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城故事,法律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费城故事,法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维护公平正义的法律人 费城故事由汤姆.汉克斯与丹泽尔.华盛顿共同主演, 讲述了一位因为同性恋而患 上了艾滋病的律师遭遇歧视、不公正待遇,但是却在另一位律师的帮助下最终维护 了自身合法权益的故事。影片中,Andy 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律师,但是由于他因为同 性恋而患有艾滋病后,他的世界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让人感动的是,他 的家人并没有嫌弃他,而是包容他,在整个社会都遗弃他的时候,为他撑起了一片 小小的却温暖的天空。Miller 本质上是一个善良的律师,虽然一开始他对同性恋的 态度也是不解、嘲笑,想与之保持距离,但是后来他渐渐的接受 Andy,并且成为 Andy,甚至是同性恋者的代言人,他要承担的并不是来自于官司本身输赢的压力, 并且还有社会对于他这种行为的排斥和误解。但是他却坚持了下来,我想这不仅是 因为他本身善良的本性,最重要的是他作为一个法律人的责任感,始终坚持公平正 义。他在实践“法律的目的在于公正”。 作为一个律师,应当为辩护人的合法权益据理力争,以法律为依据,以公正为 基础,以维护被害人的利益为根本。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和标准去评价当事人、为当 事人辩护。所以虽然 Miller 一开始对同性恋者的态度并不认同,但是后来他心中法 律人的自觉唤醒了他,他放弃自己的喜恶,以一个律师的角度去了解 Andy,体谅同 性恋者,真正的从他们的利益出发,为正义代言。 法律的公正是没有国界的,在中国,根据《律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规范》第 四条、第五条的规定,律师应当忠于宪法和法律,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 绳,严格依法执业。律师应当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维护国家法律与社会正义。律 师应当诚实守信,勤勉尽责,尽职尽责地维护委托人的合法利益。因此,律师的职 业操守既要维护法律的公平,公正,还要为辩护人作出最大的“维护”。但是现实生 活中,往往不尽如人意。 每个法律人学生时代都对法律有着美好的期待和向往,社会的残酷,腐败的风 气却使这些公平正义的愿望被逐渐消磨殆尽,面对物欲横流的社会,即将走向社会的我们应该怎样选择?我并没有想好,也没有准备好以一个法律人的身份走向这个 社会,我想,我能做的只有严格的要求自己,虽然没有能力帮助别人,但是我能做 到的是匡扶自己心中的正义,不去做违背公平正义的事。 不管怎么说,法律职业的初衷是善的,只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不断的去克服 恶劣的现实环境,建构一个框架,使其真正能够实现其最初的价值取向。 律师是一个高尚的职业,它值得我们的尊敬。

道德禁忌和法律公正——《费城故事》有感

美国影片《费城故事》,事实上被我理解成一个诉诸于感性的道德禁忌和根植于理性的法律公正,以现实的法庭为战场,展开斗争并在斗争中不断相互协调、相互寻求切入点的严肃命题。在看完影片后,我脑中一直盘旋着一个疑问:我们是否可以因为,某件事在伦理道德上无法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就完全否认其在现代文明的产物——法律上——应该获得的承认和保护?

好莱坞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娱乐电影充斥银幕的商业化梦工场,而严肃题材影片,必然会在商业效益上影响投资商的投资热情。然而,据资料显示,似乎在94年,一批对历史反省,对社会关注的严肃题材影片出现,包括与《费城故事》同年上映的《肖申克的救赎》这类监狱题材影片。

在中央电视台的影评里,我看到过以下一段文字,十分切合我对《费城故事》的评价:

“《费城故事》讲述了一个艾滋病患者用法律维护自己权利利益的故事,它被称为“好莱坞面对艾滋病”的影片。它标志着好莱坞不再逃避社会现实,而正式向泛滥美国的艾滋病宣战了。影片号召人们关心帮助艾滋病人,同时赞扬了艾滋病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社会引起广泛关注”。

安德鲁和乔是费城的两名年轻律师。但是,安德鲁不敢告诉老板自己是一名同性恋者,并且染上了爱滋病。就在他刚获提升不久,却因老板发现了秘密而以他丢失文件为由把他解雇了,安德鲁找到乔希望他接受这个案子。 安德鲁的家人支持他走上法庭,但被告却坚持不承认是因此原因解雇安德鲁的。安德鲁衰弱的身体已无法承受剧烈的抗艾滋病药物的静脉注射,他预感到自己快不行了。但他仍坚强地挺过了激烈的法庭答辩。

到了审判的日子,陪审团终于宣判原告安德鲁受到不公正解雇,被告应负责赔偿损失。安德鲁终于获胜了。乔奔赴医院将这一消息告诉了安德鲁和他的家人,但安德鲁却不能再支持下去了,他正在慢慢死去。

