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课堂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识字课堂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将字的一笔一画通过形象的讲解、组合,学生既能很快记住,又能掌握字义,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掌握汉字规律,培养识字能力

在识字教学中,要把好字音、字形、字义这三大关,重在使学生掌握汉字规律,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

1、形声字:在小学阶段学生大量的接触到了形声字。形声字兼有表音和表意功能。 如教“青”字表音的“清”、“情”、“请”字时,我引导学生先看拼音,声母、韵母都相同,只是声调不相同;再看字形,每个字里都有“青”字,进而指出“青”在里面起表音的作用,然后通过对偏旁的分析揭示偏旁表义的作用。教“清”字时,我首先指出它是“清洁”的清,搞好清洁卫生离不开水,所以用“氵”做旁,然后再教教材上的“清早”,指出清早的空气像水洗过一样清新,所以“清早”的清是“氵”旁。通过分析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偏旁表义、基本字表音的形声字概念。 2、会意字

会意字是由几个独体字组合起来构成的,教这类字时我注意启发学生动脑思考,理解字义,掌握规律。如教“拿”字时,我先张开手去拿东西,又张着手抬起,怎幺也拿不起来,而把手一合就拿起来了,我再启发学生想出记忆的办法。合手为“拿”,学生留有深刻印象;再如教学“掰”字 ,让学生通过分析,再用辅助性的动作——两只手把东西分开就是“掰”。这样,学生轻轻松松地记住了字形,读准字音,了解了字义。 3、辨析比较识字

汉字本身在音形义之间具有本质联系,为了加强记忆,更好地区别字形、字义,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规律,提高识字能力,可以让学生辨析识字。

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不要让学生单独去认识本课的生字,而是把相同或相近的字一并出现,在比较中识字,在联系中区别。如学习“目”字可与“日”字相比较。如学习“地”字,可与“池、他、她”相联系比较,在学生观察、比较后,让他们自己总结出:这四个字的右边都是“也”,但又各有不同,有水(氵)是池,有土(土)是地,男人他是亻,女人她是女。再如教学“把、摇、推、摆”这四个字。然后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后自己总结出,因为它们表示的意思都与手有关,所以都是“扌”。最后再让学生想好办法区别这四个字的不同之处。这样学生不仅学的方便,激的简单,又向学生渗透了汉字的构字特点。 三、结合周围事物、事情,让儿童在生活中识字。 1、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识字。

教室的园地,校园里的告示牌、橱窗里的标语。带领学生一边参观校园一边引导识字,碰到学生时把其拉到身边常问问,这儿写的是什么?很快学生连复杂的字都能认识了。 2、认同学的姓名,使学生快速而有效地认字。

开学初,给每个学生印发全班学生的座位表,让家长在家辅导、帮助孩子尽快地熟悉全班同学的姓名。可以为每个学生做了一张精致的姓名卡,贴在课桌上或挂在胸口,方便学生随时认识该同学的姓名,这样,同学的姓名很快就认识了。

3、借助生活中的实物、图片等识字。小学 教 学 设 计网 W W W.xx jx s j.C n

教室里有很多现成的实物,如门、窗、讲台、黑板、电视机、电脑、投影机、录音机,可以贴上字卡,让学生看到什么就认表示该实物的字。还分类进行识字比赛,比一比谁认识的字多。如,学习用品类、水果类、蔬菜类、植物类、动物类。 四、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识字。 1、利用顺口溜区别记忆字形。

对于字形比较相近的生字,我们不妨找或编一些顺口溜来帮助学生区别记忆字形。如

“已”“己”“巳”的利用形式多样的练习记忆字形除了让学生听、读和进行一定量的机械抄写之外,老师可以出一些花样翻新的练习来“考考”学生,激发求知欲,强化记忆,多找找一些字谜来帮助学生记忆。如“一口咬掉牛尾巴”(告),又如“太阳+月亮=?(明)、草一草头=?(早)。 2、儿歌、谜语识记法。

儿歌和谜语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儿歌读起来琅琅上口,谜语又有一定的神秘色彩。采用儿歌、谜语识字的方法记忆深刻。比如:我小时候学的儿歌“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小字在下方”(京);至今还记忆犹新。“一个日本人、拿着一把刀,杀了一口人,滴了四滴血”这个顺口溜不仅让我记住了“照”的字形,而且使我联想到日本人侵占我国东北,杀害中国人的场面,引起我对过去日本人的憎恨之情。这样,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又使学生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启发学生编儿歌识字,如:“两树中间有两××,大手一抓往上爬。”(攀)“一点一横长,一撇到南洋,南洋两棵树,长在石头上。”(磨)

