JD1 K0+772.715 取α=21o02ˊ33.7\缓和曲线长度Ls(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20km/h):

0.036V3Ls= =0.036×1203/2500=24.883m (3-1)

RLs≥

V =120/1.2=100m 1.2取整数位为5的倍数,采用缓和曲线为200m,《公路工程技术标准》7.4.3规定,V=120km/h时,最小缓和曲线为100m。

圆曲线的内移值P:

P=Ls/24R?Ls/2384R3 (3-2)

=2002/24×2500—2004/2384×25003 =0.667m 总切线长T:

先求q=Ls/2?Ls/240R2?2002?2003240?25002=100.000m (3-3) ,21?02.56?100.00=564.430m(3-4) 所以T=?R?P?tan?q =(2500+0.67)tan22243?1 圆曲线总长度L:

??180????2.290? (3-5) ??Ls?2R?180????200??2?2500 L?R?1???180??Ls?2500?21.04????180?200?1118.161m (3-6) 满足平曲线最小长度的规定,其中圆曲线长度为1118.161m,符合规范所列圆曲线最小长度100m的规定。

五个基本桩号如图3-1所示:

ZH=JD – T= K0+772.715-564.430=K0+208.285 HY=ZH + Ls= K0+208.285+200=K0+408.285

HZ=HY +(L-Ls)= K0+408.285+(1118.161-200)=K1+326.446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