也许是对汤姆·汉克斯的喜爱,导致了我在观影时一面倒地将同情完全放在安德鲁身上。汤姆·汉克斯演的主角安德鲁,是一个逐渐走向死亡的人,有很多细致感人的表演。

尤其是,影片中有一段很少再电影语言中使用的、主角的大段独白。聚会后,安德鲁在自家壁炉前的倾诉感人肺腑:旋转的镜头,充满希望的火光,加上汤姆·汉克斯细腻而充满张力的表演。最这些终迫使我认真地考虑,艾滋病患者和同性恋者也有自己的生活和痛苦,也需要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同情。

但是,身为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最不被认可的群族,这种同情也许容易被满含同情心的部分人施与,但艾滋病患者和同性恋者作为人,在人的身份和权益上所需的认可,却不是那么容易在一个广义的社会和人群中获得。 出于对死亡的惧怕,艾滋病患者被视为不应该出现的一群,并被接纳非正常群体能力从来就不高的正常群体所排斥和抛弃,似乎是在正常不过的事。 片中的故事有一段细节,那就是在影片中,安德鲁和他的“恋人”并没有受到他家人的不平对待,他们甚至像一对正常恋人一样出入彼此的家庭。但家庭的认可并不等于他获得了社会的承认。影片结束时,安德鲁正是带着这一切的认同和不认同,无奈地结束也许永远会被大多数人非议的一生。

无论是观影中,还是已经将所有情绪不断沉淀并洗练后的现在,我都无法确定自己是不是能真正毫无芥蒂地接受艾滋病患者和同性恋者。现在不断有访谈节目挖掘艾滋病患者和同性恋者的内心,也不断有这一题材的电影抢占票房,甚至,李安的《断臂山》还为其带来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荣誉,连《费城故事》本身也是汉克斯连续两次获得奥斯卡影帝中第一次。

但是,时代在向前发展,曾经的许许多多诉诸于感性的道德禁忌,不是被历史的尘埃彻底湮没,就是被改造得面目全非,每一个“绝对”、“肯定”、“不可能”,事实上,也许都会在不远的明天摇身一变,成为“也许”、“可能”、“说不定”。今天我们对于道德的理解,也在不断更新,“有很多观念的接受,我们首先是从看热闹开始的,我们以为那些事情与我们无关,但当它们对传统观念进行挑战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正是迎接他们挑战的人”(中央电视台影评)。 但是,有一种东西,应该永远都不会、不能、不要改变,那就是对人的本体权利的尊重、对生命获得温柔体察的权利的尊重。每个人,在不伤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都应该被尊重其自身的利益,这是原则的、不以主观情绪为转移的理性判断,不应该因为感性的道德禁忌,被遗忘在多数派的舞台上。

不能忘了,人类是主观的动物啊,怎能要求他放弃情绪的不良发泄?所以,完善的现代文明社会,需要由法律,来纠正忘记道德禁忌不是法律的行为;所以,许多曾经在历史上接受拷问的行为,逐渐被法律所包容保护;所以,有了《费城故事》中,安德鲁的最终胜诉。影片结局,是不是可以说明,存在于我们这个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歧视的阴暗心理正在被正视并且被努力修正?虽然这个结局,并不是大团圆般的快乐?

伤感是无法避免的,正如思考是无法避免的一样。解读《费城故事》,仿佛你自己就是安德鲁,就是乔,就是法官甚至就是安德鲁的上司那个被告——正处于法庭正中央,接受诉诸于感性的道德禁忌和根植于理性的法律公正孰轻孰重的审问。

电影就是这样一种奇妙的东西。在今天这个读图时代,它不再仅仅是商业上的娱乐工具和政治上的宣传的手段,而是可以承载更沉重的命题和思考的情感载体。今天的电影人们,如果只能不断在华而不实的制作手段上下功夫,而忽略真正触动人心的是什么,甚至将自以为感动人的类化情绪生硬地包装成赚人眼泪的卖点,这样做只能制造噱头,缺乏填充情感与思考的感人细节。

例如今天我在电影《费城故事》中所感到的那样。绕开明星、忽略大导演、抛弃所有属于电影的拍摄剪辑技巧,这个影片本身所具有的看点和吸引力,就依附在它的思考中。而这些思考,依附在情节中设置的某个微笑,某个眼神,或者不经意的一句台词中。感动人的不是戏剧冲突,而是真情流露。

感性的道德禁忌和理性的法律公正怎样作用于个人乃至整个人类社会?整个影片,从开始到结束,在每一个带有情绪的镜头里,始终流淌着对人类行为的反思以及对社会文明发展的评估。它的结尾,与其说是结尾,不如说是给心脏悬了将近两个小时的观众的一个心理安慰和交待。隐藏在画面背后的问题与思考,至今仍未结束。或者说,道德与法的碰撞,至今仍未结束。(张渺)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