通过猜谜语的形式来识记汉字给人留下的印象比较深刻,因为猜谜需要一个动脑筋思考的过程。当猜出正确谜底时,人的大脑皮层就会显得异常兴奋,所以不容易忘记字形。如:两个幼童去爬山,没有力气上山巅,归家又怕人笑话,躲在山中不回家(幽);“林”字多一半(梦);断一半、接一半,接起来还是断(折)。学生们在一起说说、笑笑、比比、画画中就学习了识字,不仅没有精神负担,而且学习效果也很好。

第二阶段——《我会识字了》总结

识字是写字、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教学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认识”、“学会”两种要求,在第一学段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尽早进入汉字阅读阶段。这无论对培养阅读能力,还是对培养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

我们依据学生的基本学情及儿童的认知规律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识字的效率,做到识字、阅读、发展语言三促进。课题组成员以及所有参加实验的教师每周进行理论学习,并交流学习心得,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使老师们在教育策略、教育方法上得到很大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在这一阶段,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认真准备教具、学具,为上好每一节识字课作好铺垫。

我们不仅为这一阶段性课题研究做好计划,也做好上好每一节课前的教具、学具的准备工作。 低年级的识字量大,教学任务重,为了提高学生识字兴趣,我们以高度的责任心紧紧抓好准备工作这一环节。 1、刻苦钻研,熟悉教材

2、准备各种教具、学具,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比如在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我们把生字放在小雪花上,不仅为课文创设了情景,也引发了孩子对识字的兴趣。

3、拓宽识字的渠道,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在社会上,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识字资源进行识字教学,实现生活课堂化。拓宽识字渠道 倡导生活识字

学生生活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汉字随处可见:上街时,路旁的各色广告招牌仿佛在向他们眨眼;看电视时,荧屏上的一个个字幕也在不停的闪烁、生活中的用品包装……生活为孩子们营造了最好的识字环境。我们从报刊、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上广泛收集多方面的信息,特别是收集与自己教学密切相关的信息。

二、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识字的效率

1、自然渗透,识写分流。

对学生而言,识和写在时间、数量、内容上必须突破传统,做到分流,尤其是实践上的分流必须严格执行。否则,识字的大大增加而写字又不适当滞后,必然会造成学生过重的负担。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分流和合流绝对不能截然分为两个阶段,换言之:教师必须在识写分流教学的伊始就要有前瞻意识,要想到今后识写如何合流。因此,恰当运用“自然渗透”的教学策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识字教学的自然渗透,指的是在先期的识字阶段,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将汉字的笔画名称、笔顺规则、偏旁部首等在每一堂课中,逐步地、点点滴滴边板书,边以“自言自语”的独白形式,传授给学生,并可以鼓励学前已认识这些汉字的的同学介绍记字方法。学生会自然地借助自己认识的部件和部首介绍记字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介绍识字方法的学生会有一种识得汉字的成就感。同时这也是一种听的训练途径,对于学前识字量少的学生,在多次听的过程中,听得耳熟、看得眼熟,会不知不觉记在心中,自然吸收一些汉字知识,这对于记忆字形以及进一步学习都是有益的。这样也促进了学生写字效率的提高。 2、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激发识字兴趣。

汉字具有抽象性和形象性、哲理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重要特征。识记汉字可以根据字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识记过程应是十分有趣、十分巧妙、充满智慧、充满快乐的事情。教师应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运用具有个性色彩的方式识记生字;同时,也要根据汉字象形、会意的特点,运用形象分析、结构分析等方式,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初步的自主识字能力和习惯。 (一)“加减法”的运用 (1)、 “加一加”

加一加的方法就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学习生字。用学生以前学习过的生字加上偏旁变成新的生字。这样记忆起来就比较简单。同时在上课的时候还可以利用游戏的方法来加深印象。让一些同学来扮演偏旁,一些同学来扮演学过的生字。让他们通过找朋友的游戏来记忆生字取得的效果不错。如学习“园”字时,有的说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围墙“囗”就是“园”,从而明白“校园、公园”是有围墙的,以区别“元、园”的用法。 (2)、“减一减”

减一减的方法就是把以前学过的生字去掉某一部分变成新的生字。比如学习“休”就是“体”丢掉了一笔变成的,“宇”没有了房盖就成了“于”。学习过程也可以变成一个游戏过程,让学生来扮演不同的生字,让他们说去掉哪一个部分就可以变成新的生字了,这样课堂的气氛也活跃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提高了,记住的生字就多了。如学习“玉”字,有的说“国”字去掉方框儿,也就是玉。学习“且”字,有的说“姐”字去掉女字旁就是“且”。 (二)游戏法的运用 (1)、“猜一猜”

猜一猜的方法就是把字变成一个字谜让学生来猜。比如:学习“爱”字,学生把它拆成“爫、冖、友”,我配上儿歌“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再如,朋:两个月亮交朋友。种:禾苗种在水田中。 树:村子里的树木对对齐。念:今天要用心念书。肯:月亮不肯止步。狼:狼狠一点; “思”即“十张口,一颗心,猜猜看,动脑筋。” (2)、“讲一讲”小学 教 学 设 计 网 W W W.x x jx s j.C n

讲一讲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把生字编成一个个小故事或者儿歌讲出来。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安子介曾说过:汉字是一个阿丽斯仙境的领域,每一个转弯抹角就有一段故事。很多学者通过研究指明,儿童在小学前三年创造想象能力比后三年强得多。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构字的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联想去揭示汉字的造字原理和字形义的关系。通过直观手段、形象

语言、 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小故事。如学“游”字时,学生会联想成一个小孩子(子)戴着一顶游泳帽(人),在方形的水池里游泳。学习“燕子”时,学生联想到“ 廿 ”是燕子的头,“口”是燕子的嘴巴,“北”是翅膀,“四点底”是尾巴。你瞧,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正飞向天空呢!在比较形近字“拨”和“拔”时,可以比较说:“拨水”的“拨”右边是“出发”的“发”,这表示小鱼用尾巴一拨就出发了;而“拔河”的“拔”右边是“朋友”的“友”加一点,这说明拔河的时候小朋友们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难点轻而易举地突破了。在教学中还可以通过直观手段、形象语言、生动故事,把一个个抽象的汉字演绎活化成一幅幅图画或一段小故事。如:学“呆”时,教师边讲故事边写笔画:一个人张着大嘴巴(口),像木头一样一动不动,原来他在发呆。再如“溪”字,好多学生容易受“小溪”一词中前“小”字的干扰,将右半部下面一个“大”写成“小”。教师请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插图和句子“溪水溪水你到哪里去?我要流进江河里”的描写,发挥想象,让?溪“字变成一幅美丽的图画。溪水从山中流出,那三座山如同“溪”中的“ 幺 ”,弯弯曲曲,扭扭绕绕的溪流碰到了一块大石头向大河流去,可以创作出一首儿歌: “三点水,爪子头,上扭下扭碰石头,溪水都往大河流。”学生一边诵读儿歌,一边书写“溪”字,老师用红笔写出的“大”字格外醒目。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生字理解中,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学生的思维、想象力也得到了发展。 3、在阅读中巩固,并发挥评价激励的作用。

新一轮的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低年级识2500个常用字,允许产生遗忘的现象。一般能在语言环境中识1500个字就视作合格,识2000个,可视作优秀。因此,我们在备课中注意将生字放到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同时积累语言,形成语感。教师对学生不苛求,不孤立地将汉字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抽取出来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是鼓励学生沉浸到阅读中,静静心心地阅读。从人的心理上讲,人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赞扬。若学生长期得不到教师的赞赏,在一定程度上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从而使之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面部表情、体态语言、激励措施对学生的表现予以及时、恰当的评价,让每个孩子都感觉到老师始终在关注着自己。同时,在教学中,还应坚持不搞评比,不对学生进行排队;引导学生多进行“纵向”比较,少进行“横向”比较。让学生通过与自己前后变化的对比,感受到自己的点滴进步,体验到成功带来的喜悦,进而树立学习汉字的自信心。 在适当的时候组织一些比赛来检验学生学习生字的效果,及时调整学习的方法,让识字教学成为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个亮点。识字教学有很多种的方法,在低年级教师主要培养孩子对学习方法的掌握,在学生掌握了这些方法以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学或分小组学习生字。不但提高了学生自学的能力,还能在彼此的交流中让学习汉字成为了一种乐趣。 三、课题成果

我们课题组成员,本着以人为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通过反思、总结、提升,寻找更好、更适合学生的方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真正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更好地为他们掌握祖国语言文字,打下扎实的语言文字基础。以下就是孩子们这一阶段识字的成果。 第三阶段 —— 《我能认很多字》计划

一路走来,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迷茫。值得高兴的是,我们的识字课题组成员已经由开始的无从下手到有些眉目了。经过一年的学习和摸索,我们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孩子在快乐中识字》这一课题的实施越来越如鱼得水了。过去的一年,我们在无数次的失败中总结经验,尝试更多的方法来进行我们的教学,努力为孩子提供开放、自主、快乐的识字空间,使他们面对着看似枯燥乏味的汉字时会由衷地说一句:“每个汉字都是快乐的精灵,我们爱识字”。

我们努力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给学生多种识字方法,接下来,我们将进入此课题的第三阶段——我能认很多字。(培养学生识字能力,让学生自主识字)

联系合同范文客服:xxxxx#qq.com(#替换为@)